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时的更鼓刚刚敲过,京城还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沈清辞乘坐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在空寂的街道上发出规律的声响。她从皇陵脱身后,连夜赶回镇国公府,连沾着夜露的披风都来不及换下,就接到了秦风急报。
小姐,事情不妙。青黛捧着一叠文书快步走进书房,今早市井间突然流传起对镇国公府不利的谣言。
沈清辞放下手中的茶盏,眸光微凝:
有人说...说老爷通敌叛国,与西北叛军勾结。青黛的声音发颤,还说小姐您...您与摄政王有私情,这才得了调兵之权。
沈清辞闻言,唇角反而勾起一丝冷笑:萧煜的动作倒是快。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渐亮的天色。昨夜在皇陵,萧煜败走前那怨毒的眼神还历历在目。没想到他这么快就使出了这般下作手段。
备车,我要去一趟茶楼。
小姐!青黛急道,现在外面流言纷纷,您这时候出门...
正是要趁流言还未发酵,及时扑灭。沈清辞语气平静,去准备吧。
辰时三刻,京城最繁华的太白楼前已是人来人往。沈清辞的马车在楼前停下时,不少路人都投来诧异的目光。
她今日特意穿了一身正装,湖蓝色的锦缎长裙,外罩雪青色比甲,发间只簪一支白玉簪,既显身份又不失庄重。在青黛的搀扶下,她缓步走下马车,对四周探究的目光视若无睹。
这不是镇国公府的大小姐吗?她怎么敢出来...
听说她父亲通敌,她倒跟没事人一样。
窃窃私语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沈清辞却恍若未闻,径直走进太白楼。
掌柜的显然没料到她会来,慌忙迎上来:沈、沈小姐...
给我安排二楼的雅座。沈清辞淡淡道,要临街的位置。
是、是...
在众人惊疑的目光中,沈清辞坦然自若地走上二楼,在临窗的雅座坐下。这个位置极好,既能俯瞰街景,又让楼下的人能清楚地看见她。
上一壶龙井,再要几样点心。她吩咐道,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茶楼。
茶楼里一时寂静无声,所有人都偷偷打量着这位处在风口浪尖上的贵女。只见她从容不迫地斟茶、品茗,举止优雅如常,仿佛那些关于她和镇国公府的流言都与她无关。
她怎么还敢出来喝茶?有人小声嘀咕。
莫非那些传言都是假的?
就在众人猜测纷纷时,楼下忽然传来一阵骚动。一队官兵簇拥着几个文官模样的人走进茶楼。
沈清辞何在?为首的中年官员高声喝道,奉刑部之命,传你问话!
茶楼里顿时哗然。沈清辞放下茶盏,抬眼看向来人:不知这位大人是?
本官刑部侍郎周明达。那官员板着脸,有人告发镇国公府通敌叛国,请沈小姐随我们走一趟。
沈清辞微微一笑:周大人可有拘捕文书?
周明达一怔:这...暂时没有,只是传讯...
既然如此,沈清辞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就请大人稍候片刻,等我用完这盏茶。
周明达没想到她如此镇定,一时竟不知如何应对。茶楼里的众人也都看呆了,从未见过哪个被刑部传讯的人还能这般从容。
沈清辞!你莫要嚣张!周明达恼羞成怒,若是抗命,休怪本官不客气!
周大人好大的官威。沈清辞放下茶盏,声音忽然转冷,只是不知,大人是奉了谁的命令来拿我?皇上?还是...靖王?
周明达脸色微变:你胡说什么!
我是不是胡说,大人心里清楚。沈清辞站起身,走到栏杆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楼下众人,诸位今日都在,正好为我做个见证。
她转向周明达,声音清越:你说镇国公府通敌,可有证据?
自然有!周明达强自镇定,有人在西北军中发现了镇国公与叛军往来的书信!
沈清辞挑眉,不知这书信现在何处?
已在刑部存档...
那可否请大人当众念一念信上的内容?沈清辞打断他,也好让大家都听听,家父是如何的。
周明达顿时语塞。那些所谓的证据本就是伪造,如何能当众宣读?
