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弹断弦不赔弦——段善本的琵琶疯魔史

第一章 凤翔奇童:“断弦仙”是怎么“弹”出来的

唐代宗大历年间,凤翔府雍县(今陕西凤翔)出了个能把琵琶弹到“弦断人不慌”的主儿,姓段名善本,字无咎。这段家祖上算不上书香门第,也不是官宦世家,而是靠着一手“段记木匠铺”在当地混饭吃——祖上最擅长做乐器,尤其擅长做琵琶,不是因为手艺多精湛,而是做出来的琵琶总带着点“反骨”:别人做的琵琶弦韧音稳,段家做的琵琶弦脆音烈,弹得稍用力就断,段家老爷子还振振有词:“弦断才是高潮,弹不断的琵琶没灵魂!”

就这么个专做“脆皮琵琶”的家族,到了段善本他爹段木匠这儿,手艺没丢,还添了个毛病——爱听琵琶,却弹不利索。段木匠总说:“我做的琵琶,得等个能弹断它的人来弹。”这话念叨了二十年,直到三十岁那年,老婆给他生了个儿子,正是段善本。

段善本打小就跟琵琶结了缘,不是因为爹的刻意培养,而是因为他太能折腾。三岁那年,段木匠刚做好一把新琵琶,放在案几上晾干,段善本爬过去,抓着琴弦就往下拽,嘴里还“咿咿呀呀”喊着“响!响!”。段木匠吓得赶紧去拦,结果还是晚了——“嘣”的一声,最细的那根弦断了,弹得段善本一脸木渣,他不仅没哭,还拍手笑:“好听!再断!”

打那以后,段善本就跟琵琶弦杠上了。五岁那年,段木匠教他弹《旱天雷》,刚教了半段,“嘣”的一声,琴弦又断了。段木匠心疼弦,瞪着他说:“你就不能轻点弹?这弦不要钱啊?”段善本眨巴着眼睛,拿起断弦瞅了瞅:“爹,是它自己想休息,不是我弹断的。”说着,他捡起另一把琵琶,继续弹,没弹两句,又“嘣”断一根。

段木匠气得直跺脚,可又没办法——这孩子对琵琶的天赋,简直是刻在骨子里的。别人学琵琶,先练指法,再记乐谱,段善本倒好,直接上手就弹,还总能弹出自己的调子。六岁那年,他听戏楼里的艺人弹《十面埋伏》,回家就凭着记忆弹了出来,虽然弹断了三根弦,可那气势,比戏楼里的艺人还足。街坊们听说了,都来段家听他弹琵琶,每次听他弹,都得准备好备用弦,因为没人知道他啥时候就把弦弹断了。

有一回,凤翔府的刺史路过雍县,听说段家有个弹琵琶的神童,就专程来段家拜访。刺史让段善本弹一曲,段善本拿起琵琶就弹,弹的是《霓裳羽衣曲》,刚弹到高潮部分,“嘣嘣嘣”三声,三根弦接连断了。刺史吓了一跳,以为他会慌,没想到段善本放下琵琶,对着刺史拱手道:“大人,这琵琶嫌小地方待久了,想跟您去府城,故意断弦撒娇呢。”

刺史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说:“你这孩子,不仅弹得好,嘴还甜。”当即赏了他十两银子,还送了一把上好的紫檀木琵琶。段善本拿着新琵琶,当天就弹断了两根弦,段木匠心疼得直叹气:“这孩子,真是个‘断弦仙’,走到哪儿,弦断到哪儿。”

“断弦仙”这个雅号,就这么在雍县传开了。有人说,段善本的手有魔力,能让琵琶弦自动断开;有人说,他弹的曲子太有力量,琴弦承受不住;还有人说,他是故意弹断弦,显自己本事大。段善本不管别人怎么说,依旧我行我素,弹琵琶断弦成了家常便饭,而且他有个怪癖——断了弦从不赔,要么让主人家换,要么自己找根绳子凑活弹,还说:“绳子弹出来的音更野,有江湖味。”

七岁那年,段善本跟着段木匠去西安府送货,路过一家乐器行,里面正有人在弹琵琶,弹的是《阳春白雪》,指法娴熟,就是少了点力道。段善本忍不住凑过去,说:“大叔,你弹得太温柔了,这曲子得使劲弹,弹断弦才好听。”

