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要怎么查?
一个个鬼魂去追踪溯源吗?
且不说过程繁琐,耗时漫长,单是这需要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非同小可。
他孤身一人,实在是力有不逮。
一个名字几乎是下意识地冒了出来,端木熙。
那个深不可测的男人,拥有着连祟都能轻易压制的力量,若有他相助,查明此案必定事半功倍。
然而这个念头刚升起,东方毓就猛地甩了甩头,脑袋摇得像只拨浪鼓。
“不行不行,”他在心里立刻否决。
“才刚欠下天大的救命之恩,这转头又去求人帮忙,我的脸皮还没厚到这种地步。再说了,谁知道他愿不愿意插手这种麻烦事……”
求助的念头被压下,但肩头的沉重感却丝毫未减。
他望着眼前悲痛欲绝的夫妻,暗暗握紧了拳。
无论如何,这件事,他不能不管。得另想个万全之策才行。
可这真是难住了东方毓。他苦思冥想,也找不出什么万全之策。
那些孩童的鬼魂机警得很,只要他一靠近,便如受惊的雀鸟般四散飞逃,逼得他只能耐着性子一个个去追踪。
连续奔波了四天,结果却更令人困惑,每个孩子失踪的地点截然不同,彼此之间似乎毫无关联,线索如同断线的珠子,怎么也串不起来。
他正烦躁地趴在窗前,对着窗外发呆,只觉得一筹莫展。
这时,绿漓轻手轻脚地进来,递上一张折叠整齐的笺纸:“世子,这是净王爷差人送来的。”
东方毓狐疑地接过,展开一看,上面是几行墨迹淋漓、措辞文雅却拗口的句子。
他瞬间翻了个白眼,内心无语凝噎:“脑子有坑吧?我看起来像是能读懂这种酸文假醋的模样吗?”
原主是个“傻子”,欧阳明净又不是不知道,这分明是故意为难。
绿漓退下后没多久,窗棂微动,一道身影悄无声息地闪现,竟是端木熙的贴身侍卫。
侍卫言简意赅:“世子,王爷邀您万花楼一聚。”
东方毓顿时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这才叫有效传话!”
他立刻来了精神,麻利地起身,叫上绿漓便出了门。
万花楼是皇城新开的舞坊,坐落于最繁华的街市。
马车还未驶近,远远便能望见那片最为璀璨夺目的灯火,悠扬的笙管笛箫之声先一步飘入耳中,勾人心魄。
无数盏大红灯笼将整座建筑映照得恍如白昼,又笼罩着一层暖昧朦胧的红色光晕。
描金的牌匾上,“万花楼”三个大字龙飞凤舞,据说出自名家手笔。
楼前彩绸飘飘,在晚风中轻盈舞动,宛若美人的纤手在招摇。
一脚踏入大堂,喧嚣热浪扑面而来。
中央巨大的舞台铺着昂贵的波斯地毯,四周环绕雕花栏杆,是全场的焦点。
空气中弥漫着名贵沉香、甜腻果香与醇厚酒香混合的复杂气息,一闻便知是销金窟。
人声鼎沸,杯盏交错,歌女的浅唱低吟与乐师的丝竹之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活色生香的纸醉金迷画卷。
东方毓正新奇地打量着这派浮华景象,忽然,一只手臂自然地环过了他的腰间。
他正沉迷于这热闹氛围,还以为是楼内招待客人的知客前来接待,直到一个让他浑身不适的温润嗓音在耳畔响起:
“毓儿,你果然来了。”
他侧头一抬,欧阳明净那张带着笑意俊脸近在咫尺!
吓得东方毓浑身一个激灵,瞬间炸毛。
他几乎是本能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将欧阳明净推开,动作幅度之大,堪称张牙舞爪,脸上写满了毫不掩饰的惊悚与抗拒,脱口而出:“你干什么?”
内心早已呐喊沸腾:“他娘的!没搞错吧?难道那张鬼画符一样的纸条上写的,也是约我来这万花楼?”
这乌龙可闹大了!
就在这尴尬之际,端木熙的侍卫如同救星般再次适时出现,恭敬道:“世子,王爷在三楼雅座等您。”
东方毓二话不说,像只逃离陷阱的兔子一般,嗖地一下就窜上了楼梯。
被推开的欧阳明净脸上温雅的笑容瞬间凝固,他先是难以置信地瞪了那多事的侍卫一眼,眼神中闪过阴鸷与恼怒。
他精心安排的相遇被打断,东方毓那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更是让他心下愠怒。
不容多想,他也立刻快步跟了上去。
万花楼的二楼、三楼设有回廊雅座,以雕花栏杆围挡,方便客人凭栏俯瞰楼下舞台的表演。
与楼下大厅的公开喧嚣不同,雅间更为私密奢华。
以绣着精美花鸟的屏风隔断,内设软榻、棋桌、书案,装潢雅致,是达官显贵们私下谈事或与红牌姑娘独处的首选。
东方毓冲进端木熙所在的雅间,只见里面布置清雅,一张红木八仙桌摆在中央。
桌上已备好了各色时令鲜果和精巧别致的茶点,熏香袅袅,与楼下的浮华喧嚣恍若两个世界。
端木熙安然坐在凭栏边的紫檀木小方桌旁,明明双眼覆着那标志性的藏青丝带,姿态却悠闲得像在欣赏什么绝妙风景,指尖还随着楼下隐约飘上的乐声轻轻叩着桌面。
东方毓一口气冲上三楼,一屁股坐在端木熙对面的空位上,气息还有些不匀。
“端木兄,你找我来是……”
他话才开了个头,欧阳明净便已跟了上来,毫不客气地在他身旁的空位坐下,脸上挂着无懈可击的浅笑,目光却锐利地投向端木熙。
“熙王爷,真是好久不见啊。”
这话听着是问候,语气里却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咬牙切齿。这三楼视野最佳的雅座,原来是被这人提前定下了。
端木熙连头都没偏一下,仿佛根本没听见,只是将桌上那碟晶莹剔透的荷花酥往东方毓面前推了推。
欧阳明净见状,也不甘示弱,立刻执起桌上的青玉茶壶,优雅地为东方毓斟了一杯香气四溢的碧螺春。
眼神温柔得能滴出水来,语气更是宠溺:“毓儿,跑得急了吧,先喝口茶润润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