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悟空告别樵夫,径直来到芭蕉洞口。只见两扇大门紧闭,洞外风光倒是十分秀丽。
山以石为骨,石作土之精,仿佛大地的脊梁,撑起这片天地。烟霞缭绕,含着昨夜的润泽,仿佛一幅水墨画卷;苔藓鲜嫩,为大地增添一抹新绿。
山势巍峨,高耸入云,气势竟似要欺压那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幽静之处,花香四溢,仿若那浩渺的海上瀛洲。
几棵乔松之上,野鹤悠闲栖息,偶尔发出几声清唳;数株衰柳之间,山莺欢快啼鸣,为这山林增添几分生机。此地诚然是千年古迹,承载着万载仙踪,处处透着神秘的气息。碧梧之上,彩凤引吭高歌;活水中,苍龙潜藏其中。
曲径旁,荜萝垂挂,宛如绿色的珠帘;石梯上,藤葛攀笼,仿佛大自然编织的地毯。猿猴在翠岩之上,欣喜地迎接月上枝头;鸟儿在高树之巅,欢快地歌唱晴空万里。
两林之中,竹荫茂密,清凉如雨丝洒落;一径之上,繁花似锦,浓郁的花香仿佛能将绣绒淹没。时见白云悠悠,从远岫飘来,没有固定的形状,随意地随风飘荡。
孙悟空上前大声喊道:“牛大哥,开门!开门!”
“呀”的一声,洞门缓缓打开,里面走出一个毛女,手中提着花篮,肩上担着锄子。
只见她虽衣衫褴褛,补丁摞补丁,但却难掩满面的精气神,眼神中透着一股坚定的道心。
孙悟空迎上前去,双手合掌,恭敬地说道:“女童,劳烦你进去通报公主一声,就说我是取经的和尚,在西方路上,被火焰山阻挡,特来拜借芭蕉扇一用。”
那毛女好奇地问道:“你是哪个寺里的和尚?叫什么名字?我好为你通报。”
孙悟空道:“我是从东土来的,叫孙悟空和尚。”
那毛女转身走进洞内,对着罗刹女恭敬地跪下说道:“奶奶,洞门外有个从东土来的孙悟空和尚,求见奶奶,说是要借芭蕉扇,过火焰山。”
罗刹女一听“孙悟空”三字,犹如撮盐入火,火上浇油,顿时脸上涨得通红,眼中怒火万丈,口中骂道:“这泼猴!今日竟敢送上门来!”
随即大声喊道:“丫鬟,取披挂,拿兵器来!”
罗刹女很快取来披挂,那披挂做工精细,闪耀着幽冷的光泽;她拿起两口青锋宝剑,剑身寒光闪烁,仿佛能划破虚空。整顿好后,她气势汹汹地走了出来。
罗刹女出得门来,高声叫道:“孙悟空在哪里?”
孙悟空赶忙上前,躬身施礼道:“嫂嫂,老孙在此向你行礼了。”
罗刹女“咄”的一声道:“谁是你嫂嫂!谁要你行礼!”
孙悟空赔笑道:“尊府牛魔王,当年与老孙结为兄弟,情同手足。如今听闻公主是牛大哥的夫人,我怎能不以嫂嫂相称!”
罗刹女怒目圆睁,骂道:“你这泼猴!既有兄弟之情,为何要害我儿子?”
孙悟空佯装不知,问道:“令郎是谁?”
罗刹女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儿乃是号山枯松涧火云洞的圣婴大王红孩儿,被你害了。我们正愁没处找你报仇,你今日却自己送上门来,我怎会饶你!”
孙悟空满脸赔笑道:“嫂嫂这是不明白事理,错怪老孙了。你令郎因捉了我师父,要将其蒸了煮了,幸亏观音菩萨慈悲,将他收去,救了我师父。
如今他在菩萨身边做善财童子,修成正果,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与天地同寿,和日月同庚。你不但不谢老孙救命之恩,反倒怪罪于我,这是何道理?”
罗刹女哭喊道:“你这巧嘴的泼猴!我儿虽说性命无忧,可又怎能再回到我身边,我何时才能见他一面?”
孙悟空笑道:“嫂嫂若想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熄火焰,送我师父过去,我便去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然后把扇子归还于你,这有何不可?到那时,你看看他可有丝毫损伤。若有一点伤痛,你怪我也在理;若比以前更加标致,你还该谢我才是。”
罗刹女怒喝道:“泼猴,少废话!伸过头来,让我砍上几剑!若受得了疼痛,就把扇子借你;若忍耐不住,叫你早早去见阎君!”
孙悟空叉手向前,笑道:“嫂嫂莫要多说,老孙伸着光头,任凭嫂嫂砍多少下,只要没了力气便罢,只求嫂嫂务必借扇子一用。”
那罗刹女不由分说,双手轮剑,对着孙悟空头上乒乒乓乓砍了十几下,孙悟空却像没事人一般,全不当回事。
罗刹女心中害怕,转身要走。
孙悟空道:“嫂嫂,哪里去?快借我扇子用用!”
罗刹女道:“我的宝贝向来不轻借。”
孙悟空道:“既然不肯借,那就吃你老叔一棒!”