弹琵琶的艺人叫王三郎,是西安府有名的琵琶师,听一个毛孩子这么说,当即就不乐意了:“黄口小儿,懂什么琵琶?弹断弦那是技艺不精,不是力道大。”

段善本不服气,说:“我弹给你看,要是弹不断弦,我就给你磕三个头;要是弹断了,你就把这把琵琶送给我。”

王三郎见他口气不小,就答应了。段善本拿起琵琶,深吸一口气,手指飞快地拨动琴弦,弹的还是《阳春白雪》,可他弹的版本,比王三郎的激昂十倍,刚弹到第三段,“嘣”的一声,琴弦断了。王三郎愣住了,还没等他反应过来,段善本又换了一根弦,继续弹,没一会儿,第二根弦也断了。

王三郎这下服了,他没想到一个七岁的孩子,能有这么大的力道和这么精湛的技艺。他当场把琵琶送给了段善本,还说:“你这‘断弦仙’的名号,果然名不虚传!我教不了你,你这天赋,得找名师指点。”

段木匠听了,心里也动了念头——儿子这么有天赋,总不能一直待在雍县,得让他去更大的地方,拜更好的师傅。于是,段木匠关了木匠铺,带着段善本,背着一把琵琶、一捆备用弦(没办法,儿子断弦太快),踏上了去长安的路。

这一路,段善本的“断弦仙”名号又添了不少传奇色彩。路过一个小镇,遇到一伙劫匪,劫匪抢了他们的行李,还想抢段善本的琵琶。段善本急了,拿起琵琶就弹,弹的是《秦王破阵乐》,曲子刚起,“嘣”的一声弦断了,可他没停,继续用断弦弹,那声音又烈又刺耳,劫匪们听得头疼欲裂,纷纷捂着脸逃跑了。段木匠又惊又喜,说:“儿子,你这琵琶,不仅能断弦,还能退贼!”

到了长安,段善本才算开了眼界。长安城里的乐师多如牛毛,教坊里的琵琶师更是个个身怀绝技。段木匠托人打听,想给儿子找个师傅,可人家一听说他是“断弦仙”,都纷纷摆手——谁也不想自己的琵琶被弹断,更不想教一个“弹断弦不赔弦”的徒弟。

就在父子俩一筹莫展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改变了段善本的一生。

第二章 长安斗艺:“断弦仙”的琴弦“谋杀案”

长安朱雀大街上,有一家“醉乐坊”,是长安城里有名的乐师聚集地,每天都有乐师在这里切磋技艺。段善本父子俩路过的时候,正好赶上坊主举办“琵琶擂台赛”,谁能赢了擂主,就能得到一百两银子,还能被推荐进宫廷教坊。

擂主是教坊里的资深乐师,名叫康昆仑,弹琵琶的本事在长安城里数一数二,尤其擅长弹《羽调绿腰》,据说他弹的时候,琴弦能发出“金玉之声”,让人如痴如醉。康昆仑见段善本年纪小,还背着一把断过弦的琵琶,就笑着说:“小孩子家,赶紧回家玩去,这擂台赛不是你能参加的。”

段善本不服气,说:“你别小瞧人,我弹琵琶,断的弦比你弹过的曲子还多,肯定能赢你。”

周围的乐师们听了,都哈哈大笑,说:“这孩子口气真大,康师傅的琴弦,别说断了,就连走音都很少见。”

康昆仑也觉得好笑,就说:“行,我跟你比,要是你能赢我,银子和推荐名额都给你;要是你输了,就给我磕三个头,以后再也不许说自己是‘断弦仙’。”

段善本答应了,两人约定第二天在醉乐坊比试。消息一传开,长安城里的乐师和百姓都来了,想看看这个“断弦仙”到底有多大本事,能不能赢过康昆仑。

第二天,醉乐坊里人山人海,连教坊使都来了。比试开始,康昆仑先弹,他弹的是《羽调绿腰》,指法娴熟,音准极佳,琴弦发出的声音圆润动听,听得众人连连叫好。弹完之后,康昆仑得意地看了段善本一眼,说:“该你了,要是弹不出我这水平,就赶紧认输吧。”