见他支支吾吾,茶楼里开始响起议论声。
看来是诬告啊...
我就说镇国公忠心耿耿,怎么可能通敌...
沈清辞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她从袖中取出一卷文书:大人念不出,不如让我来念几封真正的书信如何?
不等周明达反应,她已展开文书,朗声念道:赵兄亲启:西北之事已安排妥当,只待时机成熟...这是靖王写给叛将赵崇明的亲笔信,落款是三个月前。
茶楼里一片哗然。
还有这一封:沈清辞又取出一封信,若薇吾爱:待大事已成,必立你为后...这是靖王写给我那庶妹的信,想必各位都听说过靖王与沈若薇的私情。
这下连周明达都惊呆了:你、你从哪里得来的这些...
自然是有人看不惯靖王的所作所为,暗中交给我的。沈清辞收起书信,目光扫过楼下众人,靖王萧煜,勾结叛军,意图谋反,却反过来诬陷忠良。这等行径,实在令人不齿!
胡说八道!周明达气急败坏,这些都是伪造的!
是不是伪造,一验便知。沈清辞淡淡道,倒是大人您,身为朝廷命官,却为虎作伥,该当何罪?
就在这时,门外又传来一阵马蹄声。一队身着摄政王府亲卫服饰的士兵快步走进茶楼,为首的正是秦风。
沈姑娘。秦风行礼道,王爷有令,命下官协助姑娘处理京城流言。
他转向周明达,眼神凌厉:周大人,王爷离京前特意交代,若有人趁他不在诬陷忠良,一律按军法处置。
周明达面如土色:你、你们敢...
带走!秦风一挥手,亲卫立即上前押住周明达和他的随从。
茶楼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反转惊呆了。
沈清辞走到楼梯口,环视众人:今日之事,大家都看见了。镇国公府清清白白,反倒是有些人,趁着摄政王出征在外的时机,兴风作浪。
她顿了顿,声音提高:但我相信,清者自清。待王爷凯旋,一切自有公断。
这番话掷地有声,在场众人无不动容。
沈小姐说得对!我们不能被谣言蒙蔽!
镇国公府世代忠良,怎么可能通敌!
都是靖王搞的鬼!
见舆论已经开始转向,沈清辞微微颔首,在秦风的护送下走出茶楼。
马车上,秦风低声道:沈姑娘,方才收到王爷密信。
沈清辞接过信笺,快速浏览。信上只有简短的几句话:谣言之事已知,可信你必能化解。西北战事将毕,不日即归。珍重。
她轻轻摩挲着信纸,眼中闪过一丝暖意。
王爷那边情况如何?
大获全胜。秦风脸上露出笑容,叛军主力已被击溃,赵崇明被生擒。王爷正在清理残部,预计三日内即可班师回朝。
沈清辞点点头,望向窗外。街道上,先前那些指指点点的行人,此刻都换上了敬佩的目光。
去京畿卫大营。她忽然道,我要亲自巡视城防。
姑娘不休息一下?
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沈清辞目光坚定,萧煜既然敢散布谣言,必定还有后手。在他狗急跳墙之前,我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马车转向京畿卫大营的方向驶去。沈清辞靠在车壁上,闭目养神。
这一局,她赢了。但她知道,与萧煜的较量,还远未结束。
而远在西北的夜君离,此刻正站在刚刚收复的雁门关上,远眺京城方向。副将送来最新的京城情报,他看过之后,唇角微扬。
王爷,沈姑娘这一手真是漂亮。副将赞道,不但化解了谣言,还反将了靖王一军。
夜君离将信纸折好,收入怀中:传令下去,明日拔营回京。
可是叛军残部还未清剿干净...
交给下面的人去办。夜君离语气坚决,京城需要本王。
更需要他的,是那个独自面对风雨的女子。
他望向东南方,仿佛能看见那个站在茶楼上,以一人之力对抗流言的倩影。
等我。他轻声低语,就快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