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主木屋内,油灯的光芒将哈涅尔的身影拉长,投在墙壁上,微微晃动。
他手中紧紧攥着那封来自拉海顿、带着硝烟与急切气息的信笺。
阿德拉希尔的字迹略显潦草,语气更是前所未有的严峻,命令他即刻率领第二军团北上,收复兰班宁!
信中清晰地阐述了兰班宁失守带来的恶劣影响,字里行间透露出拉海顿正面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阿德拉希尔对侧翼安全的极度担忧。
哈涅尔缓缓放下信纸,走到墙边那张由法尔松等人根据各方情报拼凑出的、越来越清晰的南部战区地图前。
他的目光沉重地扫过那几个关键节点。
随着战局发展,哈拉德人的入侵路线已然明朗:
蛮王乌弗朗,率一万五千人,直扑拉海顿,意图摧毁刚铎南境的核心。
海盗阿兹拉,约四五千人,从海上猛攻佩拉基尔,试图夺取这座至关重要的海军基地和港口。
一万哈拉德大军,攻陷兰班宁,战略目标明确——切断拉海顿与佩拉基尔之间的陆路联系,并与东路军的海盗汇合,彻底掌控佩拉基尔,从而威胁甚至入侵更西边的、伊姆拉希尔亲王的领地——贝尔法拉斯!
“兰班宁失守……一万敌人腾出手来了……”
哈涅尔低声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地图上兰班宁的位置,那里已经被他用红色的炭笔标记了一个刺眼的叉。
局势的严峻性不言而喻。
如果佩拉基尔再被攻陷,东西两路哈拉德军队成功汇合,不仅意味着刚铎将彻底失去南部最重要的出海口和海军力量,更可怕的是,这支超过一万五千人的敌军将可以沿着海岸线,直接威胁甚至入侵贝尔法拉斯!
“到了那时……” 哈涅尔的目光转向地图上贝尔法拉斯的位置,眼神一凛,“伊姆拉希尔亲王还能安心留在拉海顿吗?”
答案几乎是否定的。
一旦家园受到直接威胁,无论伊姆拉希尔多么忠诚于刚铎,他都必然要分兵甚至亲自回援贝尔法拉斯。
届时,拉海顿将失去天鹅骑士这支关键的精锐援军,以及亲王本人的卓越指挥,面对乌弗朗的主力,后果不堪设想!
阿德拉希尔命令他收复兰班宁,是从解除拉海顿侧翼威胁的角度出发,是正统的、稳妥的战术思维。
但是……
哈涅尔的目光再次落回自己麾下这支所谓的第二军团上。
经过与沙卢姆的血战,虽然缴获了不少装备,也吸收了一部分降兵,但总兵力依旧只有不到两千人,其中还包括大量未经充分训练的新兵和伤员。
依靠这样一支部队,去强攻刚刚被一万哈拉德大军血洗占领、必然严加防守的兰班宁?
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这个任务,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强行执行,只会将第二军团这好不容易攒下的一点家底,白白葬送在兰班宁坚固的城墙下。
可是,不去,又不行。
坐视东西两路敌军汇合,同样是死路一条。
哈涅尔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眉头紧锁,在木屋内来回踱步。
各种战略可能性在他脑中飞速碰撞、推演。
必须找到一个破局点,一个能以手中有限力量,撬动整个南部战局的支点!
突然,他的脚步猛地顿住,目光如同闪电般再次投向地图,死死盯住了佩拉基尔!
一个大胆、甚至有些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流星,骤然照亮了他的思绪!
“等等……哈拉德人攻下兰班宁,是为了切断拉海顿对佩拉基尔的支援,他们的最终目标是佩拉基尔,是与海盗汇合!”
“那么,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按照敌人的剧本走,去硬碰他们设下重兵的兰班宁?”
“如果……我们绕开兰班宁,直接东进,驰援佩拉基尔呢?!”
这个想法让哈涅尔的心脏砰砰狂跳起来!
佩拉基尔不同于已经陷落的兰班宁,它现在依然在船王西瑞安迪尔的带领下苦苦坚守!
它面临的最大危机,是来自海上的海盗和来自陆地的西路哈拉德军的两面夹击!
如果第二军团能够及时出现在佩拉基尔城外!
那么,他们就能与城内的守军形成内外夹击之势!
目标不再是坚固的兰班宁,而是很可能正在围攻佩拉基尔、与守军拼得两败俱伤的西路军一部,甚至是那些登陆的海盗!
不需要完全歼灭他们,哪怕只是将他们牢牢拖在佩拉基尔城下,使其无法顺利与海盗汇合,无法腾出手来威胁贝尔法拉斯,就足以彻底打乱哈拉德人的整体战略部署!
这样一来,可以达到多个战略目的。
首先,佩拉基尔的压力将大大减轻,甚至可能转危为安。
其次,伊姆拉希尔亲王无需担心贝尔法拉斯,可以安心留在拉海顿作战。
而乌弗朗指望的东西两路汇合、夹击拉海顿的计划将彻底破产!
从而令拉海顿正面战场将能够集中精力,应对乌弗朗的主力。
这,才是真正为拉海顿的决战创造胜利的条件!
是以手中微弱之力,撬动全局的最佳方案!
风险固然有,孤军深入敌后,一旦被察觉,很可能陷入重围。
但与强攻兰班宁的必败之局相比,这条险路,反而蕴含着一线生机,甚至是扭转战局的巨大机遇!
想清楚这一切,哈涅尔眼中再无犹豫,只剩下破釜沉舟的决断和一丝冒险家的兴奋光芒。
他猛地转身,对守在门外的传令兵厉声喝道:
“传我命令!”
“第二军团全体,包括所有能行动的伤员,立刻集结!携带所有粮草、箭矢,尤其是陌刀和复合弓!”
“工坊将所有打造完成的武器装备全部下发!”
“我们不去兰班宁!”
“目标——佩拉基尔!全军即刻开拔,驰援船王!”
命令如同巨石入水,在卡伦贝尔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但基于对哈涅尔近乎盲目的信任和之前胜利带来的信心,整个第二军团如同精密的机器,迅速高效地运转起来。
不久之后,卡伦贝尔的栅门再次洞开。以残存的陌刀队和骑兵为先锋,哈涅尔亲自率领着这支不到两千人、却承载着扭转南境战局希望的队伍,毅然离开了他们浴血守护的家园,踏上了东进佩拉基尔的险峻征途。
他们的身影,消失在通往东方的道路上,如同一柄悄然刺向敌人战略肋部的致命匕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