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火在书房内摇曳,将沈清辞伏案的身影拉得修长。她手中捏着一封刚截获的密信,指尖微微发白。
“前朝玉玺...”她轻声念出信上的关键词,抬眼看向对面的夜君离,“他们果然还没死心。”
夜君离接过密信,在烛火上点燃,看着纸张蜷曲成灰:“前朝覆灭已近百年,这些余孽却始终不肯安分。这次与萧煜勾结,倒是选了个好时机。”
沈清辞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沉沉的夜色:“重阳宫宴在即,他们想趁乱行事。信中提到的玉玺现世,恐怕是要伪造前朝玉玺,制造天命所归的假象。”
“不止如此。”夜君离走到她身后,“暗卫来报,他们在京郊发现了一处秘密据点,里面藏有大量兵器。”
沈清辞转身,眸光锐利:“看来,这是要一举两得了。既要制造祥瑞之兆,又要动用武力。”
翌日清晨,沈清辞特意提早来到监察司。衙署内已经忙碌起来,几名官员正在整理卷宗。
“王妃。”周谨言快步迎上,压低声音,“昨夜有人往衙署投递密信,举报吏部刘侍郎私藏前朝器物。”
沈清辞接过密信扫了一眼,唇角微扬:“这倒是个好由头。传我令,即刻搜查刘府。”
“可是...”周谨言略显迟疑,“刘侍郎是太后的远亲,若无确凿证据...”
“本宫自有分寸。”沈清辞从袖中取出一份清单,“这是从玄清道长那里搜出的账册副本,上面清楚记载了刘侍郎收受的前朝瓷器。你去查,必定能找到。”
周谨言领命而去后,沈清辞转向另一名官员:“去请杨太傅过来,就说本宫有要事相商。”
不多时,杨太傅颤巍巍地赶到。沈清辞屏退左右,亲自扶老人坐下。
“太傅可知前朝玉玺的传说?”沈清辞开门见山。
杨太傅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王妃为何问起这个?”
“有人想在重阳宫宴上,让玉玺现世。”沈清辞压低声音,“太傅历经三朝,应该最清楚其中的利害。”
杨太傅长叹一声:“前朝玉玺确实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城破之时,玉玺被一名太监带出宫,从此下落不明。但是...”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老臣的祖父曾亲眼见过真玉玺,据他描述,那玉玺左下角有一道极细的裂纹,是前朝末帝不慎摔落所致。这个细节,外人绝不知晓。”
沈清辞眼中一亮:“多谢太傅指点。”
送走杨太傅后,沈清辞立即召来暗卫,将玉玺的特征详细告知。
“重点查访京中的玉器匠人,特别是擅长做旧的手艺人。”她吩咐道,“伪造玉玺需要能工巧匠,这样的人在京城不多。”
暗卫领命而去。沈清辞又处理了几件监察司的公务,直到日头偏西才回府。
刚进府门,就见夜君离快步迎来:“找到他们的据点了。”
两人立即来到书房,暗卫统领正在等候。
“回王爷、王妃,那处据点设在城南的一处旧宅,表面上是做瓷器生意,实则地下藏有大量兵器。属下还发现,他们近日请了一位姓郑的老玉匠,在府中住了三日才离开。”
沈清辞与夜君离对视一眼:“看来玉玺就是在那里伪造的。”
“不止如此。”暗卫统领继续禀报,“属下暗中跟踪了从宅中出来的一个人,发现他进了...靖王府。”
夜君离眸光一冷:“果然与萧煜有关。”
沈清辞沉吟片刻:“先不要打草惊蛇。既然知道了据点,我们正好将计就计。”
三日后,重阳宫宴如期举行。
皇宫内张灯结彩,百官携家眷入宫赴宴。沈清辞穿着一身淡紫色宫装,发间只簪了一支素雅的玉簪,与夜君离并肩走入大殿。
萧煜早已到场,见他们进来,笑着迎上前:“皇叔、皇婶今日来得颇晚,可是被什么要事耽搁了?”
沈清辞微微一笑:“处理监察司的一些琐事,让靖王久等了。”
宴席开始,丝竹声声,歌舞曼妙。酒过三巡,萧煜突然起身:“陛下,臣有一份大礼要献上。”
皇帝颔首:“靖王叔请讲。”
萧煜击掌三下,殿外立即有四名侍卫抬着一个覆着红布的物件进来。
“臣近日偶得一件宝物,特在重阳佳节献与陛下。”萧煜说着,亲手掀开红布。
金光乍现,一方玉玺在灯下熠熠生辉。玉质温润,雕工精美,正是传说中的前朝玉玺模样。
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这...这是前朝玉玺?”
“天命所归,祥瑞之兆啊!”
萧煜面带得意,正要开口,沈清辞却缓缓起身:“靖王这份礼,倒是别出心裁。只是...”
她走到玉玺前,仔细端详片刻,忽然轻笑:“这玉玺做得倒是精致,可惜仿得不够像。”
萧煜脸色微变:“王妃何出此言?”
沈清辞转向众臣:“诸位可能不知,真正的前朝玉玺,左下角有一道极细的裂纹。而这一方...”她指尖轻点玉玺左下角,“光滑无瑕,显然是仿造之物。”
殿内顿时寂静无声。
萧煜强自镇定:“王妃说笑了,这裂纹之说,从未见诸史料...”
“是吗?”杨太傅颤巍巍地起身,“老臣可以作证,王妃所言不虚。老臣的祖父亲眼见过真玉玺,确实有这么一道裂纹。”
萧煜的脸色终于变了。
就在这时,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骚动。周谨言快步进殿,躬身禀报:“陛下,监察司刚破获一起私藏兵器案,缴获兵器数千件,抓获逆贼百余人。据逆贼招供,他们原本计划今晚在宫中制造混乱,配合玉玺现世,拥立新君。”
众臣哗然,目光纷纷投向萧煜。
夜君离缓缓起身,声音冷峻:“靖王,你还有什么话说?”
萧煜倒退一步,面色惨白:“这...这是诬陷!”
沈清辞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从靖王府中搜出的密信,上面详细记载了你与前朝余孽往来的经过。还有这个...”她又取出一枚令牌,“这是与逆贼据点中发现的令牌一模一样的信物。”
证据确凿,萧煜终于无力反驳,瘫软在地。
皇帝勃然大怒:“来人!将靖王押入天牢,严加看管!”
侍卫上前将萧煜押下,宴席不欢而散。
事后清查,与这起阴谋有牵连的官员多达十七人,其中包括吏部刘侍郎等太后党羽。太后得知消息后,称病不出,势力大损。
一个月后,所有涉案人员均已查清处置。朝中风气为之一清。
这日傍晚,沈清辞与夜君离并肩站在王府的高楼上,眺望京城夜景。
“前朝余孽的势力,这次应该彻底清除了。”沈清辞轻声道。
夜君离握住她的手:“多亏你识破了玉玺的破绽。”
沈清辞靠在他肩上:“这一世,终于能够安心了。”
万家灯火在脚下蔓延,京城迎来了真正的太平。
然而沈清辞不知道的是,在遥远的江南,一双阴鸷的眼睛正盯着京城的方向。那人手中把玩着一枚与前朝玉玺极为相似的玉佩,唇边泛起一丝冷笑。
“沈清辞...我们还会再见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