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宫的晨雾尚未散尽,李宸已捧着《道德经》立在廊下,目光落在“昔之得一者”那一段,指尖反复划过“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几字,待李昭与林晚晴走来,他便迫不及待开口:“父亲,母亲,这‘一’究竟是何意?天得‘一’能清,地得‘一’能宁,侯王得‘一’能为天下正,可见‘一’是万物安身立命的根本。可这‘一’具体到治国,又该如何把握?若侯王失了‘一’,便会‘恐蹶’,那这‘一’是否就是治国不可偏离的核心?”
他走到庭院中央的石桌旁,将书卷摊开:“您看《道德经》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侯王自称‘孤、寡、不谷’,皆是自谦之词,这不正是以‘贱’为‘贵’的根基吗?可如今朝堂之上,有些官员追求‘琭琭如玉’的虚名,处处彰显自己的尊贵,反而离百姓越来越远。难道他们忘了,失去‘贱’这个根本,‘贵’便成了空中楼阁?”
李昭俯身拾起一片沾着晨露的落叶,指尖轻捻露珠,缓缓道:“宸儿,这‘一’便是道的核心,是万物运行不可偏离的根本规律。天若失了‘一’,没了清透的本质,便会乌云密布、雷霆骤起,终有崩裂之危;地若失了‘一’,没了安宁的根基,便会地震频发、山河崩塌,终有倾废之险。治国的‘一’,便是以百姓为根本,以民生为核心——侯王若守住这‘一’,便能让天下归正;若失了这‘一’,只顾自身享乐、不顾百姓疾苦,便会如失去根基的大厦,终有颠覆之祸。”
他指着远处的农田:“你看那些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求不过是‘一’亩良田、‘一’仓粟米。朝廷若能守住‘以民为本’这‘一’,不随意征调徭役、不肆意加重赋税,农夫便能安心耕种,粮食便会充盈,天下便会安定。前几年西北旱灾,陛下没有急着修建行宫,而是将国库半数粮草调去赈灾,又派官员指导百姓打井引水——这便是守住了‘一’,以百姓的生存为根本,所以旱灾过后,西北百姓不仅没有流离失所,反而对朝廷更加信服。”
林晚晴走到石桌旁,为两人斟上热茶,茶香混着晨雾的清新,沁人心脾:“夫君说得极是。‘贵以贱为本’,这‘贱’不是卑微,而是百姓的需求、民生的根基。就像这茶盏,杯身是‘贵’,杯底是‘贱’,若没了杯底的支撑,杯身再精美,也盛不住茶水。侯王自称‘孤、寡、不谷’,不是真的‘孤’与‘寡’,而是时刻提醒自己:若脱离百姓,便会成为孤家寡人;若忘了民生根本,便会如‘不谷’(不善之人)般遭人唾弃。”
她话锋一转,语气多了几分凝重:“前些日子,江南盐商勾结官员抬高盐价,百姓买盐需花往日三倍的价钱,不少人家只能淡食度日。那些官员为何敢如此妄为?便是忘了‘高以下为基’的道理,只看到盐商给的好处,却忘了百姓才是他们‘高’位的根基。陛下得知后,不仅严惩了贪腐官员,还下调了官盐价格,让百姓能买得起盐——这便是将‘贱’(百姓需求)拉回‘贵’(官员职责)的根本,让治国的‘一’重新稳固。”
“那‘至誉无誉’‘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又该如何理解?”李宸追问,眼中满是求知的光芒,“难道治国者不该追求美誉吗?若都如‘珞珞如石’般质朴,会不会显得过于粗陋?”
“‘至誉无誉’,不是不追求美誉,而是不刻意追求虚名。”李昭解释道,“真正的美誉,是百姓发自内心的认可,不是靠宣扬、靠粉饰得来的。就像前朝的贤相,一生清廉,只知为百姓谋利,从未给自己立过一块功德碑,可百姓至今还在传颂他的事迹——这便是‘至誉无誉’,无需刻意标榜,美誉自会流传。而‘琭琭如玉’的虚名,看似华丽,实则易碎;‘珞珞如石’的质朴,看似粗陋,实则坚固——治国者当学山石,以质朴为本,不求表面的光鲜,只求内里的坚实。”
他拿起案上的一块青石,指尖划过石面的纹路:“你看这石头,没有美玉的光泽,却能用来铺路、砌墙,支撑起高楼大厦。治国者若能如这山石般,放下对虚名的追求,专注于解决百姓的实际问题——让农夫有田种、让工匠有活干、让学子有书读,那天下自然会安定,这比任何‘如玉’的虚名都更有价值。”
林晚晴补充道:“宸儿,你将来要做天下之主,更要记住‘守一’的道理。无论朝堂如何变化、无论外患如何侵扰,只要守住‘以民为本’这‘一’,不偏离、不放弃,便能如天得‘一’而清、地得‘一’而宁般,让天下归正。那些追求虚名、脱离百姓的人,终会如失去根基的树木,在风雨中倾倒;而守住根本、质朴为民的人,才会如大山般,永远屹立不倒。”
李宸捧着手中的《道德经》,再看庭院里的晨雾渐渐散去,阳光透过枝叶洒下,落在“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一句上,心中对“一”的理解愈发透彻。他抬起头,眼中没了往日的困惑,只剩坚定:“孩儿明白了,这‘一’便是治国的根本,是百姓的需求、民生的安稳。守住这‘一’,便守住了天下的根基;以‘贱’为‘贵’、以‘下’为‘高’,便守住了民心的归附。往后孩儿定当以‘珞珞如石’的质朴自勉,不追求‘琭琭如玉’的虚名,只专注于为百姓谋福祉,让大齐的江山如天清地宁般,长久安定。”
李昭与林晚晴相视一笑,眼中满是欣慰。东宫的晨风吹过,带着农田的清香与书卷的墨香,仿佛也在为储君的领悟而欢畅。这场关于“一”的论道,让李宸对治国之道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守“一”便是守根本,重“贱”便是重民心,唯有如此,方能成为让天下归正的君主,让大齐的基业如磐石般,历经风雨而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