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平叛、也先退兵的捷报带来的欢庆气氛,如同投入水中的石子,涟漪尚未完全扩散,就被一个更加突兀、更具冲击力的消息骤然击碎——景泰帝朱祁钰,薨了。
消息是在一个天色阴沉的午后传来的。林锋然刚批阅完于谦送来的关于边境防务重整的奏章,正揉着发胀的太阳穴,思忖着如何安抚和安置那些在西山之战中被迫从贼、后又反正的官兵,张永就连滚爬爬地冲了进来,脸色煞白如纸,连礼节都忘了,声音抖得不成样子:
“皇……皇爷!不好了!南宫……南宫传来消息……太上皇……太上皇他……驾崩了!”
“什么?!”林锋然猛地从御座上站起,眼前一黑,差点栽倒。他扶住御案,指甲深深掐进红木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你说什么?谁驾崩了?”
“是……是太上皇……”张永跪在地上,涕泪交加,“南宫的管事太监来报,说……说太上皇今日午憩后,突感不适,胸口剧痛,太医未至,便……便龙驭上宾了!”
朱祁钰……死了?那个被自己取代了位置,幽禁在南宫的“太上皇”,就这么突然死了?
一股冰冷的寒意瞬间从林锋然的脚底窜上头顶,让他浑身汗毛倒竖。这太突然了!朱祁钰虽然被幽禁,但年纪尚轻,之前并未听闻有什么致命恶疾,怎么会突然暴毙?
“太医呢?为何太医未至?”林锋然的声音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尖锐。
“报信的太监说,太上皇发病极快,从不适到……到崩逝,不过一刻钟的光景……南宫离太医院有段距离,太医赶到时,已然……已然回天乏术了……”张永伏地痛哭。
一刻钟?急症?心疾?林锋然的心沉了下去。这听起来合情合理,古代医疗条件差,突发心梗之类急病致死并不罕见。但……发生在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权力斗争、太上皇身份又如此敏感的朱祁钰身上,由不得人不心生疑窦!
是自然死亡?还是……有人不想让他再活下去了?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般钻入林锋然的脑海,让他不寒而栗。他立刻想到了石亨!虽然石亨已死,但其残余党羽仍在,他们会不会狗急跳墙,铤而走险,除掉朱祁钰这个可能被用来做文章的前皇帝,彻底绝了后患?甚至……会不会是朝中其他别有用心之人所为?
“备驾!朕要去南宫!”林锋然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厉声下令。他必须亲眼去看一看,必须弄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
皇帝銮驾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南宫。这座昔日繁华的宫殿,如今显得格外冷清和压抑。宫门内外,太监宫女跪了一地,哭声一片,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气息。
林锋然径直走入朱祁钰生前居住的寝殿。殿内光线昏暗,药味尚未完全散去。朱祁钰的遗体安静地躺在龙榻上,面色青白,双目紧闭,嘴角似乎还残留着一丝痛苦扭曲的痕迹。几个太医战战兢兢地跪在一旁。
林锋然走近,仔细查看。遗体表面看不出明显外伤,确实像是急病发作的样子。他询问太医诊断结果,太医们哆哆嗦嗦地回禀,均认为是“心脉骤停,厥逆而亡”,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突发性心脏病。
一切似乎都指向自然死亡。
但林锋然心中的疑虑并未消除。他召来南宫的管事太监和贴身伺候朱祁钰的宫女,详细询问太上皇近日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得到的回答是,太上皇自被幽禁后,一直郁郁寡欢,近日听闻京师保卫战大胜,情绪略有起伏,但饮食如常,并未见特别异常。今日午膳也用的不多,午憩前还好好的,谁知……
询问过程中,林锋然敏锐地察觉到,那个管事太监的眼神有些闪烁,回答问题时总是不自觉地瞥向殿外某个方向,而几个贴身宫女的脸上除了悲伤,还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
有问题!绝对有问题!
林锋然没有当场发作,他强压着心中的惊涛骇浪,下令以帝王之礼妥善收敛朱祁钰遗体,并宣布辍朝三日,举国哀悼。同时,他以“查明太上皇病因,以安人心”为名,下令由司礼监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已非石亨党羽)共同牵头,彻查南宫上下,所有相关人员不得离宫,接受询问。
安排完这些,林锋然怀着沉重的心情返回乾清宫。他知道,朱祁钰的死,无论真相如何,都将在本就暗流汹涌的朝堂上,投下一颗巨大的炸弹。
果然,第二天,辍朝的消息刚一公布,整个京城瞬间被一种诡异的氛围笼罩。表面的哀悼之下,是各种猜测、谣言和恐慌的迅速蔓延。
“太上皇怎么突然就没了?”
