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的晨光刚漫过晶合金盾,联合探索队的越野车已在废墟上排成一列。车斗里,新改良的“晶能发电机”正发出低鸣,陨石晶体核心泛着柔和的蓝绿光,为车载雷达与通讯器持续供能。王斐握着标注“绿湖种子库”的地图,指尖划过“渡鸦营地”与“方舟”之间的虚线——这是两盟约定的“物资补给线”,也是废土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联盟纽带”。“找到种子库只是第一步,要让生机扎根,得把每一处细节都落到实处。”
一、物资筹备:把“生存需求”算到“毫米级”
1. 装备改良:从“能用”到“适配”
赵强的技术组在出发前,给每辆越野车都加装了“晶能适配模块”。原本只能用柴油的发动机,现在可通过晶体核心供电,续航里程提升两倍;车顶的雷达天线包裹着薄型晶合金,既能抵御兽尸爪击,又能增强信号接收范围。“上次去绿湖侦查,雷达被飞翼兽尸的晶刺戳坏,这次加了防护,就算被击中也能正常工作。”赵强蹲在车底,调整晶体线路接口,指尖的工具精准卡在毫米级的缝隙里,“还有车轮,我们在轮胎内侧加了晶合金网,就算被碎石扎破,也能坚持到维修点。”
队员的防护装备也藏着巧思。新的“晶能防护甲”在肩部、腹部等易受损部位,镶嵌了薄片状的原生晶核碎片——不仅重量比之前轻三分之一,还能在受到撞击时释放微弱能量波,缓冲冲击力。苏梅还在防护甲内侧缝了“应急药囊”,里面装着浓缩抗变异剂与止血棉,药囊外层涂有遇血变色的涂层,一旦受伤,能第一时间发现伤口位置。“上次陈默被晶刺划伤,因为防护甲遮挡没及时发现,差点延误治疗。现在有了变色涂层,再小的伤口也能看见。”苏梅展示着药囊,指尖划过淡粉色的涂层,“遇血会变成深红色,一眼就能分辨。”
2. 物资分配:按“任务场景”精准划分
小李的物资清单上,每一项都标注着“用途+数量+使用场景”:压缩饼干按“战斗员3块\/天、技术员2块\/天、医疗员2.5块\/天”分配——战斗员消耗体力多,技术员与医疗员需保持精细操作,不能过饱或过饥;净化水分为“饮用级(1.5L\/人\/天)”与“清洁级(0.5L\/人\/天)”,饮用级装在带滤嘴的水壶里,清洁级则用密封袋分装,专门用于伤口消毒与设备清洁。“绿湖周边可能有污染水源,必须严格区分用水,避免感染。”小李将物资箱按“车组”打包,每个箱子外侧都贴着手绘的物资分布图,“哪个位置装的是食物,哪个是药品,不用开箱就能找到,节省应急时间。”
更细致的准备在“特殊物资”上。针对绿湖可能存在的水下环境,技术组准备了“晶能潜水灯”——用晶体核心供电,续航8小时,灯光能穿透5米深的水层;医疗组带了“水下急救包”,防水外壳内装着可在水中使用的止血凝胶与缝合线;甚至给牧羊犬的防护甲上,都加了“浮力垫”,防止在湖边巡逻时意外落水。“‘黑虎’上次在河边追兽尸差点淹死,这次加了浮力垫,就算掉下去也能浮起来。”老秦拍了拍“黑虎”背上的橙色垫子,狗兴奋地摇着尾巴,似乎知道这是保护自己的装备。
二、路途探索:把“未知风险”控在“萌芽前”
1. 路线勘察:“三层探查”保安全
探索队的先锋组由陈默与陆凯带队,两人各带3名队员,分“空中、地面、地下”三层勘察路线。空中,无人机挂载着晶能探测器,每飞行500米就传回一次辐射值与兽尸分布数据;地面,队员们用“晶能探测杖”敲击路面,遇到地下空洞或隐藏兽尸巢穴,探测杖的晶体头会发出红光;地下,技术组提前埋设的“震动传感器”与两盟的指挥中心联网,一旦检测到大型兽尸移动,立刻触发警报。
