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聿回省城的第三天,沈清姿把合作社的茶样都搬上了竹桌。阳光透过窗棂落在茶罐上,标签上“明前”“雨前”的字迹是周聿帮她写的,笔锋比在公文上柔和,却依旧透着认真。
手机支架架在桌角,周聿的视频画面占了半个屏幕。他刚结束一场部门会议,领带松了半截,指尖划过屏幕:“左边第三罐雨前茶,芽头饱满,汤色透亮,适合做展会主打;明前茶量少,装在小瓷罐里做伴手礼,外交部的外宾就爱这种精致的小份茶。”
沈清姿捏起一撮雨前茶凑到镜头前:“我也觉得这个好,张大爷说这锅炒得最用心,揉捻时特意留了三分劲,泡开后茶叶还能立起来。”她忽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拿出牛角章,在茶样袋上轻轻一盖,“你看,‘云岭茶语’配樱花,比印字好看多了。”
周聿的目光在印章上停了两秒,忽然笑了:“等展会结束,我再托人刻枚大的,盖在茶叶礼盒上。对了,展位设计图我发你邮箱了,背景用樱林全景,展柜做竹制的,和你上次说的‘自然风’刚好搭。”
挂了视频,沈清姿刚点开设计图,就听见院外传来李婶的声音。她拎着个竹篮走进来,里面是刚晒好的樱花干:“给你添到伴手礼里,周小子说外宾爱花草装饰,撒在瓷罐里好看。”竹篮底下还压着块布,“这是我给你缝的新帕子,去省城参展总不能用旧的,上面绣了茶芽,配你的褂子刚好。”
筛选茶叶到傍晚时,沈清姿遇到了难题——几罐明前茶的香气略有差异,她拿不准该选哪罐。刚要给周聿发消息,手机就先震了,是他的视频电话:“猜你这会儿该犯难了。”他举着个笔记本,“我查了展会的外宾资料,欧洲那边喜欢兰花香型,你挑茶时注意闻,芽头根部带点甜润感的就是。”
沈清姿依着他说的方法闻了闻,果然找出一罐香气最贴合的。“你怎么知道我这会儿在挑茶?”她好奇地问。
“算着时间呢。”周聿的声音里带着笑意,“你做事认真,肯定要把每罐茶都比对一遍。对了,我让助理寄了套便携茶具,明天就到,展会现场泡茶用,比主办方提供的更有特色。”
第二天下午,沈清姿正在打包参展茶叶,就听见合作社门口传来熟悉的脚步声。她抬头一看,周聿拎着个行李箱站在院门口,西装外套搭在臂弯里,头发上还沾着点风尘:“提前结束了手头的事,回来陪你一起去省城。”
“怎么不提前说一声?”沈清姿快步走过去,帮他接过行李箱,触到箱子侧面的温度才发现,他应该是刚下高铁就赶过来了。
“想给你个惊喜。”周聿从口袋里摸出个小盒子,“展会的嘉宾证,我帮你办好了。”证件照上的沈清姿笑眼弯弯,是上次他帮她拍的,背景是樱林,刚好裁成了证件尺寸。
晚上,两人坐在竹桌前核对参展清单。周聿负责整理展会流程,沈清姿帮他泡了杯樱花茶。“明天出发前,去张大爷家一趟。”周聿忽然说,“他的炒茶手艺得在展会上提一提,这是云岭茶的根,不能少。”
“我早就想到了。”沈清姿拿出个录音笔,“这是我昨天跟张大爷聊的,他讲了炒茶的窍门,还有云岭茶的历史,展会现场可以循环播放。”
周聿眼睛一亮,伸手揉了揉她的头发:“还是你考虑得周全。”指尖刚碰到她的发梢,就想起复合那天的拥抱,动作顿了顿,又轻轻收了回来,耳尖悄悄红了——复合后的亲昵,他还在学着拿捏分寸,怕她觉得唐突。
沈清姿假装没看见,把泡好的茶推到他面前:“尝尝,这是你说的兰花香型明前茶。”她看着他品茶的样子,忽然开口,“这次去省城,会不会耽误你部里的工作?”
“不会。”周聿放下茶杯,“我把重要的会议都提前安排好了,展会就三天,结束后陪你在省城转一转,看看有没有适合云岭茶的包装厂。”他顿了顿,补充道,“公私兼顾,不耽误。”
夜深时,合作社的灯还亮着。周聿在修改展会的发言稿,沈清姿在旁边贴茶叶标签,偶尔帮他递支笔。月光洒在竹桌上,把两人的影子叠在一起,茶罐上的“云岭茶语”印章,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对了,”周聿忽然停下笔,“部里的同事听说云岭的茶,都托我带点回去。等展会结束,咱们多打包些,也算给云岭茶做个小推广。”
沈清姿笑着点头,忽然觉得这样真好——他在事业场上为云岭铺路,她在乡土间把茶种好,两人各自忙碌,却又朝着同一个方向努力。复合后的感情,不是黏腻的陪伴,而是这样踏实的并肩。
第二天清晨,两人拎着装满茶叶的行李箱往镇上走。樱林的花瓣落在行李箱上,像撒了把碎粉。远处的朝阳刚升起,把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慢慢交叠在一起。沈清姿知道,这场即将开始的展会,不仅是云岭茶的新起点,更是他们复合后,共同奔赴未来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