段善本拿起琵琶,深吸一口气,没有弹《羽调绿腰》,而是弹了一首自己改编的《破阵乐》。他的手指飞快地在琴弦上跳跃,力道又猛又准,刚弹了两句,“嘣”的一声,最细的那根弦断了。众人都惊呼起来,康昆仑也笑着说:“你看,我说你技艺不精吧,刚弹就断弦。”

可段善本却没停,他用剩下的五根弦继续弹,而且弹得更起劲了。断弦的琵琶,声音反而更有穿透力,像是战场上的号角,又像是战马的嘶鸣,听得众人热血沸腾。弹到高潮部分,“嘣嘣”两声,又有两根弦断了,可段善本依旧没有停,他用三根弦继续弹,还时不时用手指敲击琴身,发出“咚咚”的声音,像是鼓声,和琴弦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韵律。

最后,段善本弹完了,醉乐坊里鸦雀无声,过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教坊使站起来,说:“好!弹得好!断弦犹能奏神曲,这才是真正的琵琶技艺!”

康昆仑脸都绿了,他没想到段善本竟然能凭着断弦的琵琶赢了自己。可他还是不服气,说:“你这是投机取巧,用断弦博眼球,不算真本事。我要跟你再比一场,比弹《霓裳羽衣曲》,谁弹得更贴合原曲,谁就赢。”

段善本答应了,这次他没有一开始就用猛力,而是先轻轻拨动琴弦,熟悉了一下音准。然后,他缓缓弹起《霓裳羽衣曲》,一开始,声音温柔婉转,像是仙女在跳舞;弹到中间部分,力道渐渐加大,琴弦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亮;到了最后一段,段善本突然发力,“嘣”的一声,一根弦断了,可他紧接着用断弦和其他琴弦配合,弹出了一种空灵的声音,像是仙女飞升而去,听得众人如痴如醉。

康昆仑彻底服了,他对着段善本拱了拱手,说:“‘断弦仙’果然名不虚传,我输得心服口服。”说完,他把一百两银子递给了段善本,还向教坊使推荐了他。

教坊使也很欣赏段善本的才华,当即就封他为宫廷供奉,让他留在教坊。就这样,段善本凭着“弹断弦不赔弦”的本事,在长安城里站稳了脚跟,“断弦仙”的雅号也越来越响。

可段善本在教坊里,也总因为断弦惹出些笑话。有一回,唐代宗在宫中设宴,让段善本弹琵琶助兴。段善本弹的是《荔枝香》,刚弹到杨贵妃喜欢的段落,“嘣”的一声,弦断了。唐代宗皱了皱眉,说:“段善本,你怎么总断弦?是不是琵琶不好?”

段善本赶紧跪下,说:“皇上,不是琵琶不好,是这曲子太好听了,琴弦都忍不住想‘鼓掌’,所以断了。”

唐代宗被他逗得哈哈大笑,说:“你这孩子,倒会说话。来人,给段供奉换一把最好的琵琶。”

换了新琵琶,段善本继续弹,没弹多久,又“嘣”断了一根弦。唐代宗不仅没生气,还笑着说:“看来你的‘断弦仙’名号,真是名不虚传,连朕的琵琶都难逃你的‘魔掌’。”

从此,宫廷里的人都知道,教坊里有个“断弦仙”段善本,弹琵琶天下第一,断弦的速度也天下第一。每次他演奏,宫人都得准备好几把备用琵琶和一堆琴弦,就怕他弹到一半弦断了,没的换。

段善本在教坊里,也收了几个徒弟,可他教徒弟的方式很特别——不先教指法,先教“断弦”。他对徒弟们说:“弹琵琶,首先得敢用力,连弦都弹不断,怎么能弹出曲子的灵魂?”

