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你脑子被你儿子打坏了吧?跟我摆谱?你算什么东西?整天嚷嚷‘棍棒出孝子’,结果儿子差点送你归西,还有脸在这儿装腔作势?劝你赶紧改改,不然老了怕是要被儿子用竹篓背上山!”
说完,陈平安不再理会,推着车带妹妹扬长而去,留下刘海中在原地暴跳如雷。
“陈平安……你给我站住!气死我了!你这个目无尊长的混账!”
刘海中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却拿陈平安毫无办法。
第532节
更让他窝火的是,
他捂着脑袋琢磨了半天,
发现陈平安的话句句戳心,自己竟无言以对。
亲儿子把他打进医院,差点让他提前去见老贾和贾东旭,
再不管教,下次恐怕就不是脑震荡,而是直接归西了!
越想越恼火,
刘海中怒气冲冲冲进家门,
里里外外翻了个遍,
愣是没找到刘光天的踪影。
缩在角落的刘光福见父亲杀气腾腾地四处搜寻,
头上还缠着纱布,
终于壮着胆子凑上前:
“爸,您没事真是太好了,我可想您了……您找什么呢?我帮您找?”
“呵,倒是会装孝顺!用不着,老子找到了!”
刘海中冷笑着从柜子后抽出一捆旧电线,
甩了两下,满意地点点头——
这玩意儿抽人绝对够劲,比皮带带感多了!
他转头盯着发抖的刘光福:
“你哆嗦什么?我是你爹,能吃了你?
父爱如山懂不懂?
说!你哥躲哪儿去了?老子这第一座‘山’就赏给他了!”
“爸您说得对……
就是这‘山’有点沉……
我哥可能出去透口气,马上回来!”
刘光福边说边往门口蹭,
眼看父亲挥舞电线的狠样,
吓得腿肚子转筋——这哪是父爱?分明是要人命!
“唰!唰!”
刘海中又甩了两下电线,
恶狠狠逼近:“再不说实话,连你一块收拾!”
“爸!您刚出院不能动气啊!
我真不知道哥在哪儿……
要不我出去找他?”
刘光福都快哭出来了。
还要我冷静?
我在医院躺了那么久还不够冷静吗?
你是不是也想学你哥那个混账东西,对我撒谎?看来得让你尝尝老子的家法了!
刘海中盯着小儿子刘光福,见他死活不肯说出刘光天的下落,
顿时火冒三丈,
反了天了!
一个个都敢跟我对着干是吧?
自从被那个逆子打进医院,
他在家里的威严就一落千丈,
现在连小儿子都敢糊弄他了?
既然大的跑了,那就先拿小的开刀,
反正早晚都得让他们领教什么叫严父的管教!
刘海中抢先一步堵在门口,
断了刘光福的退路,
二话不说抄起一根废电线,
照着瑟瑟发抖的刘光福就抽了过去!
“啪!啪!啪!”
“啊!疼死了!爸!饶了我吧!”
“我真不知道哥去哪儿了!您讲点道理啊!”
“别打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
刘光福蜷缩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可刘海中怒火中烧,
压根不听他的哀求,
冷着脸继续抽打,
活像在教训一个小偷,
哪还有半点父子情分?
第533节
他一下接一下地抽着满地打滚的刘光福,
表情狰狞得像个酷吏!
很快,
刘光福杀猪般的惨叫传遍四合院,
让街坊四邻都知道,
“棍棒底下出孝子”
的一大爷又回来了!
抽了约莫三分之一炷香,
刚出院的刘海中体力不支,
再加上看着刘光福像触电的虾米一样蹦跶,
心里的气也消了大半,
于是扔了电线,坐下喝茶歇息。
刘光福见父亲停手,
不敢再乱动,
只捂着头偷偷瞄他,
身子还时不时抽搐一下,
惨得没法形容。
他现在悔得肠子都青了,
早知道就该跟着哥哥一起跑,
何必替那 ** 白挨这顿毒打!
……
陈平安压根不知道,
自己随口挤兑刘海中几句,
就让这老家伙把火全撒在了倒霉的刘光福身上。
不过就算知道,他也只会鼓掌叫好——
这兄弟俩没一个好东西,
活该挨揍!
