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作物仿制危机带来的冲击波尚未完全平息,迟屿(意识体)关于内部存在更深漏洞的警示,如同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了每个核心团队成员的心上。技术渗透的发现,证明了对手的手段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狡猾和专业,这让他们看待身边每一个细节的眼神,都带上了审视的意味。
内鬼疑云,如同无形的毒雾,开始在心田内部弥漫。
排查工作在不惊动普通员工的前提下秘密进行。陈明在“星枢”的辅助下,对那个异常数据波动的传感器节点进行了彻查。节点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出在数据被读取和转发的环节。有一段极其隐蔽的、伪装成系统维护日志的数据流,在特定时间点将加密后的环境数据发送到了一个位于海外、经过多次跳转的Ip地址。
“手法非常老道,利用了系统一个近乎废弃的日志上传功能,权限要求极低,但需要非常了解我们早期系统的架构。”陈明在加密频道里汇报,声音带着后怕,“这不像是一时兴起,更像是长期潜伏、等待时机的精准窃取。”
“长期潜伏?”赵明倒吸一口凉气,“意思是这个漏洞可能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最近才被激活用来窃取植物数据?”
“很有可能。”陈明肯定道,“对方对我们系统的了解程度,令人心惊。”
这个结论让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如果漏洞存在已久,那被窃取的,可能不仅仅是植物数据……
“扩大排查范围。”迟屿(意识体)指令冰冷,“所有非核心但能接触到基础运营数据的端口、日志、甚至是一些被忽略的员工操作权限,全部重新审计。时间范围,扩展到心田创立初期。”
这是一个庞大而繁琐的工程,但势在必行。
与此同时,秦女士和周阿姨凭借她们多年的人事管理经验和细致入微的观察,也开始从“人”的层面进行梳理。她们重新审视了所有能接触到培育区,或者其工作内容与数据采集、系统维护相关的员工档案、考勤记录、甚至是一些看似不经意的言行。
压力之下,团队内部的氛围不可避免地变得有些微妙。原本轻松融洽的关系,蒙上了一层若有若无的猜忌。虽然大家依旧在为了共同的目标努力,但交流时少了几分往日的随意,多了几分谨慎。
林小满对这种变化感受最为明显。她心思单纯,对能量和情绪又极其敏感,能清晰地感觉到团队能量场中多了一些紧绷的、相互试探的“毛刺”。这让她感到非常不舒服,连带着她照料的植物们,似乎也少了些往日的鲜活。
“秦姨,”她私下找到秦女士,忧心忡忡地说,“大家好像……没有以前那么亲近了。是不是不相信彼此了?”
秦女士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叹了口气:“小满,这不是信任的问题。而是我们必须弄清楚,到底是谁,或者是什么环节出了问题。这是为了保护心田,也是为了保护我们每一个人。理解吗?”
林小满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但眼神里的忧虑并未散去。
排查工作进展缓慢,对手显然极其擅长隐藏痕迹。几天过去了,除了确认那个传感器节点确实被长期利用外,并没有找到更直接的指向性证据。
就在调查似乎陷入僵局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引起了周阿姨的注意。
她在核对近期后勤采购清单时发现,负责日常杂务采购的一位老员工,上个月申请报废了一批旧的、用于记录仓库温湿度的简易数据记录仪。理由是设备老旧,数据不准。这批记录仪型号很老,确实到了淘汰的时候,更换申请也符合流程。
但周阿姨记得,那个被利用来窃取植物环境数据的传感器节点,型号和这批报废的记录仪非常接近,属于同一时期的产物。
她立刻将这个发现告知了陈明。
陈明顺着这条线索查下去,发现那批报废的记录仪,在送去环保回收前,有大约半天的时间,存放在一个临时储物间,而这个储物间的门禁日志显示,在那半天里,除了后勤人员,还有一个人曾经进入过——网络维护助理,张弛。
张弛,入职两年,表现平平,性格内向,主要负责一些基础的网络设备巡检和故障报修工作,权限不高,几乎不引人注目。
“张弛?”赵明对这个名字没什么印象,“他有什么问题吗?”
陈明调出了张弛的档案和所有系统操作日志:“表面上看没有任何问题。但根据门禁记录和报废设备处理时间线交叉对比,他确实有接触到那批旧记录仪的可能。而且,‘星枢’回溯网络流量时发现,在那个传感器节点异常数据外发的几个时间点附近,张弛使用的办公电脑,都有一些异常的、极其短暂的后台网络活动,流量很小,伪装成系统更新请求,之前被忽略了。”
所有的线索,似乎都隐隐约约地指向了这个不起眼的网络维护助理。
“要立刻控制他吗?”赵明摩拳擦掌,恨不得立刻把人抓来问个清楚。
“不急。”迟屿(意识体)阻止道,“现在证据链还不完整,很容易打草惊蛇。如果他是被收买或胁迫的,背后肯定还有上线。监控他,收集更多证据。同时,查清楚他的背景、财务状况、社会关系,尤其是最近半年有没有异常变化。”
一场针对张弛的隐秘调查,悄然展开。
内鬼的阴影逐渐凝聚成形,指向一个看似最不可能的人。心田团队在承受外部巨大压力的同时,不得不分出宝贵的精力,来应对来自内部的背叛。信任的基石出现了裂痕,而修复它,远比修复数据漏洞要困难得多。
每个人都明白,揪出内鬼至关重要,但这过程本身,就是对团队凝聚力的一次残酷考验。在真相大白之前,那根名为猜疑的刺,会一直扎在每个人的心里。而远方的苏晚晴和迟屿,是否感知到了后方的这场无声的信任危机?
