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孙度向身旁的公孙康使了个眼色。公孙康抬出一个木箱,打开后里面是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
“这是定金。”公孙度声音平静,“事成之后,还有三箱。”
密使的眼睛被珠宝的光芒照亮:“乌延会带领三千亲卫参加秋猎,主要驻扎在滦河上游的老哈图。随行的有他的两个儿子,但长子留驻柳城,以防不测。”
公孙度微微点头:“很明智的安排。可惜...”他没有说下去,只是挥手让公孙康送客。
密使离开后,公孙康返回厅中:“父亲,那个乌桓贵族可信吗?”
“当然不可信。”公孙度站起身,走到窗前,“他同样会向乌延告密,换取更多利益。但这些都不重要。”
他转身看着儿子:“关键在于,乌延收到告密后,会如何应对?”
公孙康困惑地皱眉:“他会加强防备,甚至取消秋猎?”
“不。”公孙度摇头,“他会将计就计,设下埋伏。而这一点,正是我们需要的。”
看着儿子不解的神情,公孙度耐心解释:“乌延生性多疑,但过于自信。他相信自己对鲜卑人的了解,认为我们和鲜卑只会从西、北两个方向进攻。”
他走回案前,指着地图上一个不起眼的山口:“但实际上,我们主力会从这里,穿过医巫闾山,直扑柳城。”
公孙康恍然大悟:“所以这个乌桓贵族的背叛,是我们故意让乌延知道的?”
公孙度点头:“最好的计谋,是让敌人知道你有所图谋,却不知道你真正的目标。”
秋风吹入厅中,烛光摇曳。公孙度望向西方,那里有他梦寐以求的幽州,有他争霸天下的基石。
“记住,康儿,战争从来不是在战场上决定的。胜负,早在战前的谋划中就已注定。”
宇文部大帐内,联盟的细节谈判正在进行。
阳仪代表公孙度提出了最终方案:“辽东军出步兵两万,骑兵五千,从东面进攻柳城。宇文部负责主攻白狼山,慕容部和段部分别从西、北两个方向夹击。”
宇文莫圭皱眉:“辽东军只出两万五千人?据我所知,公孙将军麾下至少有五万兵马。”
阳仪从容回应:“辽东需要防备高句丽和夫余,不能全军出动。况且...”他顿了顿,“我们提供的装备和粮草,足以支撑三万鲜卑骑兵作战一月之久。”
慕容涉归插话:“战利品如何分配?”
“乌桓的牧场、牲畜归鲜卑各部。柳城及周边汉地归辽东。缴获的兵甲物资,四六分账,辽东得四,鲜卑得六。”阳仪早已准备好答案。
段日陆眷哼了一声:“柳城的财富远胜牧场,这不公平。”
阳仪微微一笑:“段首领有所不知。公孙将军愿意放弃部分战利品,但有一个条件。”
帐中众人静待下文。
“乌桓覆灭后,鲜卑需与辽东结为同盟,共同对付公孙瓒。”阳仪环视众人,“届时,幽州的牧场,可以分给各位。”
这个承诺让帐中的气氛明显热络起来。幽州的草场比乌桓的更加肥美,而且气候温和,更适合越冬。
宇文莫圭与其他两位首领交换了眼色,最终点头:“可以。但我们要书面盟约。”
阳仪从怀中取出一卷早已准备好的绢帛:“公孙将军已经签字用印。”
盟约在众人面前展开,上面用汉文和鲜卑文并列书写,详细规定了各方的责任和权利。宇文莫圭、慕容涉归、段日陆眷依次按上手印。
“还有一件事。”阳仪收起盟约,神色严肃,“乌延必须死。他的子孙,一个不留。”
帐中一片寂静。草原部族间的战争通常不会赶尽杀绝,胜利者往往会吸纳失败者的部众。
“这是为何?”慕容涉归问道。
“乌延王族在乌桓各部中威望太高,只要他们活着,就永远是叛乱的火种。”阳仪的声音冷硬如铁,“公孙将军要求彻底铲除。”
宇文莫圭最终点头:“可以。”
联盟正式达成。当晚,宇文部举行了盛大的宴会,烤全羊的香气弥漫整个营地,马奶酒像河水一样流淌。鲜卑骑士们围着篝火跳舞,唱起古老的战歌。
而在营地的阴暗角落,各方的密探正忙着将盟约的内容传回各自的主子。
慕容涉归回到自己的营帐,他的弟弟慕容运正在帐中等候。
“兄长,谈得如何?”
慕容涉归卸下沉重的皮裘,在火盆前暖手:“盟约已定,秋猎之时动手。”
慕容运压低声音:“我刚收到来自乌桓的消息。乌延似乎已经察觉了什么,正在秘密调动兵力。”
慕容涉归并不意外:“公孙度故意泄露了部分计划。”
“什么?”慕容运惊讶,“为什么?”
“为了让乌延把注意力集中在西线,而辽东军则从东面直取柳城。”慕容涉归冷笑,“汉人最擅长这种诡计。”
慕容运担忧地说:“那我们的部队在西线不是会遭遇顽强抵抗?”
慕容涉归点头:“所以我才坚持让宇文部负责主攻。让宇文莫圭去啃硬骨头吧。”
他取出一卷羊皮纸,快速写下一封信:“把这封信秘密送给乌延。”
慕容运睁大眼睛:“兄长,你这是...”
“别担心,”慕容涉归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我不会真的背叛联盟。只是向乌延暗示,如果他在东线击败公孙度,我们鲜卑可以考虑按兵不动。”
“这是为何?”
“让乌延把更多兵力调去东线对付公孙度,我们的进攻才会更顺利。”慕容涉归封好信件,“同时,这也是一份保险。万一公孙度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打算,我们与乌延的这条线可能会救我们一命。”
慕容运钦佩地看着兄长:“我明白了。”
“记住,在这场游戏中,我们必须多想三步。”慕容涉归望向帐外,鲜卑骑士们仍在狂欢,对即将到来的血战充满期待。
“胜利后,才是真正的开始。”他轻声说,“乌桓覆灭之日,就是我们与宇文部、段部,乃至公孙度翻脸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