他的大徒弟叫李近仁,是个老实人,每次练琴都小心翼翼,生怕弹断弦。段善本见了,就拿着他的琵琶,“嘣”的一声把弦弹断,说:“你看,断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弹。”

李近仁被吓得不轻,可久而久之,也渐渐敢用力弹了,后来也成了教坊里有名的琵琶师,还得了个“小断弦”的雅号。

可段善本也有遇到对手的时候。教坊里有个乐师叫赵璧,擅长弹古筝,也总爱跟段善本较劲。赵璧的古筝弹得极好,琴弦也特别韧,从来没断过。他总说:“弹乐器,讲究的是稳,像你这样总断弦,就是瞎使劲。”

段善本不服气,说:“那咱们比一比,看谁能让对方的乐器断弦,谁就赢。”

赵璧答应了,两人约定在教坊的演乐场比试。比试那天,教坊里的乐师都来了,想看看这场“断弦对决”到底谁能赢。

赵璧先弹古筝,他弹的是《广陵散》,力道也不小,可古筝弦依旧完好无损。弹完之后,赵璧得意地说:“你看,我的琴弦,你再使劲也弹不断。”

段善本拿起古筝,深吸一口气,手指飞快地拨动琴弦,他弹的也是《广陵散》,可力道比赵璧大了不止一倍。弹到高潮部分,“嘣”的一声,古筝的一根弦断了!众人都惊呆了,赵璧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的古筝弦是西域进贡的,特别坚韧,从来没断过。

段善本放下古筝,笑着说:“怎么样,再韧的弦,也经不住我弹吧?”

赵璧脸一红,说:“算你厉害,我服了。”

从此,赵璧再也不敢跟段善本较劲了,还成了他的好朋友,经常一起切磋技艺。

段善本在长安城里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断弦仙”的雅号也越来越响,甚至有人专门来教坊,就为了看他弹断弦。可段善本心里,却有一个遗憾——他还没找到一个能让他弹不断弦的对手。

第三章 巅峰对决:“断弦仙”遇“铁弦客”

德宗贞元年间,长安城里来了个西域乐师,名叫波斯力,擅长弹箜篌,更厉害的是,他弹箜篌用的琴弦,是用西域的精铁打造的,号称“铁弦”,从来没断过。波斯力在长安城里摆下擂台,扬言“天下乐师,无人能让我的铁弦断”,还说要是有人能让他的铁弦断,他就把箜篌送给对方,再拜对方为师。

消息一传开,长安城里的乐师都去挑战,可不管怎么弹,波斯力的铁弦都纹丝不动,反而有几个乐师因为用力过猛,把自己的手指弹伤了。波斯力越发得意,说:“长安城里,果然没有能跟我匹敌的乐师。”

段善本听说了,心里痒痒的——他这辈子,就喜欢弹断弦,现在遇到了“铁弦”,怎么能不去试试?于是,他带着自己的琵琶,来到了波斯力的擂台。

波斯力见段善本年纪不大,还背着一把断过弦的琵琶,就笑着说:“你就是那个‘弹断弦不赔弦’的段善本?我的铁弦,可不是你那些脆弱的琴弦,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段善本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要是我能让你的铁弦断,你可别忘了你的承诺。”

波斯力答应了,让段善本先弹。段善本拿起箜篌,先轻轻拨动了一下铁弦,铁弦发出“嗡嗡”的声音,果然比普通琴弦坚韧得多。段善本心里有底了,他深吸一口气,手指凝聚力气,开始弹起来。

他弹的是《十面埋伏》,这首曲子本来就气势恢宏,段善本又用了十成的力道,铁弦发出的声音震耳欲聋,像是千军万马在冲锋陷阵。周围的观众都捂住了耳朵,可段善本却越弹越起劲,手指在铁弦上飞快地跳跃,力道一次比一次大。

弹到第三段,“嘣”的一声,所有人都惊呆了——波斯力的铁弦,竟然断了一根!

波斯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走过去拿起箜篌,看了看断弦,说:“不可能!我的铁弦是精铁打造的,怎么会断?你肯定耍了花招!”

段善本说:“我没耍花招,是你的铁弦承受不住我的力道和曲子的气势。要不要再试试?”

波斯力不服气,换了一根铁弦,让段善本再弹。这次,段善本弹的是《秦王破阵乐》,力道比刚才还大,铁弦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响,到了高潮部分,“嘣嘣”两声,又有两根铁弦断了!