锁定张弛这个潜在目标后,心田核心团队的气氛变得更加微妙而紧张。一方面,终于找到了一个明确的怀疑对象,让漫长的排查有了方向;另一方面,怀疑的矛头指向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事,这种感觉令人极其不适。
在迟屿(意识体)的指示下,针对张弛的监控和调查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展开,仅有核心团队的几人知晓。
陈明在“星枢”的辅助下,对张弛的办公电脑、内部账户权限以及经手的网络设备,设置了最高级别的隐形监控。任何异常的数据访问、外联请求甚至是他敲击键盘的习惯频率,都会被记录和分析。同时,陈明还 subtly(巧妙地) 在网络层面布置了几个针对旧型号设备的“蜜罐”,看张弛是否会再次接触。
赵明则动用人脉,暗中调查张弛的背景。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张弛家境普通,父母是退休工人,他本人性格确实内向,技术能力尚可但不算突出,在公司存在感一直不高。然而,近半年来,他的消费水平似乎有了一些不明显的提升,更换了新款手机,偶尔会去一些以前不会光顾的中高档餐厅,但并未发现大额不明资金流入。
“看起来像是被小恩小惠收买了?”赵明在加密频道里推测,“为了点零花钱就出卖公司?”
“不一定。”秦女士持不同看法,“他性格内向,可能更容易被操控或胁迫。单纯为了钱,风险太高。查查他家里最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周阿姨默默调出了员工关怀记录,发现张弛在上个月以“家人急病”为由请过三天假,但当时并未提供具体证明,人事部门出于信任予以批准。
这条线索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林小满被赋予了“感受”张弛能量状态的任务。她需要在不引起对方警觉的情况下,尽量自然地接近他,感知他的情绪波动。
这对于不擅长掩饰的林小满来说是个挑战。她几次刻意从张弛工位旁走过,或者在他检修网络时待在附近,努力去“捕捉”他的情绪色彩。
“感觉……很复杂。”林小满在频道里小声描述,有些苦恼,“他大部分时间好像很平静,甚至有点……沉闷。但有时候,会突然闪过一丝很紧张、很焦虑的感觉,像被什么东西吓到一样,很快就压下去了。而且……他身上的能量,好像有一点点……不协调?就像一件衣服,颜色看起来差不多,但细看针脚不对。”
林小满的描述虽然模糊,却与其他线索隐隐吻合。张弛确实处于一种压力和焦虑状态下,并且可能进行过某种程度的伪装。
几天过去了,监控并未捕捉到张弛有明显的违规操作。他依旧按时上下班,完成着枯燥的网络巡检工作,看起来和往常没什么不同。
就在调查似乎又要陷入停滞时,“星枢”捕捉到了一个极其关键的信息!
在深夜一次例行数据扫描中,“星枢”发现张弛那台看似安静的办公电脑,在凌晨时分,有一个后台进程以极低的资源占用率,向一个位于公共图书馆的开放式wi-Fi网络发送了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容量极小的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巧妙地伪装成了系统错误报告,几乎完美地避开了常规的安全检测。
“公共图书馆……开放式网络……他在利用这种环境进行隐蔽通讯!”陈明立刻意识到这其中的关窍,“数据包太小,无法承载文件,很可能是指令或者状态汇报!”
“能破解内容吗?”赵明急切地问。
“加密方式非常独特,不是常见的商业或开源算法。”陈明尝试了一下,摇了摇头,“‘星枢’正在全力破解,但需要时间。这种级别的加密……对方绝对不简单。”
这个发现,几乎坐实了张弛的内鬼身份!他不仅在进行隐秘通讯,而且使用的加密技术远超他一个普通网络维护助理所能接触到的范畴!
“要不要……现在就控制他?”赵明再次提议,证据似乎已经足够有力。
频道内沉默了一下。秦女士开口道:“现在控制他,固然能阻止他继续泄露信息,但也可能惊动他背后的上线,让我们失去揪出幕后黑手的机会。而且,如果他是被胁迫的,贸然行动可能会给他带来危险。”
迟屿(意识体)最终拍板:“继续监控,暂时不动他。‘星枢’优先破解通讯内容。赵明,秦姨,想办法从侧面了解他家里到底出了什么事,看看能否找到突破口。我们要的,不仅仅是清除一个内鬼,更是要弄清楚对手的全部意图和手段。”
命令下达,一张无形的网,更加严密地罩向了张弛。团队众人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即将揭开谜底的紧张,也有对身边人背叛的失望与愤怒。
内鬼的身份几乎浮出水面,但围绕着他的谜团却更深了——他为何背叛?是被利诱还是被胁迫?他背后那个能提供如此高级别加密技术的上线,究竟是谁?是“灵愈空间”的李文渊,还是……那个更神秘的“观星塔”?
信任的裂痕已经产生,而在真相完全大白之前,这份猜疑与审视,将继续如影随形地伴随着心田的每一个人。他们必须在维持表面平静的同时,进行着这场无声而残酷的内部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