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勒的秘密会面像一根毒刺,扎在林枫心头。他深知,这场博弈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必须采取果断行动。十二月的第一个周一,林枫启动了他酝酿已久的雷霆计划。
清晨七点,省纪委会议室气氛凝重。林枫与纪委书记对视一眼,向专案组下达指令:立即对省医药公司展开突击审计,重点核查与境外资金往来。他特别强调,动作要快,证据要铁。
与此同时,林枫让秘书联系新华社驻S省分社:安排专访,我要谈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这是一步妙棋——既向外界释放 confident 信号,又为可能出现的舆论风波预留官方发声渠道。
果不其然,审计开始后两小时,林枫接到加密报告:省医药公司副总经理王某的境外账户,近半年收到三笔来自维京群岛的汇款,总额达200万美元。而汇款时间,恰好与诺维代表团访华行程重合。
立即控制王某,但暂不公开。林枫下令,同时,我要见一见那位前省长
这是一场心理博弈。在老领导家中,林枫恭敬地奉上茶叶,语气却不容置疑:老领导,诺维的人找您,是觉得您能影响省里决策。但我要提醒您,境外资本的手段,您比我清楚。
老省长握着茶杯的手微微发抖。他想起儿子在海外留学时接受的奖学金,想起女儿公司获得的风险投资。林枫适时递上一份材料,上面清晰列着其子女与诺维的关联交易记录。
林枫,我...老省长额头渗汗。
您是老党员,该知道怎么做。林枫起身告辞,明天的省委民主生活会,我希望看到您的态度。
当晚,林枫家中书房灯火通明。他亲自起草向中央的报告,苏晚晴在一旁默默整理材料。
他们这是要毁掉S省的创新根基。林枫笔尖沉重,但我们有证据,有民心,更有党中央的支持。
关键时刻,林枫当年布局的发挥作用。那位主动联系的诺维前科学家,提供了关键证据:米勒指令团队收集林枫黑材料的邮件记录,以及策划舆论攻击的详细方案。
是时候收网了。林枫在凌晨的紧急会议上拍板。
次日,三管齐下的反击全面展开:
第一路,省纪委通报医药公司王某涉嫌受贿被查,同时宣布对全省医药领域开展专项整治;
第二路,林枫接受新华社专访,铿锵有力地表示S省将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
第三路,安全部门依法约谈诺维中国区负责人,出示其不正当竞争证据。
效果立竿见影。曾经转载不实报道的媒体纷纷撤稿,参与炒作的自媒体账号被永久封禁。更令人振奋的是,国家药监局专门发文,肯定S省医药创新的规范性和先进性。
但林枫清楚,这远未结束。加密情报显示,诺维正在调整策略,将矛头转向更脆弱的环节——S省正在筹备上市的创新药企康弘生物。
他们要在资本市场给我们致命一击。林枫研判后做出部署:让国资委牵头,联合央企组建产业基金,为康弘生物提供背书;同时,加速推进企业科创板上市进程。
圣诞前夜,林枫收到一份特殊礼物:康弘生物成功过会,成为当年科创板最大Ipo。敲钟仪式上,年轻的企业家激动地说:没有林省长的支持,就没有我们的今天!
然而,庆功宴上,林枫接到紧急电话:诺维集团宣布收购康弘生物的主要竞争对手,并大幅降价抢占市场。
战争才刚刚开始。林枫对身旁的李建国说,但这一次,我们有了自己的阵地。
深夜回家,儿子林启明还在挑灯夜战。少年抬头问:爸爸,我们能打赢吗?
林枫抚着儿子的头:记住,只要我们站在真理一边,就永远有胜利的希望。
窗外,雪花悄然飘落。林枫知道,这场较量将伴随他的整个任期。但此刻,他更加坚定:保护民族产业,守护国家利益,是他不容推卸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