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珏剑尊那场融入“顺应自然”、“心境澄明”理念的讲道,如同在云珩宗这片深潭中投下了一颗石子。起初,涟漪细微,甚至引来不少困惑与私下非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敢于尝试或本就卡在瓶颈的弟子,渐渐发现了这看似“软弱”的理念背后,隐藏的玄妙。
最先感受到变化的,是一名叫做陈默的内门弟子。他资质中上,修行刻苦,却因早年一次历练中目睹同门惨死,心魔暗生,每每冲击金丹瓶颈时,总被杂乱的心绪与血腥的幻象干扰,数次功败垂成,道基甚至因此出现了细微裂痕。
在听了玉珏讲道后,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在又一次冲击瓶颈前,没有像往常一样强行凝聚灵力、对抗心魔,而是尝试着回忆剑尊所说的“溪流奔涌,遇石则绕”,刻意放缓了灵力运转,不再执着于“必须成功”的念头,只是引导着灵力如水流般自然流淌。当那些熟悉的血腥幻象再次袭来时,他也没有惊慌失措地以神识硬撼,而是学着“拂拭尘埃”,想象自己站在一片澄澈的湖边,任由那些杂念如云影般掠过湖面,而不去搅动湖水。
奇迹般地,这一次,那些纠缠他多年的心魔幻象,虽然依旧存在,却仿佛失去了根基,变得模糊而无力,再也无法像以前那样轻易撼动他的心神。虽然最终因积累不足,他仍未突破金丹,但过程却前所未有的顺畅平和,结束后不仅没有以往那种神识剧痛、灵力溃散的感觉,反而神清气爽,连道基上的裂痕都似乎被那温和的灵力滋养,愈合了一丝。
陈默激动得几乎落泪,他清晰地意识到,剑尊所言的“心境澄明”,并非空谈,而是对抗心魔的无上利器!
类似的情况,在云珩宗不同角落悄然发生着。
一位因家族压力而急于求成、导致剑气躁动难以控制的弟子,在尝试了“顺应”理念,不再强行压制而是疏导那股躁动后,惊喜地发现剑气反而变得凝实听话了许多。
一位痴迷剑招变化、却总觉得匠气太重、缺乏灵性的弟子,在放下对招式的执着,尝试感受剑与自身、与天地自然的共鸣后,竟自创出了一式浑然天成的剑招。
这些变化起初只是零星几点,但如同星火,逐渐在弟子间传递开来。演武堂、传功坪、甚至膳堂里,开始能听到弟子们低声交流着心得体会。
“你试过剑尊说的那个‘心境澄明’法子了没?当真有用!我昨日修炼时差点走火入魔,就是想着‘拂拭尘埃’,硬是稳住了!”
“我也是!以前总觉得心里憋着一股劲,不得舒展,现在学着顺势而为,反而感觉修炼顺畅多了。”
“看来剑尊并非随意言之,其中大有深意啊!”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立刻接受并受益。仍有部分弟子坚持认为剑修就当一往无前,对这些“软绵绵”的道理嗤之以鼻。但无论如何,玉珏那因“护短”和“凶名”而令人畏惧的形象,悄然多了一层“引领道途”的宗师光辉。
这些细微的变化,自然逃不过玉珏的神识。他虽依旧深居简出,但对于宗门内的风向,了然于心。
这日,他正在栖云峰指点习菱紫一套最基础的养剑诀。习菱紫学得磕磕绊绊,不是手势错了,就是灵力运行线路偏差,但她心态极好,错了就重来,嘴里还念念有词:“顺应自然,师尊说的,不急不急……”
玉珏负手立于一旁,看着她那笨拙却认真无比的模样,听着她把自己那蕴含道境的话用在这种地方,眼底掠过一丝无奈,却又有一丝极淡的满意。
至少,这傻丫头把他话听进去了,虽然理解的方式……一如既往地清奇。
这时,阿弃端着一盘灵果过来,恭敬地放在石桌上。她最近修炼时,也尝试了玉珏讲道时提及的方法,感觉神识凝练速度快了不少,对玉珏的敬畏中,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感激。她低声道:“师尊,近日峰外有许多弟子议论,都说您上次讲道的内容,帮他们克服了心魔,突破了瓶颈。”
玉珏神色未动,只淡淡“嗯”了一声,仿佛早已知晓。
倒是一旁的习菱紫听到了,立刻转过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玉珏,与有荣焉地挺起小胸膛:“我就知道师尊最厉害了!说的话都这么有用!”她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可能就是这套“新理念”最初的、最成功的实践者(尽管是无意识的)。
玉珏瞥了她一眼,顺手拿起一枚灵果塞到她嘴里,堵住了她后续可能的“滔滔崇拜”。
【滴滴!宿主,根据宗门内部能量波动监测及舆论分析,‘玉珏道统(傻白甜适配版)’接受度提升17.8%,弟子平均心魔滋生频率下降3.5%。目标人物‘习菱紫’无意间成为该理念最佳形象代言人(虽然她自己不知道)。综合评价:宿主的‘养猪…咳,培养计划’初见成效!】Sd250适时地蹦出来刷存在感。
玉珏懒得理会它乱七八糟的用词,目光扫过山下云海。
他当初融入这些理念讲道,初衷确实是为了给习菱紫那套歪打正着的修行方式找个理论依据,减少她承受的非议。如今见到其他弟子也因此受益,算是意外之喜。
道法万千,并非只有勇猛精进一途。刚极易折,柔能克刚。这些弟子能从中获益,说明云珩宗的风气,或许并非铁板一块,仍有转向更包容、更多元的可能。
而这,对于需要在这片土壤中继续“懵懂”成长下去的某人而言,无疑是件好事。
“师尊,你看我这样对不对?”习菱紫摆出一个歪歪扭扭的养剑诀起手式,眼巴巴地求表扬。
玉珏收回目光,落在她身上,屈指一弹,一道细微的灵力帮她修正了一个手势的角度。
“尚可。”
依旧是平淡的两个字,却让习菱紫笑逐颜开,练得更起劲了。
山下,因剑尊一念之变而受益的弟子们,在各自的道途上摸索前行。
山上,引发这一切变化的“源头”,正为了一个最简单的养剑诀而努力,周身洋溢着纯粹的快乐。
恶名与道韵并存,凶威慑人与春风化雨同在。
这便是如今的栖云峰,如今的清珏剑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