波斯力彻底傻眼了,他对着段善本拱了拱手,说:“段先生,我输了,你果然是‘断弦仙’,名不虚传!这箜篌归你,我也拜你为师。”

段善本笑着说:“箜篌我就不要了,我还是喜欢弹琵琶。你要是想跟我学,我可以教你弹琵琶的力道和技巧。”

波斯力高兴极了,当即就拜段善本为师,留在了长安。这件事之后,段善本的“断弦仙”名号更是传遍了天下,甚至传到了西域和吐蕃,有人说他的手指有魔力,能让任何琴弦断;还有人说他弹的曲子有灵性,能让琴弦“心甘情愿”地断。

可段善本并没有因为名声大噪而变得骄傲自满,反而更加刻苦地练琴。他知道,自己能弹断弦,不仅靠力道,更靠技巧——他能精准地找到琴弦的受力点,用最小的力气达到最大的效果。他还经常研究不同材质的琴弦,琢磨怎么才能让不同的琴弦都能在他的手下“发挥最大价值”(也就是断得漂亮)。

有一回,吐蕃的使者来长安朝拜,带来了一把珍贵的琵琶,琴弦是用牦牛筋做的,号称“百弹不断”。吐蕃使者听说了段善本的名声,就想考考他,让他弹这把琵琶,看看能不能把牦牛筋弦弹断。

段善本接过琵琶,先仔细看了看琴弦,又用手指摸了摸,然后开始弹起来。他弹的是吐蕃的民间曲子,一开始力道很轻,像是在试探琴弦的韧性;弹到中间部分,力道渐渐加大;到了最后,他突然发力,“嘣”的一声,牦牛筋弦断了!

吐蕃使者又惊又喜,说:“段先生真是神了!这牦牛筋弦,我们吐蕃最好的乐师都弹不断,你竟然一弹就断了!”

段善本笑着说:“任何琴弦都有它的极限,只要找对方法,用对力道,就能弹断。”

吐蕃使者对段善本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场就把这把琵琶送给了他,还邀请他去吐蕃交流音乐。段善本答应了,后来还真的去了一趟吐蕃,在那里教当地的乐师弹琵琶,还把“断弦”的技巧传给了他们,让“断弦仙”的名号在吐蕃也流传开来。

段善本在长安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精彩,可他也总因为断弦惹出些小麻烦。有一回,教坊里新来了一批琵琶,都是上好的紫檀木做的,琴弦也是最好的蚕丝弦。教坊使特意叮嘱段善本:“这些琵琶是给皇帝准备的,你可千万别把弦弹断了。”

段善本答应了,可轮到他演奏的时候,弹着弹着就忘了,力道一上来,“嘣”的一声,弦又断了。教坊使气得直跺脚,说:“段善本,你怎么又断弦?这可是皇帝的琵琶!”

段善本赶紧说:“教坊使大人,您别生气,这弦断了,说明这琵琶有灵性,想让皇帝听听断弦的声音,换个口味。”

正好这时,德宗皇帝来了,听到了他们的对话,又看了看断弦的琵琶,笑着说:“无妨,断弦的声音也挺好听的,段善本,你继续弹,让朕听听断弦的琵琶能弹出什么好曲子。”

段善本赶紧继续弹,用断弦的琵琶弹了一曲《太平乐》,声音果然别有一番风味。德宗皇帝听了,连连叫好,说:“段善本,你这‘断弦仙’,果然名不虚传,以后朕的琵琶,断了弦也不用换,就听你弹断弦的曲子。”

教坊使这才松了口气,从此再也不敢限制段善本弹断弦了。

第四章 乱世琴心:“断弦仙”的琴弦救国记

贞元末年,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派兵攻打襄城,朝廷派兵讨伐,可叛军势大,唐军屡战屡败,德宗皇帝忧心忡忡,茶饭不思。

段善本听说了,就主动向德宗皇帝请命,说:“皇上,臣愿去前线,为将士们弹琵琶,鼓舞士气。”

德宗皇帝很高兴,说:“好!你这琵琶弹得有气势,说不定真能鼓舞将士们的斗志。”

于是,段善本带着一把琵琶、几捆琴弦,跟着唐军一起去了襄城前线。前线的条件很艰苦,军营里到处都是伤员,将士们的士气也很低落。段善本每天都在军营里弹琵琶,他弹的都是《得胜乐》《破阵乐》这类激昂的曲子,每次弹,都能弹断好几根弦,可将士们听了,都热血沸腾,士气大增。

