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小说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原来忠州军四千人改走陆路,这一千人继续走水路,自西向东顺江而下,到达离瞿塘关官道岔口五里路的瞿塘关原夔州水师码头停靠。他们一听到钟鹏举的荆州海军即将抵达后,他们立刻往上游撤退。

当曾玄杰的万州军快抵达瞿塘关官道岔口时,双方取得联系并达成协议:若曾玄杰陆路进攻顺利,忠州水军则继续沿江而下,在水域提供支援,协助他们抵达白帝城;若曾玄杰陆路遭遇阻碍,忠州水军将协助他们从水路撤离。

结果,曾玄杰所率领的万州和盐监援兵部队在官道岔口不幸遭遇了敌军的伏击,形势顿时变得极为危急。与此同时,忠州水师在接到前方传来的紧急战报后,迅速调转船头,火速杀回瞿塘关水师码头,准备进行救援和接应。

然而,当忠州水军船队各式近百艘船(原要搭载忠州军5000人、镇江军人)心急火燎地抵达离码头三里的距离时,他们却不禁感到一阵震惊。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心头一紧,只见钟鹏举荆州海军禤业强和司徒波这两位将领,已经早早地在这里等候多时。

了望塔上的惊呼声刺破了江风——原本空荡荡的码头岸边,此刻竟如钢铁森林般,矗立着六十艘形制规整的战舰,黑沉沉的舰身倒映在江面上,像一群蛰伏的巨兽,正用冰冷的目光凝视着他们。

最先攫住忠州水军视线的,是战舰那令人窒息的规整阵列。六十艘战舰以“雁形阵”排开,舰与舰间距不足十丈,相同级别的每一艘的吃水线都精准对齐,仿佛用尺子丈量过一般。舰身通体刷着深黑色的桐油,在刺眼的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船头的撞角獠牙毕露,嘴角还挂着未干的江水,像是刚从江底深渊中苏醒。船帆虽未升起,却能看到帆布边缘露出的铜质铆钉,密密麻麻如鱼鳞般排列,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更让他们心头发紧的,是舰艏和舰舷两侧伸出的那些黑黑乎乎的炮管。每艘战舰的甲板上,都架设着4到6门中型青铜炮、钢炮和6到8门轰天炮,炮管粗如大碗口,长度足有两丈,炮口斜指江面,正对着忠州水军驶来的方向。

炮管表面布满了铸造时留下的纹路,在晨光下泛着澄亮的金属光泽,炮口内侧黑黢黢的,像是能吞噬一切的黑洞。偶尔有江风掠过,吹动炮管旁悬挂的铁链,发出“叮叮当当”的轻响,这细微的声音落在忠州水军耳中,却比惊雷更令人心悸——他们“太清楚”这些炮管的威力了,只需一发炮弹,便能将普通战船的船板轰出“丈许大”的窟窿,江水瞬间便能灌满船舱。

甲板上的荆州水军炮手更是如雕塑般严阵以待。他们身着黑色铠甲,头盔上的红缨整齐划一,个个精神抖擞,严阵以待,目光锐利如鹰隼,死死锁定着忠州水军的战船。没有多余的动作,没有嘈杂的喧哗,整个舰队安静得可怕,只有江水拍打舰身的“哗哗”声,以及士兵们偶尔调整武器的细微响动。

这种极致的安静,比千军万马的呐喊更具压迫感,仿佛一张无形的网,正缓缓收紧,将忠州水军困在其中。

钟鹏举荆州水军显然是经过了一番精心的部署和严密的准备,随时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战斗。这一幕无不显示出对方早已洞察先机,做足了充分的战斗准备,让忠州水军的将士们不禁暗自心惊。

忠州水军的战船不由自主地放慢了速度,船头的将领脸色煞白,握着船桨的士兵双手微微颤抖。他们原本心急火燎赶来支援,满心以为能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可眼前的景象却如一盆冰水,浇灭了他们所有的侥幸。

