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海庆今日还会过来,风禾简直前有狼,后有虎,进退两难。
幸好怕人太多,引人耳目,海庆只敢在出口安插了两个人,修为都比风禾低一些。
趁着两人吃饭的间隙,风禾一溜烟的从井里跑了出来,快如残影。
出了那个院门,换了身灰扑扑的衣服,这才发现,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村里。
破败的渔村,孤零零的立了几间石头房,蒲草房顶单薄破洞,凛冽的寒风呼呼作响,只往人的骨头里钻。
大部分房子没有任何人烟,只间或传来几声幼儿的哭闹和大人的打骂声。
天气太冷了,大家都缩在屋里不出了,风禾一路疾走,只在某间屋外遇到了一个年老的渔民,眼睛里覆了一层白膜,脸被风沙吹得红肿褶皱,大概视力不太好,正摸索着编织手上的鱼网。
察觉风禾路过,直勾勾的盯着她,一言不发。
风禾被盯得后背发毛,快步离开那老渔民的视线之后,随手抄起路边破旧的背篓,又用头巾包住头发,往脸上擦了些淤泥。
配上脚上的草鞋和破破烂烂的衣服,常见的渔民打扮。
渔村看着小,实则歪七扭八,半天走不出去,跟迷宫似的。
风禾闷头走了两柱香,身后忽然传来一声叫喊,“站住,干什么的?”
风禾垂眸,瑟瑟缩缩的往后看,叫住她的,是一名身材魁梧的半妖,打扮和修为,跟守古井的那两名妖族差不多。
只好把背后破烂的背篓拿得出来,掀开上面覆盖的海草,露出几只可怜巴巴的贝壳和蛤蜊。
“我,我赶海的,家里没吃的了……”
“赶海怎么会到这里来”,半妖语气怀疑。
风禾抓了抓头,组织着措辞,“最近天冷,海边都没什么东西,我不自觉就走远了。”
“你是哪个村的,怎么没在这儿见过你?”
“我,我是西蛤村的……”风禾挑了个偏中心的村落,离哪儿都不远不近,顺带反问回去,“你们村,是不是不能来啊,对不起……”
说着就要把那几只少得可怜的蛤蜊放到地上。
感谢周雪堂心血来潮想体验一下出海,三人很是调研了一番,对明珠城周边大大小小村落的名字,基本能说出个所以然来。
半妖听到风禾的回答,停止了盘问,西蛤村离这儿不远不近,处于人力能走到的范围,含糊回答道,“能来,只是看你鬼鬼祟祟的,问问。”
某些村有划分地盘的习惯,外人不得来本村的地盘内赶海,故风禾有此一问倒不奇怪。
这也解释了她为何问啥答啥,十分配合。
看少年手脚被冻得皲裂,收获寥寥无几,脸上因为饥饿,不自觉显现出大片青色的鱼鳞,身上的妖族气息也很浓厚,这才放过了他,“行了,你走吧。”
风禾紧张的走出老远,见那半妖没有跟上来,悬着的心才渐渐放下。
问话途中,那半妖无疑是起了杀心的,大概是怕节外生枝,引起村里人注意,自己身上的疑点也不多,这才按捺住了。
往脸上抹淤泥的时候,风禾注意到皮肤上忽然涌现的鳞片,吓了一大跳。
周围没人后,才从储物戒里拿出镜子照了照,脸上是大片发青的鱼鳞,眸子也从清澈的黑多白少,变成了冰冷冷的竖瞳。
异化了。
外貌,竟和祁京与沉珂半人的模样差不多。
好不容易出了村子,四周荒无人烟,风禾身上的药剂也用完了,身体开始涌现一股脱力感,人族的气息源源不断地冒出来。
她猜测,应该是药剂的后遗症。
升上半空,脚下的石头村逐渐变为一个小点,视野更为开阔之后,风禾将整个地形一览无余。
石头村过去几公里的地方,有一座不高不低的山峰,翻过山,便是明珠城最大的庙宇,海神娘娘庙。
上香、祭祀的人络绎不绝,庙门前,摆了长长的商业街道,小贩大声吆喝,游客边逛边吃。
一山之隔,冷清与热闹的极致对比。
海神娘娘,半妖,通道,无妄之海,断魂界……
这几个关联词一连串的在脑海中闪过,风禾若有所思。
飞到海神娘娘庙附近,找了个空旷的地方降落,风禾换了身衣服,装作游客的样子,四处逛了逛。
庆典还未开始,但大家都已经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之中,正是小摊小贩做生意的好时候。
一条街还未逛完,手里已经大包小包塞满了东西。
随意找了个面摊,点了碗猪肉杂酱面,风禾边吃,边不着痕迹的询问老板娘,一山之隔的那石头村是什么村子。
明珠城粮食贵,像这类精细的白面,价格更是不便宜,加上正值中午与下午的交界点,游人该吃的饭都吃的差不多了,面摊上的人并不多。
老板娘用布巾擦了擦手,随口应答,“嗯,你说的是海神娘娘庙山背后的那个村子啊,一看你就是外地来的,那村名叫黄鱼村,过去很能捕到些稀有的黄鱼。”
“只是离城里太远了,又隔了一座大山,卖什么都不方便,近几年,黄鱼还换了繁衍的窝点,渔人无所生生计,走得走,散的散,留在家里的,估计都是些老弱妇孺了吧……”
“哎……”
风禾听听没说话,附和着叹了口气,哪里都是这样,农民,渔民,只要是看天吃饭的职业,都要看老天爷的脸色。
热乎乎的一碗面下肚,在井下的冰凉感终于去了些许,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风禾往海神娘娘庙周边的几个村子走了走。
果不其然,在附近的一个偏僻的村落,发现了云螭商行的修士。
纯正的妖族。
至于海神娘娘庙,则被本地最大的势力,以人族为主导的昌隆商行牢牢把守。
风禾掂了掂手中炸得干脆的小鱼干。
通道,居然在如此显眼的地方,开启的时间,只怕也和自己料想的一般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