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吞噬一切的黑暗与死寂中,一束光,刺破了虚无。
没有台词。
没有旁白。
屏幕上,是远古的蜀地。
大地开裂,洪水如同脱缰的巨兽,吞噬着脆弱的茅草屋。山峦在剧烈的摇晃中崩塌,天空被浓厚的火山灰染成绝望的铅灰色。
先民们,衣不蔽体,在天灾的巨口下奔逃,如同惊慌的蝼蚁。
他们的脸上,是纯粹的,被剥离了一切杂质的恐惧与无助。
这就是开篇。
一场无声的,属于人类这个物种的,共同的噩梦。
蜷缩在阴冷潮湿的山洞里,他们劫后余生。洞外,是咆哮的自然伟力。他们抬起头,透过洞口,望向那片变幻莫测的,高远莫名的星空。
那双属于人类的眼睛里,最初的恐惧,在漫长的凝望中,慢慢沉淀。
变成了敬畏。
又从敬畏中,生出了一丝探寻。
于是,想象力,这人类最古老也最伟大的天赋,在绝境中,诞生了。
他们开始认为,有一种超越凡俗的力量,在掌控着这天地间的一切。
他们将这种力量,称之为,“神”。
【文明刻印】的力量,随着江辰的意志,化作无形的潮水,通过那段影像,悄无声息地,涌入了全球十亿观众的潜意识深处。
它在重塑一种认知。
一种被现代文明遗忘了的,最原始的本能。
画面流转。
熔化的青铜汁液,在陶范中奔流。
工匠们赤裸着上身,汗水在古铜色的皮肤上流淌,他们用最虔诚的姿态,敲打,淬炼。
一尊巨大的,造型奇特的青铜面具,逐渐成型。
那双凸出的,宛若圆柱的眼睛,充满了诡异而威严的力量。
这不是因为他们的祖先长成这个样子。
而是因为,他们希望自己能够看得更远,穿透洪水的迷雾,越过山峦的阻隔,去看到神明的意图,去理解天地的规律!
那是“纵目”,以通天!
紧接着,是通天神树的铸造。
无数的青铜枝干,向上延伸,盘旋,开枝散叶。上面栖息着神鸟,悬挂着果实。
那不是什么该死的外星信号发射塔。
那是先民们,用尽了自己最宝贵的资源,和最瑰丽的想象力,试图搭建起的一座,能够与天上神明沟通的,桥梁!
他们希望,自己的祈愿,能够顺着这座神树,抵达天听。
他们渴望,神明的福祉,能够沿着这座神树,降临人间。
伦敦,一间灯光昏暗的出租屋里。
一个满臂纹身的机车青年,嘴里还叼着一根泡面,怔怔地看着手机屏幕。
他看到了那场悲壮而盛大的祭祀。
大祭司戴上了那尊巨大的纵目面具,跪倒在通天神树之下。
所有的族人,跟随着他,匍匐在地。
他们将最精美的玉器,最锋利的兵器,最宝贵的象牙,一件一件,投入祭祀坑中。
那不是在销毁证据。
那是献给神明的,礼物!
他们用自己拥有的一切,祈求着风调雨顺,祈求着族人平安。
这不是什么诡异的邪教仪式。
这是人类的祖先,在面对不可抗拒的未知时,用尽了全部的智慧与虔诚,与天地,与神明,进行的一场盛大、悲壮、又充满了极致浪漫主义的,对话!
是镌刻在每一个文明基因深处的,求生本能!
“啪嗒。”
青年嘴里的泡面,掉回了碗里。
他看着屏幕中,那些古蜀先民对着神树跪拜的场景,忽然间,泪流满面。
他不是在看一个异域的故事。
他仿佛,看到了几千年前,自己那生活在不列颠岛上的凯尔特人祖先,在巨石阵下,围着篝火,向德鲁伊祈祷的模样。
那种对自然的敬畏,对星空的向往,对未知的探寻。
是一样的。
是共通的。
是流淌在全人类血脉里的,同一种东西!
这一刻,三星堆的文物,不再“怪异”。
纽约的大学课堂里,那个之前还在质疑的学生,捂住了自己的嘴。
巴黎的私人博物馆里,那位钟表收藏家,站起身,对着屏幕,深深鞠躬。
全球直播间里。
那铺天盖地,如同海啸般的“外星人牛逼!”、“科学完胜!”的弹幕,在影片播放到第三分钟时,诡异地,停滞了。
长达十秒钟的,死寂。
仿佛全球十亿人,都在这一刻,被夺走了语言的能力。
然后。
新的弹幕,如同火山喷发,以一种更加狂暴的姿态,瞬间,彻底覆盖了所有屏幕!
“原来是这样……”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对不起!”
“我哭了,这不是什么外星人,这是我们的祖先啊!”
“那不是诡异,那是悲壮!那是一种我们已经丢失的,伟大的浪漫!”
“我为我之前的无知道歉!向伟大的古蜀文明致敬!”
一条英文弹幕,被无数人疯狂点赞,顶到了最顶端,翻译软件将它以各种语言,呈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my God! they are not aliens, they are our ancestors looking at the stars for us!”
(天啊!那不是外星人,那是我们的祖先在代替我们仰望星空!)
这句话,如同一道神谕。
彻底击穿了所有语言、种族、国家的壁垒。
舆论,在无声中,完成了惊天的逆转。
……
海外,那处无法被追踪的秘密据点。
夜玺脸上的,那猫捉老鼠般的愉悦笑容,彻底僵住了。
他手中的香槟杯,还维持着举杯的姿态,但里面的金色液体,却因为他无法控制的颤抖,而微微晃动。
他死死地盯着面前巨大的数据监控屏。
屏幕上,代表着“三星堆-外星文明”关联度的热力图,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沸腾的血红色,迅速冷却,褪变为代表中性的白色,甚至……开始转向代表“神话”、“祖先崇拜”的,温和的蓝色。
全球舆论,转向了。
不,不是转向。
是崩塌。
是他亲手构建起来的,那座由“诺奖得主”、“AI演算”、“地质数据”、“中微子探测仪”组成的,坚不可摧的科学叙事大厦。
在短短五分钟内,被一个无声的“故事”,冲击得,土崩瓦解。
“先生……”
一名智囊团的成员,看着那雪崩般的数据,面无人色,颤抖着开口。
夜玺没有回应。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屏幕,盯着那条被顶到全球第一的英文弹幕。
盯着那一个个,从质疑,到震撼,再到忏悔的观众评论。
他无法理解。
他完全无法理解。
“怎么会……”
他终于放下了酒杯,喃喃自语,那是一种混杂着荒谬与错愕的,梦呓般的语调。
“他们为什么会相信一个‘故事’……而不信‘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