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二楞?有空我找他谈谈,你先做好接手维修班的工作。”
“记住!命令发布前,绝对不能和任何人说起!”
李夏仔细想了想孙二楞是谁,随后就简单交代了徒弟两句。
吃过了饭,李夏才起身要走,傻柱就从后厨追了过来:“李厂长!我有事和您汇报!”
傻柱说话声音很大,整个食堂内的上百人都能听得清楚。
“去我办公室说吧!”李夏没停下脚步,而是摆出架子,不想让别人起疑。
“得嘞!”傻柱跟着李夏出了食堂。
“兄弟!我昨晚去找你,发现你还没回来,秦淮茹说给你收拾屋,我这才给她开了门。”
“对了,我怎么听说,李怀德那小子主管后勤呀?”
傻柱跟李夏走在去往厂办的路上,看看左右没人,这才小声凑近了李夏身旁说了几句。
“你回去吧!食堂和保卫队还是我说的算!”
“别告诉别人啊!尤其是刘岚,他是李怀德的人!”
“别忘了飞机图纸的事,有空多看看!”
李夏四顾一圈,发现并没有人关注他,这才和傻柱说了实情。
“得嘞!您放心吧,我绝对守口如瓶!”
傻柱听到了自己最想听到的消息,马上返身走回了食堂,在门口遇见刷完碗出来的许志胜的时候,还不忘夸赞他两句,把许志胜听得一愣一愣的。
傻柱这个四合院的战力天花板,许志胜从小就看着他的战绩长大的,从教训街边的小混混,到暴打许大茂,他可是全部看在眼里。
从小到大,傻柱都是他六根的偶像,就像后世孩子们都想当孙悟空一样。
当然,自从李夏来了以后,被一脚蹬飞的傻柱,在他心底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但是,却毫不影响傻柱夸他时,心中那种愉悦感,倍儿爽!
就在许志胜回到维修班,准备彻底接手的时候,李夏的办公室里也来人了。
“我给你带了包子,趁热吃吧!”
于海棠走进李夏的办公室,随手把门从里面插上了,拿着包子就走到了李夏身前。
今天的于海棠应该是特意打扮过的,两条马尾辫梳成了一条,脑后还系着红色的花瓣形丝带,像极了后世的窗帘扎带,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却也是十分稀罕的饰品了。
上身的碎花衬衣已经换成了白色的净版连衣裙,脖子上还系着一条淡绿丝巾,丝巾下摆正好挡住了胸口的开口位置,让人无法一览无余。
因为早晨气温偏低,她又在衬衣外加了一件浅灰色的外套,显得脸色更加的白净。
脚下穿着一双黑色断面小皮鞋,似雪的脚背和脚踝连在一起,显得小腿又细了几分。
“你不冷吗?什么天气还穿裙子!”
李夏瞥一眼于海棠的裙摆,脸上露出了和煦的笑容,伸手接过了包子扔在桌子上,顺势把于海棠拉坐在了腿上。
“女为悦己者容!这么穿还不是为了给你……”
于海棠假意挣扎了几下,话还没说完,就被李夏的嘴堵住了嘴,顺势把手也伸向了下面。
“讨厌!”于海棠伸手打掉了李夏的手,奋力离开了李夏的大腿:“包子趁热吃了!我要回去放广播了!”
“我要吃肉馅的包子!下次别买菜馅的了!”
李夏没起身,而是看着去开门的于海棠,狠狠的咬了一口手里的包子说道。
“晚上来我宿舍,我……给你做!”
于海棠羞涩的扔下一句话,打开门跑了出去。
“哎!这算不算是办公室恋情?”
李夏胡乱的吃着包子,嘴里嘀咕着,虽然早饭在食堂吃了,可苞米面粥还是不如白面包子好吃。
“李厂长!这是下面各车间报上来的主任和副主任人选,请您过目。”
正在这时,办公室主任聂斌敲敲门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夹子,放在了李夏的面前。
“嗯!你先别走,我马上看完!”
李夏一边把包子塞进嘴里,一边含糊的说着,一边拿起了桌上的笔在夹子里逐条看了起来。
聂斌就是原着里的聂副主任,是第二工业部下属财政司马司长的远房亲戚。
此时的工业部有好几个,轧钢厂归工业部的第二工业部(重工业部)管,而李夏则是归国防工业部的第三工业机械部管理。
因为此时李夏原来所在的国防委第六研究院,已经并入了国防工业部的第三工业机械部,也就是后世常说的‘部院合并’。
李夏之所以被派来轧钢厂,是另外一个‘厂所合并’的前提下才来的,目的就是为祖国生产所需的各种空军装备。
当然,同一时期,国防工业部的第四、六机械部,也同时在为祖国生产无线电和舰艇装备而和别的工厂合并了。
就比如后世的四川长虹,原来就是国防工业部第四机械部‘厂所合并’的代表,为后世的军用雷达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此时此刻,李夏最关心的还是轧钢厂改革的事,为祖国造更多更强大的飞机,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聂斌的文件里写的很清楚,许志胜被标注成了维修班的主任人选,看来他也知道李夏这位副厂长的心中所想。
至于第七车间的副主任人选,里面确实没有秦淮茹的名字。
“你认为第七车间的秦淮茹怎么样?她有没有能力当这个副主任?”
李夏用笔敲打着夹子边,看似无意的问了一句。
“秦淮茹?……嗯!我觉得她在组织和调动人员积极性方面,确实有过人之处,值得推荐!”
聂斌听到李夏的话,只是开始愣了一秒不到,马上就接着话茬说了两句赞许的话。
在他看来,用谁都是用,既然领导点名了,那何不顺着领导的意思办呐?
“我虽然和她有过一些矛盾,但是也从中发现了一些她的闪光点。”
“我不是个用人唯亲的人,既然有能力,那就要大胆的启用!”
“改革改革,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只要能有利于生产,我们就要不拘小节!”
李夏一锤定音,把秦淮茹的名字写在了第七车间副主任一栏里。
“那是那是!还是李厂长有君子之风,不会在乎过往,属下佩服!”
聂斌接过李夏手中的夹子,笑着拍了两句马屁就出去了,应该是整理成文件下发各个部门去了。
“怪不得都挤破了脑袋想当官,原来权利这么好用啊!”
李夏得意的嘀咕了两句,随后又猛然间警醒。
他深深的记得亦师亦友的院长,在派他进驻轧钢厂时,语重心长的说过:‘勿见小利,而亡大义!权利是把双刃剑,只有牢牢抓住把柄的时候,才能克敌而不伤己!’
看来以后自己要十分注意了,不能因小而失大,为了一己私利而弃国家大义与不顾!
有了这次警醒,李夏也在后期的轧钢厂事务中,为自己少开了很多绿灯。
接下来就是千篇一律的文件整理和生产报表的汇总,他要在成堆的文件中发现产品问题,为后续更多的科研人员进驻铺平道路。
当然,一味的纸上谈兵也是不切合实际的,李夏抽空还是会在厂区里走访的。
这不,和杨国栋还有李怀德吃过了午饭,他就信步走进了第一生产车间。
此时的易中海,正在车床上带着护目镜切割着一个标准件,并没有发现李夏已经站在了身后。
不得不说八级钳工就是八级钳工,看易中海车产品,就像欣赏艺术家在眼前雕刻。
在金属摩擦声中,一条条弯曲的细铁屑就从零件上被完美的剔除了,这也是后世钢丝球的最大来源。
“易师傅!宝刀未老呀!”
当易中海停下机器的瞬间,李夏毫无恭维的赞叹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