钟鹏举麾下禤业强和司徒波一高一矮两位将领,正站在旗舰的船头,身披亮银色的盔甲,腰间佩剑的剑鞘反射着刺眼的阳光。他们没有怒吼,也没有下令,只是静静地站着,目光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仿佛早已洞悉了忠州水军的一举一动,正等着他们自投罗网。

江风突然变大,卷起江面的浪花,拍打着忠州水军的船身。一名年轻的水兵下意识地抬头,正好对上旗舰上一门青铜炮的炮口,那黑沉沉的炮口像是有生命一般,正牢牢盯着他,让他瞬间浑身冰凉,手脚发软。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炮弹呼啸而来的场景,听到了船板碎裂的巨响,感受到了江水淹没身体的冰冷——恐惧像藤蔓一样,从脚底快速爬上心头,紧紧缠绕着他的心脏,让他几乎喘不过气。

整个忠州水军的船队陷入了死寂,没有人敢说话,甚至没有人敢大口呼吸。他们看着眼前这支严阵以待的钢铁舰队,看着那些指向自己的黑黑乎乎的炮管,终于明白:他们不是来支援的,而是闯入了对方早已布好的陷阱。震撼过后,深入骨髓的恐惧开始蔓延,每个人的心头都笼罩着一层阴影——这场战斗,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悬念。

双方无声地对峙着。

江风突然停滞的瞬间,旗舰上瘦小的禤业强的目光冷冽如碾蝼蚁。

他手臂猛地挥下——没有多余的呐喊,之前只有一名名叫范闲的装填手装填完炮弹后,一名名叫徐凤年的炮长开始瞄准和校正角度,一名名叫李淳罡的炮手持燃着的火折子站在旁边听候命令。

李淳罡和徐凤年这两个拍档对视了一眼,会心地“诡异”一笑。凌厉而又另类的范闲冷冷地望着这两个“靓仔靓女”在装逼。

这门前膛炮是钟鹏举枪炮制造局的新品——以前的炮弹重5斤,现在的是原来的5倍——25斤!

这是这种中型前膛炮的第一次实战。

李淳罡不再理会那个生得一双狭长的丹凤眼,眼尾微微上挑,眼波流转时带着几分漫不经心的妩媚,却在抬眼瞬间透出藏不住的锐利,整张脸俊美得近乎阴柔的徐凤年。

面容白皙清俊,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薄而有力,笑起来时带着少年般的狂傲的他,把火折子狠狠戳进炮膛引信孔。

“嗤——”黄红色的火星顺着引信快速窜动,在艳阳中划出一道刺眼的弧线,随即“轰隆!”一声巨响炸开,如惊雷劈落江面,震得空气都在颤抖。

这一炮来自“雁形阵”最右侧的一艘600吨战舰侧舷的中型钢制大炮(新装备战船主炮,重4000斤,口径125毫米,弹重25斤,射程3000米,可配实心弹或霰弹),炮管猛地向后一缩,钢质架底座在甲板上划出深深的刻痕,炮口喷出的浓烟瞬间裹住半个船头,黑灰色的烟柱直冲云霄,又被江风扯成散乱的雾带,呛人的硫磺味顺着风势,瞬间飘到忠州水军的战船上空。

炮弹带着尖锐的呼啸声划破江面,黄铜弹体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轨迹低平而迅猛,眨眼间便跨越了两舰之间的百丈水域。

忠州水军那艘冲在最前的中型战船,此刻正慌乱地试图调转船头,因转向而暴露左舷——这枚凝聚着荆州水军炮力的弹体,以每秒近400米的初速撞向船身,这条战船却根本来不及躲闪——“嘭!”的一声巨响,炮弹精准从战船的左舷中部击入它的侧舷,船板如纸片般碎裂,木屑飞溅得老高,有的甚至带着尖锐的木刺,扎进附近水兵的手臂。