“听说之前还好好的……”
“是不是……是不是有人等不及了?”
“嘘!慎言!不想活了?”
流言蜚语,如同瘟疫般在街头巷尾、茶馆酒肆中流传。更有甚者,一些隐秘的渠道开始散播更加恶毒的言论,隐隐将矛头指向了当今皇帝林锋然!说什么“鸟尽弓藏”、“一山不容二虎”,暗示是皇帝容不下这个曾经的“太上皇”,暗中下了毒手!
这些谣言极其阴险,因为从动机上看,林锋然确实有“除掉”朱祁钰以绝后患的“理由”。尽管林锋然自己清楚绝无此事,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尤其是在他刚刚稳固权位,人心未完全归附的时刻,这样的谣言杀伤力极大!
朝堂之上,虽然因辍朝而未举行大朝会,但重臣们私下里的串联和议论却空前活跃。以一些翰林院清流和老牌勋贵为首,要求“彻查太上皇死因,以正视听”的呼声越来越高。而石亨残余的势力,以及一些原本就对林锋然改革举措不满的守旧官员,更是趁机兴风作浪,表面上打着“哀悼”、“求真相”的旗号,暗地里却拼命将水搅浑,试图将“弑兄”的罪名扣到林锋然头上。
林锋然坐在乾清宫里,听着舒良汇报的朝野动态,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感觉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泥潭,四周都是冰冷的恶意和陷阱。朱祁钰的死,成了一个完美的导火索,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查!给朕一查到底!”林锋然对负责调查的司礼监太监和锦衣卫指挥使下了死命令,“无论是谁,无论涉及到哪一层,都要给朕查个水落石出!朕要知道,太上皇到底是怎么死的!”
然而,调查进展得极其不顺利。南宫的太监宫女口径出奇地一致,都说是急病突发。太医的诊断也白纸黑字写着“心脉骤停”。现场没有发现任何毒物或外力作用的痕迹。一切证据似乎都指向了自然死亡。
但林锋然就是觉得不对劲。那种直觉,来自于他对历史上帝王离奇暴毙案例的了解,也来自于他对当前朝局险恶程度的认知。
就在调查陷入僵局,朝中舆论对林锋然越来越不利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人,深夜秘密求见。
来人是南宫那个眼神闪烁的管事太监!他是趁着守灵换班的间隙,由一名绝对可靠的小太监悄悄引来的。
一见到林锋然,他就噗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涕泪横流:“陛下!奴婢有罪!奴婢……奴婢不敢欺瞒陛下啊!”
林锋然心中一动,示意左右退下,沉声问道:“你有何罪?太上皇之死,究竟有何隐情?从实招来,朕或可饶你不死!”
那太监抬起头,脸上满是恐惧和挣扎,哆哆嗦嗦地说道:“陛下明鉴!太上皇……太上皇驾崩前日,曾……曾有人秘密来访南宫……”
“谁?”林锋然瞳孔骤缩。
“是……是宫外的人,奴婢不认得,但……但带头的那个太监,奴婢以前在石亨石都督府上见过……他们……他们给太上皇送来了一盒……一盒新进的江南点心,说是……说是底下人孝敬的……太上皇当时心情尚可,便……便用了一些……”
石亨府上的人?点心?林锋然的心猛地一沉!“点心现在何处?”
“太……太上皇驾崩后,奴婢心中害怕,趁乱将那剩下的点心……连同食盒,偷偷扔进了后院的枯井里……”太监颤声回答。
“立刻带人去取!封锁南宫后院,不得让任何人靠近那口枯井!”林锋然立刻下令,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如果点心有问题……那朱祁钰的死,就绝不是自然死亡!而指向石亨残余势力的线索,更是将这场阴谋的矛头,引向了那些正在朝堂上上蹿下跳、攻击他林锋然的人!
证据!他需要那盒点心作为证据!
然而,当他的心腹太监带着侍卫急匆匆赶到南宫后院时,却发现那口枯井不知何时已经被填平了!上面甚至还新铺了一层土,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线索,断了。
林锋然听到回报,坐在龙椅上,久久不语。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阴晴不定的脸。
填井……这是有人抢先一步,毁灭证据!动作如此之快,如此干净利落……这说明,皇宫大内,甚至他林锋然的身边,依然有对方的眼线,而且能量不小!
朱祁钰的死,果然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目的,不仅仅是要朱祁钰的命,更是要借此机会,将他林锋然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一股冰冷的杀意,从林锋然心底缓缓升起。
(第101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