此时易中海家,
老两口自然也听见了刘海中对儿子的“教育”
。
然而这些年,街坊们对刘海中管教孩子的方式早已习以为常,
连看热闹的心思都没了。
易中海对此置若罔闻,
只是慢悠悠地和一大妈吃完寡淡的早饭,
随即催促妻子赶紧带他去赫赫有名的鹤年堂,
找那位老中医瞧瞧他的腿伤是否还有治愈的可能。
一大妈连碗筷都顾不上收拾,
直接推着轮椅上的易中海出了四合院,
朝鹤年堂方向走去。
她心里暗暗期盼,这次求医能带来转机。
另一边,陈平安已领着妹妹小红衣来到鹤年堂。
如今他每次到这儿,
总会带着小红衣和晚霞、晚晴两姐妹练习八景段 ** 。
起初晚晴姐妹见他们打拳时还捂嘴偷笑,
觉得这动作像极了广播体操。
可陈平安一招呼她们加入,
两人立刻认真学起来——在她们眼里,平安哥教的必定是好东西。
“平安哥,等我们学会八景段,
能不能也教我们武功呀?就像红衣那么厉害。”
晚晴扑闪着大眼睛问道。
晚霞也凑过来附和:“我们保证刻苦练习,绝不偷懒!”
“教你们当然没问题,
但我的功夫刚猛,对身体素质要求高。”
陈平安耐心解释,
“让你们练八景段就是为了打基础。
等体质达标了,先从站桩开始学起。”
如今他把这对姐妹当作亲妹妹看待,
自然不会藏私。
不过他说的是实情——
自己融合的武学源自轮回者体系,
普通人难以速成。
晚霞姐妹没吃过洗髓灵果,
不可能像小红衣那般进步神速。
但陈平安本就不打算培养武林高手,
只要她们能应付三五地痞便足够。
为激发姐妹俩的兴趣,
他特意带她们去公园演示真功夫。
要让她们明白,学武绝非儿戏。
……
就在陈平安一行人离开不久,
鹤年堂门前出现了易中海夫妇的身影。
丁青山刚给几位预约病人诊完脉,
正低头写着药方。
待患者散去后,
终于轮到了轮椅上的易中海。
“丁大夫,”
我们久闻丁大夫的医术在京城堪称国手,
放在过去那就是御医级别,
今日特来求诊,
就是想请您看看这双腿,
还有没有治愈的希望?
易中海见到丁青山后,
毫不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问道。
丁青山行医多年,什么样的病人没见过,
对易中海的恭维并不在意,
只是平静地说道:
“虚名罢了,什么国手大医,我只是个普通大夫。
先把裤腿卷起来,让我看看伤势。
能治就治,不能治绝不欺瞒,这点你们放心。
对了,医院应该已经会诊过了吧?他们怎么说?”
丁青山推了推老花镜,淡淡问道。
“多谢丁大夫关心,
医院确实组织过会诊,这是诊断报告,请您过目。”
一大妈连忙递上医院的检查资料。
丁青山接过资料放在一旁,
目光落在易中海卷起裤腿后露出的膝盖上,
眉头微皱,
随即伸手在膝盖周围按了几下。
易中海疼得冷汗直冒,脸色发白,
强忍着没叫出声。
好在丁青山很快收手,
他才长舒一口气。
丁青山翻阅着医院的诊断报告,
一边看一边摇头:
“你这膝盖粉碎性骨折,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
手术也难以完全复位碎骨,
只能保守治疗。
恕我直言,康复希望渺茫。
说来惭愧,我擅长的并非骨科,实在无能为力。”
话到此处,
丁青山忽然想到一个人——
陈平安!
他曾在鹤年堂亲眼见过陈平安研制的“九转金丹膏”
,
专治骨伤,疗效神奇。
若有精通正骨的大夫,
先将碎骨复位,
再辅以九转金丹膏促进愈合,
或许真能让易中海的腿恢复如初。
可惜他自己正骨技艺有限,
无法胜任。
但陈平安医术全面,
说不定……
丁青山似乎是为了给一个学生的兄长医治断腿,后来听晚霞和晚晴两个丫头说,陈平安确实很快就治好了那人。
这般医术,丁青山打心底里佩服。
不过丁青山并未向陈平安打听过此事,自然也不会贸然推荐这位患者去找他。
见丁青山陷入沉思,神情间似有把握,一大妈顿时心生希望,连忙恳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