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里的又一个周末,天黑得早。还不到五点,暮色就已像浓稠的墨汁,彻底淹没了向家狭小的客厅。窗外,北风偶尔呼啸着掠过,刮得窗户玻璃嗡嗡作响。
张秀系着那条洗得发白的围裙,正机械地擦拭着餐桌。桌上放着刚从厂里食堂打回来的晚饭——几个冰冷的馒头和一饭盒熬白菜,早已没了热气。 抹布划过冰冷桌面的声音单调而压抑,就像这些日子以来她的心情。
屋角,煤炉子的火半死不活地烧着,勉强维持着屋里一丝可怜的暖意。 厨房的水龙头滴滴答答地漏水,每一声都敲打在张秀紧绷的神经上。
她想起白天在后勤科,王彩凤一边搓着冻红的手,一边故意把档案柜摔得震天响,阴阳怪气地说:有些人啊,家里的事都料理不清,还有脸在厂里装模作样。
那一刻,她真想把手里的蘸水钢笔摁到那张幸灾乐祸的脸上。
妈妈。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把她从回忆里拽了出来。
牧晨不知何时已经就着咸菜啃完了半个冷馒头,正仰着小脸看她。孩子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小布包,那是牧尘临走前偷偷塞给他的,里面装着几支秃头的蜡笔和半包已经黏在一起的水果糖。
明天是星期天,牧晨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闪着微弱的光,我们去奶奶家看哥哥,好不好?
这是孩子这周第七次提出这个请求。张秀擦桌子的动作顿住了,手指无意识地收紧,抹布被拧成一团。
她何尝不想念大儿子?每次路过那间空荡荡的卧室,她的心就像被什么东西狠狠揪住。可是上次去乡下,牧尘看她时那陌生的眼神,让她几乎落荒而逃。
明天再说。她的声音干涩得像是砂纸摩擦,天寒地冻的,路不好走。 没看见妈妈在忙吗?
牧晨眼中的光瞬间熄灭了。他低下头,小手死死攥着那个小布包,指节发白。他转向沙发上的父亲,声音里带着最后一丝希望:爸爸......
向志学正对着一份机械图纸发呆,指尖的香烟已经积了长长的灰烬。厂里要裁员的消息像一把悬在头顶的剑,这些天他跑遍了所有能找的关系,得到的都是模棱两可的答复。为了省煤,他连大衣都没脱,就这么蜷在沙发上。
儿子的呼唤让他烦躁地揉了揉太阳穴,图纸上的线条在他眼前扭曲变形。
听话,他声音沙哑,外面太冷了。 别闹。
两个字像是一记重击。
牧晨的小脸瞬间涨得通红,嘴唇开始不受控制地颤抖。细碎的呜咽声从他喉间溢出,像是受伤的小动物。他先是小声啜泣,肩膀一耸一耸的,见父母毫无反应,哭声渐渐放大,最后变成了撕心裂肺的呐喊:
我想哥哥!我要哥哥!为什么不能去看哥哥!你们都是坏人!
一个月来的委屈在这一刻轰然爆发。他发疯似的踢打着桌腿,把靠枕狠狠摔在地上,又冲过去想要扯墙上的年画。那些被刻意压抑的情绪像决堤的洪水,将这个八岁孩子最后的理智冲垮。
牧晨!张秀猛地转身,手中的抹布地掉进洗菜盆。她看着儿子通红的小脸和疯狂的眼神,想要伸手拥抱,却发现自己连抬起手臂的力气都没有。
这些天她在厂里强撑着的坚强,在家里强装出的镇定,在这一刻全都土崩瓦解。
向志学地站起身,图纸散落一地:还嫌不够乱吗?!话音未落,他就对上儿子受伤的眼神,那眼神里混杂着失望、愤怒和深深的无助,让他顿时哽住了喉咙。
令人意外的是,牧晨突然安静下来了。
他蹲下身,开始小心翼翼地收拾被自己弄乱的客厅。先把靠枕捡起来,仔细拍打上面的灰尘,摆回沙发原位;又把踢歪的凳子扶正,动作缓慢得让人心疼。
最后,他捡起那个小布包,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把它仔细地塞进自己的小书包最里层。
这个过于成熟的动作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张秀心上。
她终于踉跄着上前,颤抖的手轻轻落在儿子裹着厚毛衣的、单薄的背上。掌下嶙峋的肩胛骨让她鼻子一酸——这孩子,什么时候瘦了这么多?
晨晨......她哽咽着,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向志学默默蹲下身,一根一根地捡起散落的图纸。香烟的灰烬沾在他的手指上,他也浑然不觉。
抬起头时,他看见妻子单薄的背影在昏暗的灯光下微微发抖,儿子的小手紧紧攥着书包带子,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
窗外,北风似乎更紧了。昏暗的灯光下,三个人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很长,却始终隔着一段无法跨越的距离。厨房的水龙头还在滴滴答答地响着,像是在为这个支离破碎的家做着倒计时。
牧晨突然抬起头,泪痕未干的小脸上带着一种超越年龄的平静:哥哥说过,要是我想他了,就看看天上的星星。
他走到窗前,用手指抹开玻璃上因室内外温差凝结的水雾, 指着夜空中最亮的那颗,那颗是哥哥,旁边那颗是我。可是......他的声音低了下去,为什么星星都离得那么远呢?
这个问题悬在冰冷而沉闷的空气里,没有人能够回答。
张秀终于崩溃地蹲下身,将脸深深埋进掌心。泪水从指缝间渗出,一滴一滴落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晕开深色的痕迹。
这一个月来,她忙着应付厂里的明枪暗箭,忙着维持这个家的表面平静,却忘了最重要的——她的孩子,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失去童年的光彩。
向志学走到窗前,将手轻轻放在儿子的头顶。
窗外,繁星满天,每一颗都在凛冽的寒空中冷漠地闪烁着,仿佛在嘲笑着人间的悲欢离合。
在这个寒冷的夜晚,断裂的不只是一根弦,还有一个孩子对家的最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