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日后,虎威军便来到了雍州,驻扎在城外。他们将在这里休整两天,顺道还要押送一批粮草至秦州。
征西将军高念在将军府中召见了虎威军一众将领。自从雍州解围后,他便将帅营迁至了雍州。自从上任以来,虽然有首辅张晗的鼎力支持,他的处境并不乐观。
他也曾浴血城头,他也曾夙夜巡视,他也曾殚精竭虑筹集粮草饷银,可渭州、武都还是失守,秦州几乎成了一座孤岛。若不是光复军收复了延州、榆林,秦州也在几次危难中坚守住,恐怕他早就被押送回京城问罪了。
“诸位将士辛苦了。”待郭有乾等人坐定,一身儒衫的高念说道:“此次调各位来秦州,主要是秦州困守待援,没有一支机动的兵马,所以一直被动挨打。你们的任务,就是要骚扰突厥军的粮道,阻挠他们的调防,时机合适歼灭突厥军的游哨和小股队伍,总之就是不能让突厥人再像以前那样好整以暇地攻打秦州。”
高念喝了口茶,顿了顿继续道:“虎威军勇猛善战天下闻名,希望诸位不要辜负朝廷的信任和魏国子民的期盼,奋勇杀敌,再立新功。至于粮饷与军需供应,诸位放心,高某必定竭尽全力为诸位解决后顾之忧。”
“遵命,定不负将军与朝廷的厚望。”郭有乾等人起身抱拳,慷慨激昂道。
光复军原来虽然名义上归高念管辖,其实一直是受太子指挥。收复延州、榆林,虎威军独立成军后,才真正调拨至高念麾下。高念也清楚,这是恩师张晗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后一次机会。
“你就是‘魏军双虎’、逼退莫合蛮、斩杀卫守德的秦戈秦校尉吧?”高念望向一身戎装、英气勃勃的秦戈道。
“正是属下。”秦戈有些别扭,看来这“魏军双虎”的名头是摆脱不了了。
高念起身来到秦戈身前,解下腰间的玉佩,道:“这是高某恩师赐予的一块玉佩,现送给秦校尉,望秦校尉再接再励,为国破敌。”
“多谢将军。”秦戈双手接过,那块玉温润纯净,正面一个“忠”字,背面一个“义”字,一看就不是凡品。
两日后,虎威军押送着一万石粮草,往秦州进发,高念亲自送行。张满仓率领陌刀营作为先锋提前出发,秦戈的金戈营断后,郭有乾、顾非等居中,各营之间相隔十里。
雍州境内畅通无阻,虎威军刚进入秦州地界不到四十里,斥候便来回报:“前方二十里有大队突厥军,人数大约有五千。”
张满仓凛然不惧,遣人去通告后方,依然按正常速率前行。雍州至秦州的这段路程,是魏国与突厥爆发冲突最多的地方,道路两侧常年有多支突厥军活跃于此。有时是突厥劫掠粮草,有时有时是魏军假借运粮,设下圈套伏击突厥军。秦州被围,雍州路远,魏军胜少败多。
前行十多里,陌刀营便遇上了守候在那里的突厥军。此处地势平坦,极适合突厥军的骑卒冲阵。
两军相隔三四里,陌刀营摆好阵势,等待敌军的到来。“哦吼哦吼”,突厥军嘶吼着发动了冲击。
张满仓面沉似铁,目视前方,计算着双方的距离。等到进入突厥军射程,突厥士卒准备张弓搭箭时,张满仓手一挥,大喝道:“放箭。”“嘭”,整齐的弓弦声发出巨响,五百余支箭矢乌云般射向突厥军。
突厥军个个面露不屑的神情,如此的距离他们也就刚刚进入射程,一向孱弱的魏军竟然放箭,不是浪费弓箭是什么?可不等他们收敛起表情,眼前发生的一切却让他们莫名恐慌。
“哚哚哚”,羽箭射穿盾牌的声音此起彼伏,还是有一百多名突厥士卒被射落马下。若不是有亲兵见势不妙,拼命挡在前面,为首的突厥将领都差一点被射中。可那支羽箭还是射穿了一块盾牌后,插入了那名亲兵的右胸。
“孩儿们,继续冲啊。”突厥将领用突厥语大声呼喝。他不明白为什么魏军的弓箭会变得如此强劲,如今只有尽快冲到魏军阵前,才能避开弓箭的威胁。
魏军的第二轮箭雨收获更大,足足有两百多名突厥士卒被射死射伤。突厥的箭矢对魏军并没有造成太大威胁,有些箭矢甚至被加厚了的盾牌撞飞。
第三轮射箭已经来不及,张满仓手一挥,五百余名手持巨大陌刀的高大汉子往前数步。
现在前排冲阵的突厥军已经变得稀疏,等到双方相距只有五丈左右时,无数道白光闪动,嘶鸣、惨叫声不时响起。突厥战马或被砍头,或被砍足,几百名突厥士卒扑倒在地,还未等摔得七荤八素的他们回过神来,陌刀汉子身后闪出一队队魏兵来,用长枪或大刀将地上的突厥士卒戳死或砍死,眨眼间又快速地没入后方阵中。
一道道白光收割着冲阵的突厥士卒,张满仓更是勇猛,裂空棒发出“呜呜”声响,一棒下去,就有一人一马被击飞。
“撤。”突厥将领见势不妙,急忙下令撤退。可等他率领残军跑了不到一里,才发现已经来不及了,后方的魏军还在紧追不舍,左右两翼已经出现两支魏军,形成了包夹之势。
正是中路的破虏营和横冲营得知消息后,从两侧突进包围突厥军。秦戈则率金戈营接手了粮草,继续殿后。
