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培训学堂在鸡飞狗跳中开了课,理论派刘主事和实践派王大锤的教学战争日趋白热化,学员们则在“之乎者也”和“抡锤砸石”之间痛苦并快乐地切换。学堂的名声,也随着学员们放假回家吹嘘(或者吐槽),在长安底层百姓中慢慢传开。
这一日,秦风正在学堂的“校长室”(一间比工地窝棚强点的土坯房)里,对着姜恪整理的学员摸底考核成绩单发愁——理论课平均分惨不忍睹,实践课倒是进步飞快。如何提升学员的文化素养和理论水平,成了个大难题。
就在这时,莫小贝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脸上带着一种混合了兴奋和惊慌的表情:“老……老板!大大大……大事!公主殿下!长乐公主殿下来了!仪仗都快到门口了!”
秦风一愣,公主怎么突然来了?他赶紧整理了一下衣冠,迎了出去。
学堂那简陋的、连个正经牌匾都没有(临时用木板写了“工匠培训学堂”几个字)的大门外,长乐公主的轿辇已然停下。她依旧是轻车简从,但公主的仪态风华,与这充斥着泥土、木材和汗味的环境形成了鲜明对比。
“臣秦风,恭迎公主殿下。”秦风上前行礼。
长乐公主微微一笑,目光扫过这略显寒酸却生机勃勃的学堂:“秦少监不必多礼。丽质在宫中,亦听闻秦少监开办了这间教授工匠技艺的学堂,心向往之,今日冒昧前来,想亲眼一观,还望少监勿怪。”
“殿下能来,是学堂的荣幸,臣求之不得。”秦风侧身引路,“殿下请。”
长乐公主在秦风的陪同下,参观了学员们上课的“教室”(露天场地,摆着几排木墩当凳子)、实践操作的“工地”(划分了不同工种的区域),甚至还饶有兴致地看了学员们笨拙地练习使用泥刀和线锤。
当看到刘主事在理论课上,对着一群眼神茫然的学员,痛苦地讲解“天圆地方”与建筑规制的关系时,长乐公主忍不住掩口轻笑。当看到王大锤在实践课上,吼着“腰马合一!发力要稳!”指导学员劈木材时,她又流露出好奇的神色。
参观完毕,回到“校长室”,长乐公主由衷赞道:“秦少监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授人以渔,使寒门子弟有一技之长,可安身立命,更能为国效力。丽质深感敬佩。”
秦风苦笑道:“殿下过誉了。只是如今这学堂,理论教学颇为艰难,许多学员目不识丁,难以理解深奥典籍,刘主事为此甚是苦恼。”
长乐公主沉吟片刻,忽然道:“秦少监,丽质有个不情之请。”
“殿下请讲。”
“丽质平日深居宫中,虽读诗书,却于这民生实务,知之甚少。今日见此学堂,见这些学子虽困于文字,却于技艺一道充满热忱,心中触动。不知……丽质可否为此学堂尽一份心力?”她顿了顿,声音轻柔却坚定,“丽质愿毛遂自荐,担任这学堂的‘荣誉山长’,平日亦可来此,为学子们讲授些启蒙文字,或……或只是来看看,不知可否?”
“荣誉山长?”秦风愣住了。公主来当技工学校的校长?这……这画风有点清奇啊!但他转念一想,长乐公主身份尊贵,若她担任山长,无疑能给这草创的学堂带来巨大的声望和 legitimacy (合法性),更能震慑那些可能存在的宵小之徒。而且,由公主来教授启蒙文字,恐怕比刘主事的“之乎者也”更能让这些学员接受!
“殿下愿屈尊降贵,担任山长,乃学堂莫大荣幸!臣代全体学员,谢过殿下!”秦风立刻躬身应下。
消息传出,整个学堂,乃至整个“大唐建设集团”都炸锅了!