有一回,唐军准备夜袭叛军军营,段善本为将士们弹了一曲《十面埋伏》,弹到高潮部分,“嘣嘣嘣”三根弦接连断了,可他依旧没停,用剩下的琴弦继续弹,那声音像是冲锋的号角,将士们听了,齐声高呼:“杀敌报国!杀敌报国!”然后纷纷拿起武器,冲向叛军军营,结果大获全胜。

将领高兴地说:“段先生,你这琵琶,比十万大军还管用!你的断弦声,就是我们的冲锋号!”

段善本笑着说:“这都是将士们英勇善战,我的琵琶只是尽了一点微薄之力。”

在前线,段善本的“断弦仙”名号又添了不少传奇色彩。有一回,叛军派了个奸细混进唐军军营,想打探军情。奸细假装成士兵,混在人群里听段善本弹琵琶。段善本弹着弹着,突然停下来说:“这位兄弟,你听我弹琵琶,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是不是听不懂?”

奸细心里一惊,赶紧说:“我……我只是个粗人,不懂音乐。”

段善本说:“不对,你心里有鬼,我的琴弦都能听出来。你看,我刚弹断的这根弦,就是因为你的心思不纯,影响了它的音色。”

奸细吓得脸都白了,转身就想跑,结果被旁边的士兵抓住了。士兵们都佩服地说:“段先生,你这‘断弦仙’,不仅能弹断弦,还能辨忠奸!”

段善本在前线待了一年多,弹断了几十把琵琶的琴弦,也见证了唐军的浴血奋战。直到元和十二年,李愬雪夜袭蔡州,活捉了吴元济,淮西之乱才被平定。段善本跟着唐军回到长安,德宗皇帝亲自出城迎接,封他为“光禄大夫”,还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和一把用千年紫檀木做的琵琶,号称“万年弦”,说:“这把琵琶的琴弦,是用龙筋做的,看你能不能把它弹断。”

段善本接过琵琶,试着弹了一下,琴弦果然坚韧无比。他笑着说:“皇上,只要我想弹断,就没有弹不断的弦。不过,这把琵琶这么珍贵,我舍不得弹断它的弦,我要把它珍藏起来,留作纪念。”

德宗皇帝哈哈大笑,说:“你这‘断弦仙’,也有舍不得断弦的时候。”

回到长安后,段善本依旧在教坊里担任供奉,教徒弟弹琵琶,闲暇之余,就和朋友们切磋技艺。他的徒弟越来越多,“断弦”的技艺也被传承了下来,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琵琶流派——“断弦派”,讲究“以力传神,以断为妙”。

可段善本也渐渐老了,头发白了,手指的力道也不如以前了,弹断弦的次数也越来越少。有一回,他给徒弟们演示弹琵琶,弹了一首《思归引》,竟然没断一根弦。徒弟们都很惊讶,说:“师傅,您怎么没弹断弦?”

段善本笑着说:“弹琵琶,不一定非要断弦,有时候,温柔的声音也能打动人心。以前我总想着弹断弦,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本事;现在我明白了,音乐的真谛,不在于断不断弦,而在于能不能传递情感。”

徒弟们听了,都深受启发。从那以后,段善本弹琵琶,不再刻意追求断弦,而是根据曲子的情感,调整力道和节奏,有时候弹得激昂,断弦依旧;有时候弹得温柔,弦稳音清。可不管怎么弹,他的曲子都能打动人心,因为里面充满了真情实感。

第五章 琴隐江湖:“断弦仙”的晚年荒诞记

元和十五年,段善本六十岁了,他向皇帝上书,请求辞官归隐。德宗皇帝舍不得他,多次挽留,可段善本心意已决,说:“皇上,臣老了,想回到家乡,听听家乡的声音,弹弹自己喜欢的曲子。”