瞬间开启了“击穿-进水-倾覆”的致命链条。

实心弹首先撞上这条倒霉的战船左舷中部的“水线以上三尺”位置——这里是船体最薄弱的区域,仅由两层松木板拼接而成(外层板厚三寸,内层板厚两寸),未加装铁皮加固。

25斤黄铜弹体如重锤砸向豆腐,“嘭”的巨响中,外层木板瞬间炸裂,木屑带着断裂的木刺向船舱内飞溅,最远竟扎进对面舱壁。

弹体并未停下,而是凭借惯性继续向内穿透:内层木板在撞击下呈“放射状开裂”,裂缝从弹着点向四周延伸,最大裂口宽达一尺。弹体最终卡在船舱中部的横梁上,巨大的冲击力让整艘船都向右侧晃动,甲板和舱内百数十余名水兵和搭载的陆军士兵站立不稳,纷纷摔倒在地,随身携带的水囊、兵器散落一地。

此时的船舷破口已形成一个“不规则圆形窟窿”,直径约两尺——足够让两名水兵同时进出,江水开始顺着破口边缘的缝隙渗进船舱,起初只是细细的水流,很快便汇成拇指粗的水柱,在舱底积成小水洼。

这条船因转向产生的倾斜,让左舷破口始终处于“低水位”状态,江水涌入速度越来越快。起初水兵们还试图用麻布、木板封堵破口:两名水兵死死按住麻布,另一名水兵用铁钉将木板钉在破口边缘,可25斤实心弹造成的裂口边缘布满碎木,木板根本无法固定,刚钉好便被涌进的江水冲开,麻布也被水流撕成碎片。

更致命的是,船身晃动导致舱内积水向左侧聚集,进一步加剧了船体倾斜——原本向右侧倾斜的船身,逐渐转为向左倾斜,且角度不断增大。当倾斜角度达到15度时,左舷破口完全淹没在水下,江水如瀑布般灌进船舱,每秒涌入量足有两桶,舱底积水在半柱香内便没过脚踝,又很快漫到膝盖。

水兵和陆军将士们的恐慌彻底爆发:有人放弃封堵,试图跳船逃生,却被倾斜的船身甩向江面;有人抓住船舱内的横梁,大声呼喊求救,可声音很快被江水的“哗哗”声淹没。

此时的战船已失去平衡,船头开始缓缓下沉,船尾则微微翘起,船底的青苔在艳阳下清晰可见。有的慌忙去舀水,可破口太大,江水越灌越快,船身倾斜的角度越来越陡,不过数息之间,船尾便高高翘起,船头则直直扎进水里,激起巨大的浪花。

当船舱积水漫到腰部时,战船的倾斜角度已达30度,船身结构开始发出“咯吱咯吱”的呻吟——这是木板拼接处因受力过大而松动的信号。25斤实心弹卡在的横梁,此刻成了受力焦点,在积水重量与船体倾斜的双重作用下,横梁“咔嚓”一声断裂,船身左侧瞬间失去支撑,倾斜速度陡然加快。

“快跳船!”一名老兵嘶吼着,率先纵身跃入江中,可刚浮出水面,便被快速下沉的船身产生的漩涡吸住,挣扎着无法脱身。

其余水兵和搭载的陆军士兵见状,纷纷效仿跳船,却大多陷入同样的困境。而此时的快船,船头已完全扎进水里,船尾高高翘起,露出水面的船尾甲板上,一面残破的军旗还在风中摇曳,很快便被江水吞没。

“哗啦——”整艘战船在江面上完成了最后的翻转,船底朝上,破口朝下,破损的船桨暴露在空气中。江水从破口与船底的缝隙中疯狂涌入,加速了下沉速度。不过数息之间,船身便从江面消失,只留下一圈圈不断扩大的涟漪,以及浮在水面的碎木板、水囊,还有八九十名在漩涡中挣扎的水兵。