行至一处废弃的高速公路桥时,无人机突然传回异常——桥下的阴影里,聚集着二十多只“晶甲速攻兽尸”,它们的爪子上凝结着尖锐的晶刺,正盯着桥上的探索队。“地面组绕到桥侧,用燃烧箭吸引注意力;空中组操控无人机投放烟雾弹;我们从桥顶下去,用穿晶矛攻击它们的晶核部位!”陈默快速分配任务,陆凯则补充道:“我带两名队员去桥下设置陷阱,用晶合金片做诱饵,引它们踩触发雷。”
战斗不到十分钟就结束,兽尸的晶核碎片被小心收集起来。陈默检查着队员的防护甲:“刚才有只兽尸的晶刺擦过你肩膀,变色涂层没反应吧?”得到否定答案后,他才放心地让队员继续前进。陆凯看着这一幕,忍不住感慨:“以前我们遇到兽尸只会硬冲,你们连‘伤口预警’都想到了,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探索’。”
2. 环境适配:“因地制宜”解难题
临近绿湖时,路面变得泥泞不堪,越野车的车轮开始打滑。赵强立刻让队员停车,从车斗里取出“晶能防滑链”——链条上镶嵌着细小的晶体颗粒,接触地面时会释放微弱能量,增强摩擦力。“这种链条在干燥路面没用,但在泥泞地能让摩擦力提升40%。”赵强蹲在车轮旁,指挥队员安装,“上次在矿山测试过,就算在结冰路面也能正常行驶。”
到达绿湖岸边后,苏梅的医疗组立刻对湖水进行检测。检测试纸显示湖水辐射值为0.3μSv\/h,符合安全标准,但水中含有微量的“晶核溶解物”。“这种溶解物对人体无害,但会让金属生锈,我们的设备要做好防水防锈处理。”苏梅将检测结果告诉技术组,赵强立刻给发电机的金属部件涂抹了特制的“晶能防锈剂”——这种防锈剂由晶体粉末与动植物油脂混合而成,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
更意外的发现来自湖底。潜水队员下潜后,发现种子库的入口被一块巨大的岩石堵住,岩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晶壳,普通工具根本无法破坏。“用晶能爆破弹!”赵强取出特制的爆破弹,弹体内嵌着原生晶核碎片,“这种爆破弹只会破坏晶壳,不会损伤岩石内部,刚好能打开入口。”爆破声响起后,晶壳碎裂成小块,露出了种子库的金属门——门上的锁孔虽已生锈,但用晶能钥匙轻轻一插,锁芯就顺利转动,这是技术组提前根据陆凯提供的种子库图纸,特制的适配钥匙。
三、两盟协作:把“信任纽带”织进“每一件小事”
1. 分工细节:“人尽其才”提效率
种子库内,两盟队员按“专业分工”行动。“方舟”的农务队员负责识别种子种类——他们带着苏梅研发的“种子检测仪”,将种子放入检测槽,屏幕上会显示种子的活性与是否受污染;“渡鸦”的技工则负责修复种子库的通风系统,他们熟悉旧时代的机械结构,用带来的晶能零件替换掉损坏的部件;医疗队员在种子库外搭建临时医疗点,既防备突发兽尸袭击,也为忙碌的队员提供体力补给——他们熬制了掺有晶体粉末的营养汤,既能补充能量,又能缓解疲劳。
“这个是抗虫小麦种子!活性92%!”“方舟”的农务队员兴奋地喊道,将种子装进密封袋,袋上贴着“名称+活性+储存条件”的标签。“渡鸦”的技工则擦了擦额头的汗:“通风系统修好了,温度控制在5c,湿度60%,刚好适合种子储存。”两拨队员互相配合,原本预计3小时完成的种子转移,2小时就顺利结束——共收集到小麦、玉米、蔬菜等12种作物种子,足够两盟种植一年。
2. 矛盾化解:“细节沟通”消隔阂
在返回的路上,“渡鸦”的一名队员不小心打翻了“方舟”的晶体碎片箱,碎片散落一地。双方队员瞬间僵住,之前的信任危机似乎又要浮现。“别慌!我们有‘晶能计数器’!”赵强立刻拿出一个巴掌大的设备,对着地面扫描,屏幕上显示“碎片数量:237块,完整度98%”,“每块碎片都有能量记录,丢不了也错不了。”
