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熟练地洗茶、冲泡,将一杯红浓透亮的茶汤递到王成功面前的茶几上。
王成功连忙双手接过,道谢:“谢谢章主任。”
他小心地喝了一口,茶汤顺滑醇厚,陈香显着,确实是上好的普洱。
他由衷地夸赞道:“汤色红亮,入口醇厚绵滑,陈香浓郁,好茶!”
章云飞闻言,脸上笑容更盛,带着几分遇到知音的欣喜:
“果然懂茶!老王(王斌副主任)和老陈(陈杰副主任)到我这儿,我都不舍得给他们泡这个。”
王成功谦逊地笑笑,心里明白,领导亲自泡茶并说出这番话,既是表示亲近,也是一种姿态。
他安静地喝着茶,等待章云飞进入正题。
章云飞也品了口茶,闲聊般地问了问王成功最近的工作情况,特别是城市更新项目的推进,王成功都简要清晰地做了汇报。
气氛融洽后,章云飞放下茶杯,神色稍稍正式了一些,开口道:“成功啊,今天叫你来,是有个事想听听你的想法。”
“主任您请讲。”王成功坐直了身体。
“市里面新一期的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下周就要在市委党校开班了。”
章云飞看着王成功:“市委办根据市委主要领导指示,经过初步商议,觉得你是非常合适的人选,打算推荐你去参加这次培训,不知道你个人有什么想法?”
尽管心中已有些许预感,但亲耳听到“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市委主要领导指示”这几个字,王成功心中还是忍不住一震。
握着茶杯的手微微紧了一下!
中青班!这可是零陵市干部梯队建设中最重要、最受关注的培训之一!
能进入这个培训班学习的,无一不是各级各部门表现突出、有培养潜力的副处级、正科级领导。
培训结束后的两三年内,学员往往会被委以更重要的职责,这几乎是干部晋升前的一个重要信号和台阶。
自己才23岁,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竟然能被何书记推荐参加中青班?
这无疑是组织上对自己极大的认可和期望!
他迅速压下心中的波澜,没有任何犹豫,立即态度端正地回答道:
“感谢组织的信任与推荐,能够有机会参加中青班学习,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机会,我非常珍惜,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章云飞对王成功的反应很满意,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神色:
“好,很好,我就知道你会把握住机会。你有这个认识就好。这次培训,我们市委办名额非常有限,总共才三个。”
“你能被推荐上去,是组织上对你前期工作的充分肯定,特别是你在城市更新等项目上的突出表现。既然你没意见,那我稍后就把名单报给李洪主任最终审定。”
“谢谢章主任栽培!”王成功再次郑重道谢。
从章云飞办公室出来,王成功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中青班!这意味着他的职业生涯即将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他刚回到自己办公室坐下,还没来得及细想,人事科科长张明就笑着敲门进来了。
“成功科长,恭喜啊!”张明显然已经得到了消息,热情地伸出手和王成功握了握,“章主任跟你谈过了吧?中青班的事。”
“刚谈完,谢谢张科长。”王成功请张明坐下。
张明摆摆手,站着快速说道:“不坐了,就是过来跟你具体说一下培训安排。这期中青班培训期是两个月,原则上要求脱产学习。”
他话锋一转,脸上带着理解的笑容:“不过呢,我们也充分考虑到你目前手头负责的城市更新项目非常重要,离不开你的协调。
“所以,我们人事科特意和党校那边沟通协调了一下,为你争取到了一个相对灵活的安排:每天的课程从上午十点才开始。”
“这样你早上就可以先到单位处理一个半小时左右的紧急工作,然后再赶去党校学习,你看这样安排行不行?”
王成功心中又是一暖,组织上为了他能兼顾工作和学习,竟然做了如此细致和人性化的安排!
这既是对城市更新项目的重视,也是对他个人的关怀。
他连忙表示:“非常感谢张科长和人事科的周到考虑,这样的安排非常好,我一定妥善处理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保证两不误!”
“那就好。”张明点点头,继续叮嘱道,“培训下周三就正式开始,地点就在旁边不远的市委党校,走路过去也就十来分钟。”
“相关的学习材料、课程表以及注意事项,我周一早上让人给你送过来。这两个月可能会比较辛苦,既要学习又要兼顾工作,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我明白,谢谢张科长提醒,我会安排好的。”王成功郑重地答应着。
送走张明科长,王成功坐回椅子上,下意识地看了一眼桌上的台历。
计算了一下时间,两个月的培训结束,差不多就到年底了。
章云飞副主任办公室的谈话结束还不到五分钟,王成功刚在自己的办公桌前坐定。
办公室的门就被轻轻推开了。
柏爱民端着保温杯,笑呵呵地走了进来。
他反手轻轻带上门,脸上带着洞察一切的笑容,径直走到王成功桌前。
“成功啊,”柏爱民压低了些声音,但语气里的高兴劲儿掩藏不住,“听说了你要去参加市里这一期的中青班培训了?”
王成功心中微微一凛,暗道:政府里果然没有秘密可言!
这消息传递的速度,比内部办公网的邮件流转还要快。
他面上不动声色,站起身,谦逊地笑了笑回答道:“是的,柏主任。刚接到通知,下周三就去市委党校报到。”
“好啊!这可是大好事!”
柏爱民用力地点点头,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像是自己家孩子有了出息一般。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过来人的笃定和分析:
“你想想,中青班这块金字招牌,只要稳稳当当地走下去,两年后,提正科,接下来的副处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