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区司法局的招待所里,苏茉莉轻轻摊开复习资料,台灯的光晕映在她专注的侧脸上。同屋的选手已经入睡,只有她还在挑灯夜战。
这么用功?门口传来带笑的声音。
苏茉莉抬头,看见一个三十出头的女军官倚在门框上。对方肩章显示是少校,显然是其他单位的参赛选手。
临阵磨枪。苏茉莉合上笔记本,您是...
陈静,军区法院的。女军官走进来,目光扫过桌上一摞摞资料,你就是赵振国的爱人?
苏茉莉心里一紧,面上依然微笑:是的。
别紧张。陈静在她床边坐下,我跟你丈夫是老相识。听说你业务能力很强,特意来认识一下。
这话说得云淡风轻,苏茉莉却敏锐地察觉到一丝不寻常。但她不动声色:陈少校过奖了,我还要多向您学习。
第二天上午,竞赛笔试在军区大礼堂举行。两百多名选手整齐就座,气氛严肃。当试卷发下来时,会场响起一片抽气声——题量之大,难度之高,超出所有人预期。
苏茉莉深吸一口气,拿起赵振国送的那支钢笔。笔尖在试卷上流畅地滑动,这些题目她都在复习中见过类似的。特别是档案管理部分,她在法院的实务经验派上了大用场。
时间到!监考官收卷时,特意在她身边多停留了片刻。
午休时,选手们聚在食堂议论纷纷:
太变态了!那个案例分析我完全没思路!
听说出题的是刚从北京调来的专家...
完了完了,这次肯定要垫底了。
苏茉莉安静地吃着饭,心里却在复盘刚才的考试。应该没问题,她对自己说。
下午的实操考核更加残酷。选手们被分成小组,模拟处理突发司法事件。苏茉莉抽到的场景是:战时军事法庭的紧急立案程序。
这题超纲了吧?同组的选手抱怨,平时哪接触过这个?
苏茉莉却眼前一亮。这正好是赵振国前几天给她讲过的内容!她迅速分配任务,组织材料,整个流程有条不紊。
考核结束时,主考官特意问了她几个问题,她都对答如流。
不错。主考官在评分表上写下什么,很有实战经验。
晚饭后,苏茉莉在招待所院子里散步,又遇见了陈静。
今天表现很亮眼啊。陈静递给她一个苹果,听说你是农村出来的?
这话听着随意,实则带着试探。苏茉莉接过苹果,坦然回答:是的,靠山屯。我们屯现在是先进典型。
了不起。陈静打量着她,能从一个农村姑娘成长为司法干部,不容易。
全靠组织培养。苏茉莉不卑不亢。
第三天是最后的面试环节。轮到苏茉莉时,她深吸一口气走进考场。五位考官正襟危坐,中间那位白发老者尤其威严。
苏茉莉同志,老者开口,如果你的丈夫要带队上前线,而你手头有涉及军事机密的案件,你会如何处理?
这个问题十分刁钻,考场外通过喇叭旁听的选手们都屏住了呼吸。
苏茉莉沉思片刻,清晰作答:首先,我会主动申请回避。其次,在交接工作时确保不泄露任何机密。最后,作为军人家属,我会全力支持丈夫的工作,同时恪守司法人员的职业道德。
老者眼中闪过赞许:很全面的回答。
面试结束,苏茉莉走出考场时,后背已经湿透。等在外面的陈静迎上来:回答得漂亮。
成绩在当天下午公布。当念到第一名,苏茉莉,军事法院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亲自为她颁奖:苏茉莉同志表现突出,经研究决定,特授予军区司法业务标兵称号。
捧着大红证书和奖章,苏茉莉的手微微发抖。这一刻,她想起了在家等待的丈夫和儿子。
颁奖仪式后,那位白发老者找到她:小苏同志,有没有兴趣来军区法院工作?
苏茉莉愣住了。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我...我要和家人商量一下。
应该的。老者理解地点头,想好了给我答复。
回程的火车上,苏茉莉一直看着窗外出神。同行的选手们都在向她道贺,但她心里却乱成一团。
调到军区,意味着更好的发展平台,也意味着要离开现在的家,离开那些帮助过她的邻居们...
火车到站时,天色已晚。苏茉莉提着行李走出站台,远远就看见那个熟悉的身影。
赵振国抱着儿子等在站台上,小念军看见妈妈,兴奋地挥舞着小手。
妈妈!孩子口齿不清地喊着。
苏茉莉的眼泪瞬间涌出。她跑过去,把丈夫和儿子一起拥入怀中。
我得了第一...她把脸埋在丈夫肩头,声音哽咽。
我知道。赵振国轻拍她的背,李院长打电话告诉我了。
回到家,桌上摆满了她爱吃的菜。李秀英正在厨房忙碌,看见她回来,笑着擦擦手:我们的冠军回来了!
大院里的邻居们闻讯都来道贺,小小的家里挤满了人。王亚玲也来了,这次是真心实意地佩服:茉莉,你真是给咱们大院争光了!
夜深人静,客人散去。苏茉莉把军区法院的调令放在桌上:他们想调我去军区工作。
赵振国拿起调令看了看:你怎么想?
我...苏茉莉犹豫着,舍不得这里。
傻话。他握住她的手,好机会不能错过。我和儿子跟你一起去。
可是你的工作...
我可以申请调动。他语气坚定,你的发展更重要。
这一刻,苏茉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这样的丈夫支持,她还有什么好怕的?
月光下,她靠在丈夫肩上,看着婴儿床上熟睡的儿子,心里充满希望。
新的挑战,也是新的机遇。而这一次,她不再是一个人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