队员们蹲在一起,按计数器显示的数量逐一捡拾,“渡鸦”的队员还主动拿出自己的备用布袋,帮着分装碎片。“以前我们丢了晶体只会互相指责,现在有了计数器,连‘误会’都能避免。”陆凯看着这一幕,笑着对王斐说,“你们考虑得太细了,连‘信任的细节’都想到了。”
更暖心的细节在夜晚的营地。“方舟”的炊事员特意煮了“双味粥”——一种是掺了抗辐射麦粉的咸粥,适合战斗员补充体力;一种是加了水果干的甜粥,专门给“渡鸦”的孩子们准备。“渡鸦”的队员则拿出自己珍藏的旧时代书籍,给“方舟”的孩子们讲故事。篝火旁,两盟的老人坐在一起,交流着种植经验;年轻人则围着赵强,听他讲解晶能设备的原理,之前的隔阂在这些小事中渐渐消融。
四、长远规划:把“生机”扎进“废土根基”
1. 资源利用:“循环开发”可持续
回到两盟营地后,联合规划会立刻召开。赵强提出“晶能循环计划”:将收集的兽尸晶核碎片,一部分用于能量炮与发电机,一部分制成“晶能肥料”——将晶体碎片磨成粉末,与有机肥料混合,能促进作物生长,还能增强作物的抗辐射能力;苏梅则建议建立“种子培育基地”,在两盟之间选择辐射值最低的区域,用绿湖的水源灌溉,先进行小范围试种,成功后再大规模推广。
“我们还可以在绿湖周边建‘晶能净化站’,将湖水中的晶核溶解物收集起来,制成晶能电池。”陆凯补充道,“这样既能净化湖水,又能增加能量来源,一举两得。”会议结束后,一份详细的“三个月规划表”被制定出来,上面标注着“晶能肥料制作(第1周)”“种子试种(第2周)”“净化站建设(第4周)”等具体任务,每个任务都明确了负责人与验收标准。
2. 防御升级:“盟网联动”无死角
两盟还联合升级了“预警防御网”。在“方舟”与“渡鸦营地”之间,每隔一公里就设置一个“晶能预警站”,站内配备辐射检测仪、兽尸探测器与应急通讯器,预警站之间用晶能信号联网,一旦发现异常,两盟的指挥中心会同时收到警报。“上次陨雨时,因为预警不及时,我们损失惨重。现在有了联动预警,就算兽尸从哪个方向来,我们都能提前准备。”陈默指着预警站的设计图,“每个预警站还配备了简易晶能炮,能拖延兽尸进攻,为支援争取时间。”
甚至连“民生保障”都做了长远规划。两盟约定,每周进行一次“物资互通”——“方舟”提供晶能设备与医疗物资,“渡鸦营地”提供种植技术与绿湖水源;每月举办一次“技能交流会”,两盟的技工、农务员、医疗员互相传授经验;每季度进行一次“联合防御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兽尸袭击,提升两盟的协作能力。“废土上的生存不是‘独善其身’,而是‘抱团取暖’。”王斐看着两盟队员一起搭建预警站的身影,心中满是踏实。
夕阳西下时,两盟的联合旗帜在“晶能预警站”的顶端飘扬。赵强的技术组正在调试预警设备,屏幕上的辐射值稳定在安全范围;苏梅的医疗组在给“渡鸦营地”的孩子们注射抗变异疫苗;陈默与陆凯则带着队员,在两盟之间的路上铺设晶能信号线路。绿湖的湖水泛着金光,种子库的种子在培育基地里悄悄发芽,晶体核心的蓝绿光与营地的灯光交织在一起,照亮了废土上渐渐清晰的“家园轮廓”。
王斐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挑战——可能是更强的兽尸变异,可能是未知的环境危机,但只要两盟能将这些“细节”坚持下去,将“信任”延续下去,就能在这片废土上,让生机扎根,让家园长青。当第二天的晨光再次升起时,他们将带着新的希望,朝着更广阔的废土出发——那里,还有更多的生机等着被发现,还有更多的“同盟”等着被联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