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飞在天空上,霞的视线依旧停留在水晶镜片上。
世界的融合,或者说碰撞,已然在悄无声息中于世界的各个角落拉开了序幕,如同缓慢却不可阻挡的潮汐。
当冒着黑烟、依靠钢铁与机械驱动的蒸汽轮船,第一次在远海望见那些依靠风帆与古老木材航行的古朴帆船时,蒸汽船上的水手或许会带着工业文明带来的优越感投去轻蔑的一瞥。
然而,当那些看似落后的帆船在魔法的驱动下爆发出违背物理常识的诡异速度,或是船首雕像眼中射出炽热的光束时,先前的傲气便会瞬间化为冰冷的恐惧与难以置信,认知的壁垒在力量面前被轻易击碎。
一个材质奇特、密封方式迥异的漂流瓶被海浪推上了某处无名的海岸,被一个玩耍的小女孩捡起。
当她费力地打开瓶塞,取出里面泛黄的羊皮纸时,却发现上面书写着扭曲而陌生的符号,不属于她所知任何国度或文明的文字。
这无声的信物,是另一个世界存在的证据,也是隔阂与未知的象征。
大陆之间到底被封锁了多久?霞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字,但那时间的跨度,必然漫长到足以让文明独自生长、让历史被遗忘、让相隔的族群演变成完全陌生的形态。
这断层,跨越了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人生,足以让“另一边”的存在彻底沦为神话传说。
谁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霞目前还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她的直觉和基于已知线索的推理,已经指向了一个方向。
那些高踞云端、接受着凡人信仰与供奉的所谓“众神”,是她心中首要的怀疑对象。
原因并不复杂。在她翻阅过的、记载着三千年前古龙翱翔、精灵鼎盛那个时代的最古老典籍中,几乎找不到关于这些现有神只体系的确切描述。
它们仿佛是在那个辉煌纪元落幕、人类逐渐成为大地主角之后,才如同雨后春笋般突然出现,并且其信仰以惊人的速度传播开来。
结合伊莫里斯那句石破天惊的论断——“神是蛰伏在世界上的寄生虫”,霞的心中已然勾勒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推测:
这些“神”,或许并非世界的创造者或守护者,而是外来者,或是某种依托世界本身而存在的特殊寄生体。
它们通过散布信仰、汲取众生的精神力量来维持自身的存在与强大。
而为了更高效地“收割”,它们有意地割裂了世界,将文明圈养在不同的“围栏”里,阻止交流与融合,以避免产生能够威胁到它们统治的、过于强大的统一文明。
这个猜想如果为真,那么她集齐基石、打破隔绝的行为,无疑是在撬动这些“寄生虫”的根基。
观测魔力的流动,不仅仅是为了预知世界的未来,更是为了印证这个可怕的猜想,并寻找那些隐藏在幕后的“神明”可能留下的蛛丝马迹。
.........
.........
第四卷到此结束,多谢各位的捧场!
明天早上我就会准时发布第五章的新内容,大家不要错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