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三斤一回来,发现家里大变了模样。
原本宽敞的院子,猛然多出一间牛棚。
用粗壮的树干搭起四个角,均匀的钉上木条,周围以稻草包裹,斜顶上覆盖上防水的雨布,又以茅草压住。
棚下安静地躺着一只角牛,看到赵三斤,角牛神色淡淡,不见受惊,只慢慢地嚼着石槽里的百露草。
“你这丫头,花这冤枉钱干啥”,赵三斤嘴上抱怨,身体却实诚得很。
笑意盈盈的过去,摸摸角牛的大角,看了看它的身板、口鼻,下了结论,“嗯,是头好牛。”
赵三斤身上因打猎染上的血腥味明显,刺激得角牛猛然站立,往后踉跄退了一步。
风禾忙打水过来让师父洗漱。
与风禾用炼丹压榨自己、增长修为的方法一样,赵三斤修炼时,走的也是“歪门邪道”。
在家时,一天十二个时辰都恨不得在房里打坐,一入森林,便会去找那群幽狼或者其他灵兽打架。
灵兽肉能卖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赵三斤也在通过不停地受伤、复原,在一次次的打斗中突破自己的极限,从而提升修为。
每次回来,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伤,眸子也比一般的农人要肃杀许多,只是被胖胖的身躯掩盖,寻常人见了,只觉得这人的脾气差,有些戾气而已。
洗完脸,处理好伤口,见姐弟俩眼巴巴的在旁边看着,赵三斤从储物袋里拿出了半头寻梅鹿。
寻梅鹿的个头和角牛差不多,半头便摆了大半个地面。
“你大柱叔被鹿角顶到了脚,肋骨也断了两根,原本打到了两只鹿,分了他一只,剩下的一只,我和你聂大娘平分。”
灵兽的皮肉筋骨比人修要强许多,集体打猎时,若有人受伤,就要在猎物方面多加补偿。
三人打的是一群半大不小的“未成年鹿”,鹿角还未完全骨质化,鹿茸饱满鲜亮。
聂大娘想要鹿茸回去给阿靖补身体,便把一整张鹿皮分给了赵三斤。
寻梅鹿浑身雪白,皮毛上分布着点点梅花状的墨点,清冷独特,皮毛有发热的功效。
常被那些爱美的女修买去作围脖或斗篷,价格也十分美丽。
赵家人的身板一个比一个壮实,没人需要补身体,倒是衣服有些少,各取所需,赵三斤从善如流的接下了鹿皮。
一回家,便赶紧将剥下来的整张皮子在井边摊开,用小刀仔仔细细地刮去上面粘连的油脂、杂质、血迹等物。
若是直接晒干使用,皮毛会变得硬邦邦的,还会发臭,得进行特殊处理才能用。
刮完杂质,赵三斤直接送到了昌福那帮忙硝制。
他会打兵器,也有一手硝制皮子的好手艺。
赵家往常硝制兔皮,只不过是将草木灰和皮子一起浸泡变软,弄出来不如昌福细致精美,拿给专业人士,还省的糟蹋了好东西。
到时候可以简单给姐弟俩一人做一件鹿皮衣,或是防水的鹿皮靴子。
在法器店,寻梅鹿做的衣物能卖到上百枚下品灵珠,不算便宜。
祁京牵着角牛去山坡上吃草放风,风禾留在家里,打理那些鹿肉。
家里吃不完,风禾将整扇肉分成大块,放入保鲜盒中保鲜。
又留出两斤左右的量,拿来做晚饭。
肉切成均匀大小的块状,焯水撇去浮沫,再加入墨银草、雷晶花等香料炖煮,酱油、酒、葱姜、盐调味,烀了好几个时辰。
直到用手一掐就能化开,才捞出来,尝起来味道和红烧牛肉差不多。
赵三斤和风禾都没敢多吃,鹿肉药效迅猛,灵力含量高,滋补上火,吃多了,身体承受不住。
倒是祁京吃的津津有味,风禾和赵三斤放下筷子后,还意犹未尽,直接把剩下的一斤多肉全都塞进了肚子里。
人鱼本就是食肉类灵兽,妖族同类相食也比较普遍,没有半点师徒俩的烦恼。
吃完饭,那些鹿肉在胃里消化运转,祁京又成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
好笑的将他送回房,风禾和赵三斤商量起雇佣小工的事情。
如今家里的资产越来越多,光养的鸡鸭数目就不小,鸡有四十只、鸭子有三十只。
兔子繁殖能力强,原先的三只兔子已经繁殖到了四十五只,现下还有好几只母兔都怀孕了。
风禾怕关在密闭空间里容易得病,还特意控制了兔群的规模。
地一共有七块,六亩。
除了原先师徒俩的五亩,赵三斤晋升筑基期后,又得了一亩的份额,只是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就没去登记领取。
今年恰好风铃谷空出了一块,便迫不及待地收入囊中。
不单鸭子,角牛也是需要日日出去放风的。
兔食、鸡食、鸭食、放牛、种地,每样都是不小的活计。
家里三个人不算少,但人人都忙着修炼,连祁京也不例外,毕竟作为契约兽,他的境界上升,相当于风禾的助力上涨。
赵三斤管理谷内的大小事务,已占了大部分空闲时间,风禾又迷上了炼丹,总不能把家务事都压到十岁的祁京身上。
雇的人只用帮她们分担鸡鸭兔的食物,兼带放牛就行,至于种地,三人管六亩地,还是能管得过来的。
左右现在雇一个小工也不费多少银钱,还能省下炼丹、修炼的时间,何乐而不为。
赵三斤抓了抓头,想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素芳谷内,像庄鹤那样年龄小、靠打杂工维持生计的弟子比比皆是。
师徒俩想找个知根知底的,在风铃谷搜寻了一番,赵三斤想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李大柱家的大女儿,李初。
说来李大柱家的情况,也没比原先的赵家好多少。
兄弟两个都是三灵根修士,家里的田地不多,闲暇时靠给别人盖房赚钱。
李大柱还娶了个凡人为妻,生下的女儿跟风禾一样,也是个四灵根。
家里家外,全靠他一把抓,种地、打猎、替人盖房,兼顾修炼。
李初懂事得早,性格开朗积极,风禾经常看到她替谷内人家打零工,除草捉虫挖地,十多岁的年纪,已是个干活的“老把式”了。
恰好李大柱这次打猎伤了腿,赵三斤便去问了问父女俩的意思。
既是个长期买卖,打草放牛而已,比平常干的活轻省多了,李家自然没有不应的道理。
商议过后,约定李初每日替赵家打三筐草,并放一个时辰的牛,每日五枚下品灵珠的工钱,干一天算一天。
时下,一个修士干一天苦力,不过能得十枚下品灵珠的报酬。
李初是炼气一级的修士,放牛的同时,顺手在旁边打三筐草,小半个早上便搞定了,价格不高不低,还算公道。
两厢欢喜,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