他们穿着沉重的甲胄,在水里扑腾着,却怎么也浮不起来,只能眼睁睁看着荆州舰队的炮口依旧黑沉沉地对着他们,恐惧彻底攥紧了他们的心脏。

25斤实心弹造成的破口,最终成了这条战船的“致命伤口”——从撞击到沉没,全程不过一炷香时间,却完美展现了重型实心弹对木质战船的摧毁力:不仅击穿船舷,更引发“进水-失衡-倾覆”的连锁反应,让这艘本就脆弱的战船,在瞬间化为江底的残骸。

旁边的忠州水军不敢施救。

荆州海军另一名身材高大长相憨厚的将领司徒波看不过去了,示意对方赶快施救。

现时十国水军除了钟鹏举海军并无“专业救生船只”和“专业的救生器材”,战船沉没后,友军战船若未被击溃,仅能靠“小船”(如哨船)零星救援,且优先救将领而非普通水兵——旁边的忠州水师战船派出数十条小船救援,他们抛下数十块木板和用长篙救起了2名校尉和十余名士卒,其余还在江水里挣扎的二十余名水兵和陆军士卒无人救援,最终被赶过来救援的荆州海军救生艇用搭钩、钢葫芦和充气皮囊救起。

还有数人最终靠仰面漂浮和划水技术上岸存活。

这次溺毙了七十多人主要是因为:

甲胄吸水问题:皮甲虽能临时提供浮力,但吸水后重量剧增,若未能及时解开(甲胄系带多为麻绳,湿水后易打结),会快速下沉——这次约40%的落水陆军士卒因“甲胄未解”而溺亡;

蜀国战船浮具数量有限:浸油衣物、干葫芦等浮具仅部分水兵携带(如补给兵、修补兵),普通步兵和水兵多无此类装备,只能依赖自身游泳技能,若体力不支,很快会溺水。

急流与漩涡:长江中上游(如瞿塘关)水流湍急,落水水兵易被卷入漩涡,即使有三尺长的漂浮物也难以控制方向,这次约30%的溺亡源于“水流冲击”。

现时五代十国战船沉没后,水兵的漂浮完全依赖“临时利用随身装备+基础游泳技能+环境依托”,无任何专门救生体系,属于“被动求生”:

优势在于“就地取材”,无需额外携带救生装备,符合当时水军“轻装作战”的需求;

劣势在于“生存率低”,受装备、水流、温度等因素影响,多数水兵仍难逃溺亡命运。。

这种状况直至宋代(10世纪后)才略有改善——宋朝水军开始在战船配备“救生筏”(用竹子编制),但核心漂浮逻辑仍未脱离“依托现有资源”的框架,本质上仍是对五代十国求生方式的延续与小幅优化。

第一炮的余响还在江面上回荡,忠州水军的其他战船彻底乱了阵脚,有的战船慌忙向后退,船桨拍打着江水,溅起无数水花;有的则停滞在原地,水兵们脸色惨白,死死盯着荆州舰队的炮管,生怕下一声巨响就落在自己船上。而荆州旗舰上,禤业强和司徒波依旧站在船头,目光冷冽地看着混乱的忠州水军,仿佛刚才那雷霆一击,不过是碾碎了一只蝼蚁。

刚才轰隆的一声炮响顿时把这支有近百条战船和运输船的船队吓傻了,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传说中的钢铁战舰,第一次听到这种传说中火炮声,经过一刻时间的犹豫,忠州陆军统领张维微首先向水师统领杜文笼施压,说抵抗毫无意义,为避免大家葬身鱼腹,不如投降。

最终水军统领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同意驾船投降。

理性权衡下的“止损”决策。

这两位统领的决定,并非单纯的贪生怕死,而是在巨大心理压力下,基于现实利弊做出的、符合其自身和部下利益的理性选择。

战前:恐惧的种子早已埋下——已知的恐怖。

最关键的前提是,他们早已听说过火炮的威力。

信息不对称:关于钟鹏举军攻克峡州、归州的传闻,必然经过了夸大和渲染,在忠州军中形成了“火炮如雷神之怒,不可抵挡”的恐怖印象。这种“未知”与“夸大”的结合,在他们心中埋下了深深的恐惧种子。

