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开拓总署”此名自御座上传出,满朝文武先是错愕失神,继而面上尽露茫然,交头接耳间,一丝莫名的不安悄然在殿中蔓延。
凌驾于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上?这般前所未有的建制,背后裹挟的滔天权势,令殿中众臣无不心头剧震,不少人下意识挺直了脊背,神色愈发凝重。
未等众臣斟酌好措辞准备进言劝谏,御座上的赵桓已缓缓抬手示意安静,沉声宣读起这个“总署”的具体架构与执掌权责。
总署督办这一核心要职,既非朝中德高望重、辅政多年的宰相,亦非戍守边疆、战功彪炳的沙场宿将,人选之出人意料,令殿中气氛瞬间凝滞。
而是一个令众人始料未及的名字——户部侍郎,秦桧。
在满朝文武印象里,秦桧素来只擅揣摩圣意、精于权术算计,平日看似温和恭顺,实则城府深不可测,不少人私下早已将其归为“佞臣”之流。此刻听闻他将执掌如此重权,殿内顿时响起一阵压抑的骚动,有人甚至忍不住低呼出声。
“秦桧。”赵桓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皇权独有的威严,穿透殿内的骚动,清晰地回荡在金銮殿中。
“臣在。”秦桧闻声从朝臣队列中稳步出列,躬身行礼时神情恭谨肃穆,起身立于殿中,身姿挺拔如松,步履沉稳无措,不见半分寻常官员的惶急。
“朕予你三样信物,持此信物,你可总揽北方开拓总署一应事务,便宜行事无需掣肘。”赵桓目光锐利如鹰隼,扫过秦桧面庞,缓缓开口道。
“其一,朕授你调动北方所有驻军之权,无论是韩世忠的淮东军,还是岳飞的背嵬军,皆需受你节制调遣,若有违抗,以军法论处。”
“其二,北方所有州县的官员任命之权尽归于你,从知州到县令,无需经由吏部核准,你可自行遴选贤能委任,唯以实绩论人。”
“其三,朕赐你先斩后奏之权,凡阻挠总署事务者,无论官职高低、出身贵贱,你皆可先行处置,事后再向朝廷奏报!”
“轰!”
此言落地,整个金銮殿内顿时响起一片倒抽冷气之声,随即哗然大作!先前还只是窃窃私语的众臣,此刻再也按捺不住,纷纷交头接耳,神色间震惊与惶惑交织,更有几位老臣捋着胡须的手都微微发颤。
此已绝非寻常的职权授予,这般集军权、人事权、司法权于一身的安排,简直是将半个大宋的北方疆域与权柄,毫无保留地交予了秦桧之手!
赵桓对众臣脸上的惊骇与骚动视若无睹,目光依旧平静地锁定在秦桧身上,语气沉稳地继续说道:
“权柄既授,责任亦当分明,朕亦给你三项要务,需限期督办完成。”
“其一,征调北方各州府的降卒,于边境至腹地之间修筑驰道,此道需直通漠北草原,路面务必宽阔平坦,能容八辆马车并行!朕要让汴梁发出的军令,十日之内便可传至草原任意角落,彻底打破地域阻隔之患!”
“其二,派遣专人全力勘探北方矿脉!无论是可作燃料的煤矿,还是能铸造兵器农具的铁矿,凡属可燃之石、可炼铁之石,朕尽数要之!若有能寻得大型矿脉者,朝廷赏黄金千两,并封世袭男爵,荣光传之后代!”
“其三,妥善安抚北方胡人部族。对愿意归顺大宋、遵守总署规矩的部族,朝廷将赐予牛羊粮草,令他们为总署放牧蓄养,安稳度日;至于不愿归顺、蓄意滋事者……”赵桓说到此处,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寒光,语气骤然凌厉如刀,“韩世忠麾下的十万大军,并非摆设,定能荡平一切不臣之辈!”
“朕今日明言,朕之北方开拓总署,不考教化之绩,不问德行之誉,唯以实绩论成败,只问两件事。”
“其一,年内修筑驰道共计多少里;其二,勘得各类矿脉共计多少座。”
“此二者,便是你们总署上下唯一的‘绩效’,亦是朕评判你功过赏罚的唯一标准!”
赵桓这番话掷地有声,如惊雷般炸响在金銮殿内,众臣听得目瞪口呆,一时间竟无人敢再出声辩驳,殿内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这哪里是什么传统的朝廷衙门,分明是以整个北方疆域为施工工地、直对皇帝负责、专重实效的特殊署衙,其运作模式与以往的官署截然不同,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强硬与务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