好猴王,一只手扯住罗刹女,另一只手从耳内扯出金箍棒,晃一晃,便有碗口粗细。那金箍棒闪烁着熠熠金光,仿佛蕴含着无穷的力量,似要冲破这天地的束缚。
罗刹女挣脱开来,举剑相迎,孙悟空随即抡棒便打。两人在翠云山前,不顾往日亲情,只讲眼前仇隙,一场恶战就此展开。
那罗刹女与孙悟空一直争斗到傍晚,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见孙悟空金箍棒沉重,招数又严密,罗刹女深知自己难以抵挡,料想自己斗不过他,便心生一计,取出芭蕉扇,晃一晃,一扇阴风平地而起,那风阴森恐怖,仿佛能吹透人的骨髓。
孙悟空只觉一股强大的力量将自己裹挟,瞬间被扇得无影无形,根本无法停留,整个人如一片飘零的落叶,在风中翻滚。
罗刹女得胜,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转身回洞。
那孙悟空飘飘荡荡,向左沉不能落地,往右坠难以存身,恰似旋风中的败叶,流水里的残花,在风中无助地翻滚了一夜。
直到天明,方才落在一座山上,双手紧紧抱住一块峰石,仿佛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孙悟空定了定神,仔细观看,才认出此处是小须弥山。他长叹一声道:“这妇人好厉害!怎么就把老孙扇到这里来了?我当年曾在此处求灵吉菩萨降伏黄风怪,救我师父。那黄风岭到此地,直南方向有三千多里。如今从西路转来,这里已是东南方,也不知相隔几万里。我且下去,向灵吉菩萨打听个消息,好寻回原路。”
正犹豫间,又听到钟声响亮,清脆的钟声在山间回荡,仿佛在召唤着孙悟空。
孙悟空急忙下了山坡,径直来到禅院。
门前的沙弥认得孙悟空模样,见他突然出现,先是吃了一惊,随后赶忙入内报道:“前年来请菩萨去降黄风怪的那个毛脸孙悟空又来了。”
菩萨得知是悟空,连忙走下宝座相迎,脸上带着和蔼的笑容,将悟空请入内室,施礼道:“恭喜啊!可是取经归来了?”
悟空无奈地答道:“还早着呢!还差得远哩!”
灵吉道:“既然还未到雷音寺,为何又折返我这荒山?”
孙悟空便将一路上的遭遇细细道来:“自上年承蒙菩萨盛情,降了黄风怪,这一路上不知历经多少艰难困苦。如今到了火焰山,无法前行。
询问当地百姓,说是有个铁扇仙,她的芭蕉扇能扇灭火焰。老孙特去寻访,才知那仙竟是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她怪我让她儿子做了观音菩萨的童子,不能常见,便与我结仇,不肯借扇,还与我争斗起来。
她见我棒重难敌,就用扇子把我一扇,我便悠悠荡荡,一直飘到了这里,才落了下来。所以冒昧前来禅院,想问个回去的路,这里到火焰山,不知还有多少里数?”
灵吉笑道:“那妇人名为罗刹女,又叫铁扇公主。她的芭蕉扇本是昆仑山后,自混沌开辟以来,天地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太阳之精叶,故能灭火气。
假若扇着人,要飘八万四千里,方息阴风。我这山到火焰山,只有五万余里,此还是你有留云之能,故止住了。若是凡人,正好不得住也。”
孙悟空惊叹道:“利害利害!我师父却怎生得度那方?”
灵吉道:“悟空放心,此一来,也是唐僧的缘法,合教你成功。”
孙悟空疑惑道:“怎见成功?”
灵吉道:“我当年受如来教旨,赐我一粒定风丹,一柄飞龙杖。飞龙杖已降了风魔,这定风丹尚未曾见用,如今送了你,管教那厮扇你不动,你却要了扇子,扇息火,却不就立此功也?”
孙悟空低头作礼,感激不尽。那菩萨即于衣袖中取出一个锦袋儿,将那一粒定风丹与孙悟空安在衣领里边,将针线紧紧缝了,送孙悟空出门道:“不及留款,往西北上去,就是罗刹的山场也。”
孙悟空辞别灵吉菩萨后,当即施展筋斗云,如疾风般径直返回翠云山。眨眼间,便已抵达。
他手持铁棒,用力敲打着洞门,高声叫嚷道:“开门!开门!老孙前来借扇子一用啦!”
这突如其来的叫嚷声,犹如晴天霹雳,把洞内的女童吓得惊慌失措,脸色苍白如纸。她赶忙连滚带爬地跑去禀报:“奶奶,那个借扇子的又来了!”
罗刹女听闻,心中暗自悚惧,眉头紧紧皱起,思忖道:“这泼猴当真有些本事!我这宝贝扇子,扇到人身上,少说也要飘去八万四千里才能停下,他怎么才被吹走就又回来了?这次我定要一连扇他两三扇,叫他找不着回来的路!”
念及此,她急忙纵身而起,迅速整理好衣装,双手紧握着宝剑,剑刃在烛光下闪烁着寒光,气势汹汹地走出门来,怒喝道:“孙——孙悟空!你这大胆狂徒,竟敢不怕我,又来送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