心理预期:当他们奉命出征时,内心其实已经带着极大的畏惧和悲观情绪。他们面对的不是一个“未知的敌人”,而是一个“已知的、无比强大的恶魔”。这种预设的心理基调,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战斗意志。

战时:心理防线的瞬间崩溃——亲见的现实。

当传闻变成现实,其冲击力是毁灭性的。

武力展示的绝对性(震慑):

技术代差:钟鹏举没有使用复杂的战术,仅仅一炮,就展示了绝对的科技优势。这比排炮齐射更令人绝望——对方甚至不需要全力出击,就能轻易毁灭你。

精准与威力:这一炮不仅威力巨大,而且极其精准。这传达了一个更可怕的信息:对方拥有绝对的掌控力,你的生死完全在其一念之间。这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感觉,会瞬间剥夺掉反抗的勇气。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杀伤(诛心):

被击沉的是一条“中型战船”,是船队中攻击力比较强、速度较快、比较灵活的三者结合得最完美的战斗单位。这等于明白地告诉对方:“你们最优势的部分在我面前不堪一击,更何况那些笨重的大型楼船和运输船?”

实心弹击沉船只、士兵溺毙的场景,直观地展示了失败后的具体下场:不是光荣的战死,而是毫无价值的溺毙,葬身鱼腹。这种死法在古代军人看来是极其不祥且悲惨的。

决策:权衡利弊后的理性选择——“最优解”。

在心理防线崩溃后,两位统领的思考迅速转向了现实的利弊分析:

对陆军统领张维微而言:

核心诉求:我的任务是登陆作战。但现在连江都上不去,我的士兵在船上就是活靶子。继续前进=送死。

投降理由:保全部下,士兵是他们的根基。让士兵毫无意义地死在江里,是最大的失职。投降可以保全大多数人的性命。

推卸责任: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失败归咎于“水师无能,无法将我军送上岸”,而非陆战不力。

后路思考:或许投降后还有生机,甚至可能被收编。而战败,则必死无疑。

对水师统领杜文笼而言:

核心诉求:保护舰队。这些船只和熟练水手是水师的命根子。

投降理由:实力悬殊。木船对钢铁战舰,弓箭对火炮,这根本不是战斗,而是自杀。为一场注定失败且毫无荣誉的战斗牺牲全部家当,是愚蠢的。

顺应“民意”:陆军已经想投降了。如果水师坚持要打,很可能先发生内讧,陆军会胁迫水师投降。不如主动同意,还能保住颜面和部分主动权。

避免全军覆没:投降能保住舰队和人员,日后或许还有转机。硬拼的结果就是船毁人亡,一切归零。

最后达成共识:心照不宣的“合谋”。

于是,一场看似仓促的投降,实则是两位统领心照不宣的合谋。

陆军统领率先提出:他打破了沉默,承担了“主降”的名义,给了水师统领一个台阶。

水师统领“顺水推舟”:他欣然同意,避免了独抗强敌的窘境,也保全了自己“并非畏战”的形象。

共同借口:他们都找到了一个无可指摘的理由——“不愿将士无谓牺牲”。这个理由在道德上站得住脚,能团结军心,也能向后方(哪怕是事后)有所交代。

钟鹏举荆州海军的这一炮,之所以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神奇效果,是因为它精准地作用于敌人早已脆弱的心理防线上。它不仅仅是一次物理攻击,更是一次高效的心理战演示:

证实了传闻,消除了侥幸心理。

展示了绝对差距,消除了反抗意愿。

指明了悲惨结局,激发了求生本能。

未时(13:00-15:00)六刻(下午两点半)。

最终,促使蜀国指挥官在理性权衡下,做出了对他们自身最有利的“止损”决策。这不是懦弱,而是在绝对力量面前,一种务实的、甚至是明智的生存智慧。

就在蜀国军队损兵折将一万二千人的今日。

未时(13:00-15:00)末刻(下午两点四十五分)。

蜀国诡异的朝会仍在继续……

VIP小说推荐阅读:凤逆天下北月篇流氓帝师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完美世界之武魂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大秦:寒门小娇妻英雄恨之帝王雄心黑铁之堡带着系统来大宋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漫威之DNF分解大师沉默的战神长生界魏武侯蜀汉儒将,亦争天下第一抗战:打造重装合成旅,决战淞沪谋定天下:从一首诗震惊长安开始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无始皇口谕,不得踏入银河边关锦衣黑明堪破三千世相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隋唐:李渊悔婚,我去做大隋驸马明末,弃子翻云覆雨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末法时代,一道光穿越灵魂奋斗在新明朝星宿典藏录:幽冥契穿越到古代穷的只剩下一把砍柴刀混在民国当军阀我要多娶姨太太大乾杀猪匠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嘻哈史诗看古今阿斗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从原始部落到清末一文钱秒杀:我在灾荒年间捡娘子大明望族那年那景那些人启明1644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日月山河永在!但却在1936?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穿越架空:小公爷我真的好难花荣打造忠义新梁山禁宫秘史:那些被史书屏蔽的吐槽李云龙:小子你又抢人头天命储君扫天下
VIP小说搜藏榜:阿斗权倾天下:我被皇帝偷听心声抗战:川军入晋,开启大将之路史上最强太子爷天皇大帝之老婆是武瞾水浒:狗官,你还说你不会武功?体验人生角色之系统:放开一点庶门医香,邪医世子妃隋唐君子演义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三国最强短命鬼大唐广播站2我在大唐种土豆重生:回到1937大唐放歌盛宠“病弱”妃大唐好先生精灵:开局捡到重生伊布崇祯太子寒门书生,开局忽悠个便宜小娇妻光武风云之双鱼玉佩血药世家震惊!大婚当日,你给我送个孩子?超神特种兵王我在古代皇宫混大唐小闲王或许是美好世界1895淘金国度试练东汉后手星河霸主穿越古代当东家让我戍边极北?那朕只好南下了乱世边城一小兵世子好凶后汉英雄志护国骁骑汉末豪杰这太子妃不当也罢寒门科举小懒娃都市之超品战神纨绔小妖后我代阿斗立蜀汉不灭阳帝重生之我是朱厚照之子刚穿越,就在敌国公主床上汉末之王道天下战国之平手物语血雨腥风逆天行从原始部落到清末
VIP小说最新小说:糊涂县令贾清廉开局怒打朱元璋,老婆竟是他女儿明末,你让我一只狗拯救大明朝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大明1643,我以敌血铸轩辕扶苏双穿:用科技打造日不落唐朝穿越917,巨舰重炮横扫两大洲大夏九皇子与紫微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天问:大秦末路风波亭外大唐,我真的是来作死的饥荒年,我来拯救快饿死的少女桃花酒赠君,往愿君安康崇祯一拳歼八百,全大明跪喊真神三国:一代谋圣陈渡三国:我在三国支教红楼:贾政从教坊司救人挽大明天倾:从驿卒开始签到北疆,开局召唤霍去病穿越大秦之我和始皇帝抢下班明末:开局一把刀,天下任我枭三国:开局带走孙家小萝莉醉剑江湖社畜?不,系统说我是天选之子秦始皇的小伙伴好难为得到我粮食,硬塞老婆给我谋天录开局废柴少爷华夏兵王杀疯了三国:美女收集者财倾山海缔王志这饷,李自成拷得我崇祯拷不得?逆天改命:牛马玩穿越大唐炼妖师,开局融合三足金乌侯府杂役秒变大佬山河劫之青云志扶苏已死,秦匠当立穿越成太平军小头目的小工程师穿越世子贴贴冰山美人书虫眼中的历史工科大明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不灭战魂:五帝全球攻略大唐:家父程咬金帝王串串烧玉佩求生之路大明风华:吾乃永乐第四子大明,朱允炆我来了!哈哈,原来三国是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