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佐盯着碗中晃动的茶汤,喉结滚动:“‘水能生月即离尘’水本无形,映月成景,恰似修行者心无挂碍才能证道。陈学统,这‘林中社’可是暗指东晋慧远大师在庐山创立的白莲社?当年慧远大师与谢灵运、陶渊明等十八高贤,在东林寺结社修行,诵经参禅,留下千古佳话,史称‘莲社’。他们以‘白莲’为喻,取其出淤泥不染之意,象征修行者的纯净本心。”
了凡双手颤抖着按住桌布,眼中泛起泪光:“正是如此!贫僧曾在藏经阁翻阅《莲社高贤传》无数遍,书中记载,莲社众人虽来自不同阶层,却都怀着对佛法的赤诚之心。他们‘息心贞信,息意去欲’,在这庐山深处,以山水为友,以佛法为舟。先生一句‘再结林中社’,当真是‘以古喻今’,点醒了贫僧,如今西林寺虽香火鼎盛,却少了莲社那般‘息心贞信’的气象!”他忽然转身,袈裟下摆扫过青砖上的苔痕,“贫僧决定了!明日便在寺中辟出‘莲社旧址’,每月初一邀山中学者、俗世善信共论佛法,不求金碧辉煌,但求‘水能生月’的本心。”
陆明远听得入神,不禁放下碗筷:“原来这‘莲社’背后竟有这般渊源!玉修此诗,表面写古,实则论今,借千年往事,为西林寺指明前路,妙哉!妙哉!”
【鸡皮疙瘩起来了!文化底蕴拉满!】
【!!!大师要重启莲社?这波属于是文化复兴了!】
【原来诗里藏着这么大的学问!】
【陈学统这是把历史和佛法都玩明白了!】
【白莲社?我就听说过白莲教啊(笑哭JpG)。】
刘承乾猛地拍案击节,震得碟中菜心都跟着轻颤:“好诗!再来!今夜不醉不休......以茶代酒,以茶代酒。”
说着,刘承乾想起来这里是哪里,尴尬的咳了一声,举起面前的茶盏,掩饰尴尬。
【哈哈哈,莫名觉得豫章王有些可爱。】
【在寺庙里高呼不醉不归,豫章王,真有你的啊。】
【得罪了方丈还想走?】
【人家皇亲国戚,想走就走。】
陈珏听到刘承乾的话,也不由得哑然失笑,却见陈珏起身行至窗前,月光为他玄色的衣摆镀上银边,他望着池中残荷与竹影交织的纹路,缓缓吟道:
“竹翠苔花绕槛浓,此亭幽致讵曾逢。水分林下清泠派,山峙云间峭峻峰。
怪石夜光寒射烛,老杉春莺暖和钟。不知来往留题客,谁约重寻莲社踪。”
翠绿的竹林与苔花环绕着水阁的栏杆,浓荫密蔽;这般幽邃雅致的亭阁,我何曾遇见过?清澈的溪水从林下分流而过,汇成清凉的支流;云雾缭绕间,陡峭险峻的山峰巍然耸立。奇形怪状的岩石在夜色中泛着寒光,仿佛能照射烛火;古老的杉树在春风中摇曳,黄莺啼鸣,虽然春寒未消,但是生机已至。不知过往在此留诗题字的文人墨客中,有谁会相约再来,追寻当年 “莲社” 高僧的踪迹?
诗声落时,恰好有夜露从竹梢滴落池面。王佐忽然低呼:“‘老杉春莺暖和钟’妙在‘暖’字!前句‘怪石夜光寒射烛’尚带残冬寒意,此句以莺啼暖意破局,恰似初春山茶破雪而开。‘怪石夜光’化用《庐山记》中康王谷怪石自光的典故!‘老杉春莺暖和钟’更是暗合东林寺六朝松与晚钟,这两句真是引经据典,一字千金啊。”
了凡手指微微颤抖,扶着窗沿的竹栏,喉头滚动着欲言又止。他垂眸望着池中月影,再抬眼时眼眶微红:“先生一句‘谁约重寻莲社踪’,可是在问,如今往来题诗的墨客中,还有愿与贫僧同续莲社遗风之人吗?”
陆景川皱着眉问道:“诗里的‘水分林下清泠派’,说的是不是寺后那眼‘聪明泉’?”
【这诗每句都嵌着庐山掌故,得拿小本本记!】
【陈先生现场赋诗就算了,还把 “聪明泉”“六朝松” 全融进去了!】
【发现没?“竹翠苔花” 正好对应水阁实景,这是诗画同源啊!】
【啊啊啊春莺和钟!这画面感绝了!整座山都活过来了!原来古诗里的春天是带声音的!】
【只有我发现,陈珏这首诗是为了豫章王解围吗?】
【cp?】
【???你这角度是真清奇啊!!!】
陈珏望着了凡微红的双眼,抬手虚引,语气平和:“住持言重了。诗中‘幽致讵曾逢’,既是赞水阁意境难得,也是说,只要心存莲社之念,哪怕是千年后亦能遇着知音。”
水阁内的烛火忽然晃了晃,陈珏望着了凡微红的眼眶,忽然对侍立一旁的陈立峰递了个眼色。陈立峰心领神会,悄悄将镜头从池面月影转向主位,只见陈珏指尖轻叩桌面,对镜头方向颔首一笑:“今日叨扰西林寺,承蒙住持与诸位抬爱,眼看月过中天,也该让直播间的朋友们歇息了。”
他话音未落,弹幕先炸开一片:
【不要啊!我还能熬!求续播到天亮!】
【才九点!】
【才八点!】
刘承乾正端着茶盏假装看汤色,闻言立刻坐直身子,清了清嗓子:“玉修说得是,夜深露重,再聊下去该扰了山寺清修。”他忽然指向窗外竹影,“不过临走前得说句,方才那‘春莺暖和钟’,明日天亮了定要去东林寺开口,看是不是真有黄莺跟钟声和鸣。”
“好了,今天已经很晚了,大家早点休息,我们明天再见。”陈珏对着镜头摆了摆手,在直播间观众恋恋不舍中,陈立峰关掉了直播。
直播结束了,可是影响却远远没有消散,众所周知,只要陈珏开始‘游山玩水’,那么大华的诗坛就会好起来。更何况今天的游览不同以往,大林寺与西林寺获得的墨宝,着实让其他寺院眼热不已。
灵隐:“都是千年古刹,你大林寺何德何能能留下两首佛偈?而且明明陈学统先来的我们杭州,明明是我先来的。”
白马:“这种佛家瑰宝,应当轮流保存,我建议每年水陆大会进行辩经,谁赢谁保管佛偈。”
少林:辩经可行!
普陀:谁能辩过你啊?
悬空:复议!
法门:复议!
国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