**第一波:刘主事的狂喜与王大锤的懵逼**
刘主事听到消息,激动得老泪纵横,抓住秦风的手直摇晃:“秦大人!英明!公主殿下担任山长,此乃……此乃文教盛事!是我等读书人之荣光!学堂有了公主殿下坐镇,何愁学风不振?何愁典籍不明?老夫……老夫定当竭尽全力,辅佐公主殿下,将圣人之道,工匠之德,弘扬光大!” 他已经开始幻想公主殿下带着学员们一起诵读经典的和谐画面了。
王大锤则是一脸懵逼,扯着莫小贝问:“莫……莫部长,这山长……是啥官?比老板还大吗?公主殿下来管咱们?那……那咱们以后干活,是不是还得先背首诗?” 他想到以后扛木头之前要先来一句“关关雎鸠”,就觉得浑身不得劲。
莫小贝拍了他一巴掌:“傻了吧唧!公主来当山长,那是咱们学堂脸上贴金!以后看谁还敢说咱们是泥腿子学堂!至于背诗……你想得美!公主殿下肯定是来教点有用的!”
**第二波:学员们的反应与“形象工程”**
学员们听说公主殿下要来做山长,反应各异。有的吓得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有的兴奋地嗷嗷叫,还有的担心以后规矩多了不自在。
最搞笑的是,在公主殿下第一次以山长身份正式来访之前,整个学堂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形象工程”建设。
刘主事负责文化层面,强令所有学员必须背会《千字文》前十句,见面行礼要标准,说话不能带脏字。结果学员们背得颠三倒四,见面行礼像打架,憋着不说脏话差点憋出内伤。
王大锤负责环境整治,带着工程部的人把学堂里外打扫得一尘不染,工具摆放得整整齐齐,连茅坑都撒了石灰,差点把实训用的砖头都打磨出包浆。他还试图给每个学员发一套新工装,被秦风以“过于铺张”否决了。
**第三波:公主的第一课——“看图识字”与“格物故事”**
长乐公主正式上任“荣誉山长”的第一天,她没有讲高深的道理,而是带来了一套她亲自参与绘制的、图文并茂的《常用字与工具图册》。
课堂上,她没有坐在高高的讲台上,而是走到学员们中间,指着图册上的字和图画,用温柔清晰的声音讲解:“这个字,念‘砖’,就是我们用来砌墙的砖头。这个字,念‘尺’,就是王大锤老师用来量长度的尺子……”
她还结合秦风之前给她讲过的的一些格物小知识,编成浅显易懂的故事:“大家知道为什么水往低处流吗?这里面啊,有个叫‘重力’的力在拉着它……我们修水渠,就是利用这个力,让水自己去我们想让它们去的地方……”
这种教学方式,前所未有!图画直观,故事有趣,还跟他们每天接触的东西息息相关!学员们听得目不转睛,连最坐不住的愣头青都竖起了耳朵。以前刘主事讲半天都记不住的字,跟着公主念几遍就记住了大概!
刘主事在教室外面偷看,心情复杂。一方面,公主殿下亲自授课,内容又如此“接地气”,确实效果显着;另一方面,这跟他想象中的“圣贤教诲”相差甚远,让他有种“礼崩乐坏”的忧伤。
王大锤则乐得合不拢嘴,对秦风小声嘀咕:“老板,还是公主殿下有办法!你看这帮小子,学得多带劲!早知道认字这么好玩,俺当年也学了!”
长乐公主担任“荣誉山长”之后,来学堂的次数渐渐多了起来。有时是来讲课,有时只是来看看,甚至还会带来一些宫里的点心分给表现好的学员。她亲和而不失威仪的态度,新颖有效的教学方法,很快就赢得了所有学员发自内心的爱戴。
学堂的风气,在公主这位特殊山长的影响下,悄然发生着改变。学员们开始觉得,认字读书好像也不是那么可怕的事情,甚至还有点用处。而“公主山长”的故事,也成了长安城一桩美谈,连带着工匠这个行当,似乎都多了几分不一样的光彩。只有刘主事,还在执着地寻找着将“公主教学法”与“圣贤典籍”完美结合的途径,每天抱着书本愁眉苦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