巨大的陌刀令突厥士卒心惊胆战,被打没了士气的突厥军遇到如猛虎下山的虎威军,几乎毫无抵抗之力。张满仓找上了突厥为首将领,两人交手几招后,被张满仓寻了一个破绽,一棒击打在其头颅上,顿时红白两色横飞,突厥将领的头颅被击得粉碎。其实突厥将领的功力不在张满仓之下,只是兵败如山倒,心先慌了,所以几招之内就被杀。
首领被诛,余下的突厥士卒更无斗志,眼见这支突厥军即将被屠戮殆尽时,魏军的后方又出现了一阵骚乱。原来是突厥游哨见形势不妙,立即去通知了三十余里外的另外一支突厥军。突厥军之间平时极少联手,一是没有必要,二是牵扯到战利品和功劳的分配,十分麻烦。
听闻临近友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那支突厥军的将领简直不敢相信,这种情形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于是他急急率八千手下过来支援。
杀红了眼的虎威营将士见又有新的“猎物”出现,于是大部分人都丢下不到一千人的突厥残军,往增援突厥军冲去。
秦戈押着粮草正好赶到,见此情形,忙大声吼道:“蚊子肉也是肉,兄弟们,杀!”早就憋坏了的金戈营将士大喊大叫着往前冲去。秦戈并没有急着出手,他想看看这支有一半是卫军降卒的队伍,战斗力到底有多强。
压力刚小了点的突厥残军,看着刚到的魏军士卒呲牙咧嘴更凶猛地扑来,脸上露出了绝望。一阵砍瓜切菜般的屠杀,突厥残军倒下了一大半。
增援突厥军的将领见到面目狰狞的魏军直扑己方,一时有些懵了,不对啊,雍州军何时变得如此悍不畏死。还有,魏军的弓箭在他们射程之外便已发射,可是不仅射到了他们阵中,而且杀伤力还十分惊人。
两军对垒,容不得丝毫犹豫,突厥将领回过神来,马上下令整饬阵形,往前冲去。双方刚一接战,一道道白光闪起,当先的几百名突厥士卒摔下马来,突厥将领还见到了战场上极罕见的长戟,虽然数量不多,但威力十足。
是虎威军,突厥将领终于弄明白了眼前这支魏军的名号。只有虎威军才有如此数量的陌刀和如此惊人的战力。
虎威军又如何?比得过我突厥百战勇士?突厥将领毫不退缩,继续指挥属下奋勇向前。双方的激战异常惨烈,喊杀声震耳欲聋。
一道白光闪过,一名突厥的千夫长和他身边的几名亲兵都被拦腰斩断。清理完突厥残兵的秦戈终于赶了过来,一出手就是一招“海天一线”,这是《无极剑法》中他新领悟的一招。剑光仿佛从天边涌过来的海浪,白白的一线,看似无力,可撞到礁石上时,威力才展露无遗。
在新加入战团的三千余名金戈营的攻击下,特别是秦戈连续斩杀了几名千夫长的威慑下,突厥援军终于顶不住了,开始往后撤退。可虎威军有如咬住猎物不松口的猛虎,衔尾急追,有部分魏军竟然跑到了突厥军的前面,兜头来包夹。
此时的突厥将领才终于慌了,在身边亲兵的帮助下,冲开了一个口子,带着几百人狼狈而逃。此时的战场混乱不堪,溃败的突厥士卒四散而逃,虎威营将士在各校尉、都尉,甚至标长的带领下围剿突厥败兵。
秦戈早就盯上了那名将领,带领一千余金戈营将士继续追杀。突厥战马强过魏国战马不少,眼见越追越远,秦戈只好恨恨地收兵。
这一战,突厥回归大营的不足两千人,而虎威军的伤亡有三千余人,绝大多数都是与突厥援军刚开始激战时造成的。
随后的路程再也没有伏击,连虎威军入秦州城时,突厥军惯有的袭扰都没出现,秦州守军士气大振。
刚踏足秦州,虎威军便带来一场大胜,高念欣喜若狂。他当即写了一封奏折,与郭有乾的战报一起,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京城。
奏折一到京城,灵武帝龙颜大悦,太子大喜,朝堂轰动。秦州一直是两国交战的主战场,可极少有过胜仗,艰难守住城池就是一场大捷了。如今战报中三千对一万一千的战损,不是真正的大捷是什么?
更令太子满意的是,战报中郭有乾表达了此次大捷的三个因素,一个是陛下和太子殿下 的信任有加,朝廷各位大人的支持;二是高念运筹帷幄,调度有方;三才是虎威营将士为国为民,奋勇杀敌。其中还声情并茂地回忆了太子和徐守业创建虎威营时的种种,连朝中老臣都暗赞马屁功夫精深,自愧不如。
秦戈的名字从头到尾都没出现过,倒是张满仓的陌刀营被立为首功。其实这都是秦戈和郭有乾商量过后的结果,主要是让朝中大臣知道,虎威营是徐守业一手创立的,带上太子当然更能保护徐家。
高念的奏折提及了秦戈,不过也是与虎威军众将领一起出现,并不显眼。
灵武帝兴致高昂,手书一幅字与圣旨一起,由传旨太监带往秦州,赏赐给虎威军。纸张是专供皇室使用的苏州宣纸,四周镶着金边,上书五个大字:“天下第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