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林昊与炎珂略作商议,便决定分头行动。炎珂打算去城中丹师联盟的据点看看,采购些稀有药材,并打探是否有关于剑冢内可能出现的灵植消息。而林昊的目标,则是城西一处颇负盛名的所在——百剑阁。
据赵执事所言,百剑阁并非宗门,而是一处由几位散修剑道高手联合创办的场所,集售卖剑诀、寄售飞剑、提供论剑切磋场地于一体,是古城中低中阶剑修最爱流连的地方之一。
穿过熙攘的街道,林昊远远便看到一座造型奇特的建筑。它并非传统的楼阁,而是由数座高低不一的剑形石塔簇拥而成,塔身布满斑驳剑痕,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锋锐之气。门匾上“百剑阁”三字,铁画银钩,剑气逼人。
踏入阁内,喧嚣之声扑面而来。底层大厅极为开阔,宛如市集,划分成数个区域。有摆放着各式玉简的书架区(剑诀典籍),有寒光闪闪的兵器架(飞剑法器),还有一片以阵法隔绝出的圆形广场,正有两人在其中御剑相斗,金铁交鸣之声不绝,周围围了不少人观看叫好。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金属气息、汗味以及各种强弱不一的剑意波动,混杂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充满竞争与活力的氛围。来往修士大多背负或腰佩长剑,修为从练气中期到筑基初期不等,个个眼神锐利,神情专注。
林昊收敛气息,如同一个普通的筑基初期散修,信步浏览起来。他先走到书架区,目光扫过那些玉简标签。
《清风剑诀》、《叠浪剑法》、《破山剑典》……名目繁多,但品阶大多在黄阶中上品,偶有玄阶下品,价格也高得惊人。对他而言,这些剑诀意义不大,他的归元指走的并非纯粹剑道,更重意境与破法。但他仍耐心地以神识粗略扫过简介,借此了解此地剑道的主流风格与水平。
“这位道友,可是对剑诀感兴趣?”一个温和的声音在一旁响起。林昊转头,见一名身着青衫、面容和善的执事微笑着站在一旁,修为在练气九层。
林昊拱手道:“随意看看。初来乍到,想见识下陨星山脉的剑道风采。”
青衫执事笑道:“道友是来参加剑冢盛会的吧?百剑阁虽无高深传承,但基础的、实用的剑诀却最是齐全。道友若想快速了解本地剑道特点,不妨去那边的‘论剑台’观摩一番,每日都有不少道友在此切磋印证,比光看玉简生动得多。”他指向那处阵法笼罩的广场。
“多谢指点。”林昊点头,朝论剑台走去。
此刻,台上激战正酣。交手双方皆是练气八层修士,一人剑法迅疾如风,身法灵动;另一人则势大力沉,剑势厚重。两人斗得旗鼓相当,剑光闪烁,引得台下阵阵喝彩。
林昊静静立于人群外围,目光落在台上,却并未过多关注招式变化。他悄然运转《万象归元诀》,一丝微不可察的混沌气息弥漫开来,并非攻击,而是如同最精密的感知触手,细细体会着那交锋中迸发出的道道剑意。
在旁人眼中,那是凌厉的剑气碰撞。但在林昊的感知中,那风属性剑意如同无数细碎切割的丝线,而那土属性剑意则如同沉稳连绵的波涛。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在碰撞中相互消磨、激荡。
“若以归元指应对,当以浑厚指力,直击其力脉节点,一力降十会,破其风之轻灵;或以柔克刚,引其土之厚重,反压其身……”林昊心念电转,基于对能量本质的理解,瞬间推演出数种破解之道。这并非剑道技巧,而是基于更高层面“道”的运用。
同时,他怀中的寂灭玄宗令牌微微温热,似乎对其中一道略显古老、带着一丝寂灭意味的残留剑意(可能是某位观战者留下的)产生了微弱共鸣,但很快便沉寂下去。
看了几场比斗,林昊对古城中下层剑修的水平有了大致了解。招式娴熟,剑意纯粹,但大多局限于属性生克与技巧变化,缺乏更本质的“道”的领悟。
他离开喧闹的论剑台,信步走向相对安静的寄售区。这里陈列的飞剑品质明显更高,寒光凛冽,灵性盎然。他的目光被一柄通体暗紫、剑身隐有雷纹的长剑所吸引。
“此剑名为‘紫电’,以紫霄雷晶为主材,掺入星辰砂,由本阁炼器大师亲手锻造,蕴含一丝天雷之力,锋锐无匹,对邪祟魔物有克制之效。”一名女执事适时介绍道。
林昊心中一动,紫霄雷晶?与他之前炼化的雷晶同源。他神识仔细探查,果然感受到剑内那缕熟悉的狂暴雷力,只是被炼化得温顺了许多。“确实是把好剑。”他赞了一句,却并未问价。他有青铜匕首,且更习惯指法,飞剑并非必需。但此剑让他对雷力的炼化应用有了新的想法。
在百剑阁盘桓近一个时辰,林昊才悄然离开。收获并非具体的剑诀或飞剑,而是一种对当地剑道风格的直观感受,以及诸多剑意能量特征的样本。
回到流云别院静室,林昊立刻闭目凝神,意识沉入神塔第一层“归元界”。
塔内时间充裕,他回忆着在百剑阁感知到的各种剑意特征——风的轻灵、土的厚重、火的暴烈、水的绵长……甚至那丝引动令牌的寂灭剑意。
他尝试在塔内空间中,以混沌真元模拟这些剑意的能量特性,并非要修炼剑法,而是去理解其本质,推演其运行规律,以及思考如何以归元指的特性去应对、化解,乃至……包容、炼化!
“万法归元……或许,这剑意,亦可归元?”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心中萌生。若能在试剑台中,不仅抵挡剑意,更能炼化吸收其中精华,用以滋养神塔或淬炼自身,那将是何等景象?
这次百剑阁之行,看似闲逛,实则为他应对剑冢和试剑台,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和思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