德宗皇帝见他态度坚决,就答应了他的请求,赏了他很多金银财宝,还派人送他回凤翔府雍县。

回到家乡,段善本盖了一间小院子,院子里种了很多花花草草,还摆了好几把琵琶,有他年轻时弹过的,也有皇帝赏赐的“万年弦”。每天早上,他都会坐在院子里,弹弹琵琶,听听鸟儿的叫声、泉水的声音;下午,他就去街坊们家里串门,有时候还会给孩子们弹琵琶,教他们弹一些简单的曲子。

街坊们都很喜欢段善本,经常有人送他自家种的蔬菜、水果,还有人请他去家里吃饭。段善本也不客气,欣然前往,席间还会弹上一曲,让大家开心。有一回,街坊们为了庆祝丰收,在村里的晒谷场上举办了一场联欢会,段善本主动上台弹琵琶,他弹的是一首民间小调,虽然没弹断弦,可依旧听得大家津津有味,还跟着曲子一起哼唱。

段善本的晚年,虽然不再刻意弹断弦,可“断弦仙”的雅号依旧流传,还经常有人专门来雍县找他,想看看这位“弹断弦不赔弦”的传奇乐师。有个富商,听说了段善本的名声,专程来雍县找他,想让他弹一曲,还说只要能弹断弦,就给他一千两银子。

段善本笑着说:“我现在不弹断弦了,音乐不是用来赚钱的,是用来传递快乐的。”

富商不依不饶,说:“段先生,我就是想见识一下您的绝技,您就满足我的愿望吧。”

段善本无奈,只好拿起琵琶,弹了一曲《破阵乐》,刚弹到高潮部分,“嘣”的一声,弦断了。富商高兴极了,当即就给了段善本一千两银子,说:“‘断弦仙’果然名不虚传,老当益壮!”

段善本把银子分给了村里的穷苦人家,说:“这银子,我不能要,就当是给乡亲们做件好事。”

还有一回,一个年轻的乐师来拜访段善本,想拜他为师。这个乐师叫张隐,也是凤翔府人,弹琵琶的本事不错,可总觉得自己的曲子少了点力道。段善本见他聪明好学,就收了他为徒。

段善本教张隐弹琵琶,没有先教他断弦,而是教他感受曲子的情感。他说:“弹琵琶,力道很重要,但情感更重要。你要知道曲子在说什么,要把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这样弹出来的曲子才有灵魂,才能打动人心。”

张隐很有悟性,很快就明白了段善本的意思,他的琵琶弹得越来越好了,还得了个“柔断弦”的雅号——因为他弹琵琶,虽然也能弹断弦,可力道温柔,断弦的声音也很动听。

段善本活到了八十七岁,临终前,他把张隐叫到身边,对他说:“隐儿,我这辈子,弹断了无数琴弦,也赢得了‘断弦仙’的名号。可我希望你记住,琴弦断了可以换,可音乐的初心不能丢。以后你弹琵琶,要为快乐而弹,为情感而弹,不要为了断弦而弹。”

张隐含泪点头,说:“师傅,我记住了,我一定会按照您说的做。”

段善本笑了笑,闭上眼睛,手里还握着一把断过弦的琵琶,再也没有睁开。

他去世后,街坊们都很伤心,自发地为他送行。德宗皇帝听说了段善本去世的消息,也很悲痛,追封他为“太师”,还派人送来了抚恤金。

段善本虽然去世了,但他的“断弦仙”的雅号,却一直流传了下来。他的徒弟张隐,继承了他的琵琶技艺,成为了着名的乐师,还把段善本的故事讲给了后人。

第六章 雅号流芳:“断弦仙”的荒诞传说

段善本去世后,他的故事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反而被人们添油加醋,编成了各种各样的荒诞传说,在民间广泛流传。“断弦仙”的雅号,也成了一个传奇符号,代表着技艺高超、幽默风趣、随性洒脱。

在凤翔府,人们流传着段善本“琴弦驱虎”的传说。说段善本晚年的时候,有一回上山采药,遇到了一只老虎。老虎张着血盆大口,向他扑了过来。段善本临危不乱,拿起随身携带的琵琶就弹,弹的是《十面埋伏》,刚弹了两句,“嘣”的一声弦断了,可他依旧没停,继续用断弦弹。那声音又烈又刺耳,老虎被吓得连连后退,最后夹着尾巴逃跑了。人们都说,段善本的断弦声,比老虎的吼声还厉害,能驱邪避凶。

还有一个传说,说段善本的琴弦能“点石成金”。说他年轻时,路过一个穷山村,村里的人都很穷苦,段善本就为他们弹琵琶。他弹了一曲《太平乐》,弹断了三根弦,琴弦落地的地方,竟然长出了金子。村民们都很高兴,用金子买了粮食和衣物,过上了好日子。这个传说虽然荒诞不经,可却体现了人们对段善本的喜爱和敬仰。

在长安,人们则流传着段善本“断弦定情”的传说。说段善本年轻时,在醉乐坊遇到了一位美丽的歌女,名叫柳依依。柳依依不仅长得漂亮,歌也唱得好,段善本对她一见钟情。可柳依依说,只要他能弹断十根琴弦,就答应做他的妻子。段善本当即就拿起琵琶弹了起来,弹断了一根又一根弦,最后弹断了十根弦,柳依依终于答应了他。虽然这个传说没有历史依据,可却充满了浪漫色彩,让段善本的形象更加丰满。

还有一个荒诞的传说,说段善本的耳朵能“听弦辨物”。说有一回,一个商人丢了一箱银子,找了半天都没找着,就来找段善本。段善本让他把所有接触过箱子的人都叫来,然后拿起一把琵琶,让每个人都拨一下琴弦。轮到一个伙计的时候,段善本弹断了一根弦,说:“银子就是你偷的,你拨弦的时候,心里慌,力道不均,琴弦都听出来了。”伙计当场就承认了,把偷来的银子还给了商人。

这些传说虽然荒诞,可都充满了人们对段善本的喜爱。而段善本的“断弦仙”的雅号,也成了民间的一个文化符号,被用来形容那些技艺高超、不拘小节、幽默风趣的人。

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也经常能看到段善本的身影。有个小说家,把段善本写成了一个“琵琶侠客”,凭着一把琵琶,行侠仗义,打抱不平,他的断弦声,能惩治恶人,能救助好人;还有个剧作家,把段善本的故事改编成了戏曲,在舞台上演出,深受观众喜爱。

而段善本的琵琶技艺,也被后人传承了下来。他的“断弦派”琵琶,讲究“以力传神,以情动人”,成为了中国琵琶艺术的重要流派。直到今天,还有很多琵琶艺人在学习“断弦派”的技艺,而段善本的故事,也依然被琵琶艺人津津乐道。

有人说,段善本是个传奇,他的琵琶技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也有人说,段善本是个普通人,他只是把自己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用幽默和随性的态度面对生活。但无论如何,段善本的故事,都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启发。他用一生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自己的初心,用真情实感去对待,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同时,也要学会用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这样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洒脱。

而“断弦仙”这个雅号,也将永远流传下去,提醒着人们:真正的技艺,不在于表面的花哨,而在于内在的实力和情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和名声,而在于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如今,当人们在凤翔府雍县的段家巷走过,还能看到段善本当年住过的小院,院子里的那棵老槐树依然枝繁叶茂,仿佛还在诉说着当年“断弦仙”弹琵琶的故事。而每当有人提起“断弦仙”,人们都会笑着想起那个弹琵琶总断弦、幽默风趣、随性洒脱的段善本,想起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

段善本的故事,就像一首激昂而又温柔的琵琶曲,虽然已经过去了千百年,却依然在人们的心中回荡,给人们带来快乐和温暖,也让“断弦仙”的雅号,永远流芳百世。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启明1644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李云龙:小子你又抢人头天命储君扫天下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那天,洛阳来了个年轻人意外穿越大唐,李世民乐疯了穿回1940在县里打鬼子明末暴君:从流亡皇帝到碾碎天下撰鼎记打猎:我射箭百发百中,咔咔炫肉金瓶梅那些事这爹科举太废,只好我先成阁老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大明金算盘三国:开局被吕玲绮捡回家翰土惊尘重生刘据之逆天改命明末之从我一打二开启智谋卓绝的天机星吴用大秦:开局天幕曝光秦二世而亡大宋茶事案大明日不落帝国:我能辨忠奸四合院:重生傻柱的正确打开方式拜师九叔降妖除魔儒心弈世双生龙影穿越到古代当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