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铃声响起,同事们陆续离开。
王姐走之前还特意过来摸了摸苏晚的新显示器,感慨了一句“拼多多真是宝藏之地”。
苏晚笑得比哭还难看。
办公室里最后又只剩下她和沈砚。
沈砚关掉电脑,站起身,拿起他那个装着馒头的便利店塑料袋,准备离开。
经过苏晚工位时,他脚步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台新电脑,似乎还算满意。
“走了。”他淡淡地说了一句。
“沈同事!”苏晚猛地叫住他。
沈砚回头,用眼神询问。
苏晚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几乎是咬牙切齿地问:“这台电脑……到底……多少钱?”
沈砚似乎思考了一下,然后报出一个数字:“九百六十二块四毛。用了平台券和限时折扣。”
苏晚闭上了眼睛。很好,他还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一位。这演技,奥斯卡都欠他一座小金人。
“寄件人名字……也是您精心设计的?”她不死心地追问。
沈砚脸上露出一丝“这难道不是基本操作吗”的疑惑,点了点头:“匿名寄件,符合安全规范。‘拼多多至尊VIp’,具备合理的平民属性伪装。”
苏晚:“……”她输了,输得彻彻底底。
“还有事?”沈砚问。
“……没。您慢走。”苏晚有气无力地趴在了桌子上。
沈砚点了点头,转身离开了办公室,背影挺拔,步伐从容,手里的馒头塑料袋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
苏晚听着他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才缓缓抬起头,看着眼前这台流畅得不像话的“拼多多神机”,内心一片悲凉。
她拿出手机,点开那个唯一的联系人,悲愤地打字:
【沈公子,下次您再想给我升级装备,能不能提前打个招呼?或者……让顾先生直接给我个黑卡副卡也行!这种‘平民式惊喜’,我的心脏真的承受不起!!!】
消息发送成功。
几乎同时,对方回复了。
沈砚:【黑卡目标过大,不符合现阶段伪装要求。电脑性价比很高,足够应对当前工作需求。】
苏晚盯着这条回复,彻底没了脾气。
行吧。你帅,你说什么都对。
她认命地开始收拾东西,准备下班。今天的信息量太大,她需要回去好好消化一下。
然而,当她关掉电脑,站起身时,目光无意间扫过陈秘书办公室紧闭的门。
她忽然想起下午那场“下午茶”,想起陈秘书那句“注意分寸和影响”的警告。
今天这台突如其来的电脑,如此高调,如此引人注目,陈秘书不可能不知道。
这会不会……再次引来她的关注和试探?
苏晚的心,又缓缓沉了下去。
这台“拼多多核弹”,带来的不仅仅是效率的提升,恐怕还有……更大的风浪。
她拿起包,最后看了一眼那台黑色的新电脑,心情复杂地离开了办公室。
楼下的风带着晚秋的凉意,吹在她滚烫的脸上。
她拿出手机,看了一眼。沈砚没有再回复。
倒是林小雨发来了好几条微信轰炸:
【晚晚!下班没!】
【重磅八卦!我听说你们总裁办今天有人收到了拼多多寄来的电脑?!还是电竞级的?!】
【谁啊谁啊?这么牛逼?!快告诉我!我要去拜师学艺!】
苏晚看着微信,苦笑一声。
拜师学艺?
她只想问问,现在退出师门,还来得及吗?
...
周末的阳光透过出租屋薄薄的窗帘,唤醒了宿醉般昏沉的苏晚。
她几乎是弹坐起来的,第一眼就看向床尾书桌上那台安静矗立的黑色电脑。
晨光中,它流畅的线条和沉稳的质感,与周围简陋的环境格格不入,无声地提醒着她昨天那场荒诞又惊心的“拼多多核弹”事件。
“不是梦……”她喃喃自语,抓了抓头发,感觉太阳穴还在隐隐作痛。
手机屏幕亮着,显示着林小雨昨晚一连串的微信轰炸,最新一条是:【姐妹!你人呢?!被拼多多电脑绑架了吗?!速回话!不然我报警了!】
苏晚苦笑一声,回复:【还活着。电脑是别人的,放我这儿暂存,一场乌龙。】
她暂时不打算跟林小雨解释这背后的惊涛骇浪,那只会把咋咋呼呼的闺蜜也拖下水。
敷衍完林小雨,她点开那个只有一个联系人的界面。
最后一条消息还停留在她悲愤的控诉和沈砚那句【性价比很高】的回复上。
没有新的指令,没有解释,也没有关于如何处理这台烫手山芋的说明。
他就这么把这颗“核弹”扔给了她,然后消失了。
苏晚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烦躁和不安。她不能再被动等待了。
沈砚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给了她工具和权限,她必须做点什么。
她起床,洗漱,随便啃了两片面包,然后坐到了那台新电脑前。
按下开机键,几乎瞬间进入系统。
输入工号密码,桌面干净得像刚被格式化过。她点开那个名为【数据分析】的陌生软件。
界面极其简洁,甚至有些原始,没有任何品牌标识和花哨功能,只有几个基础的数据导入、清洗、分析和可视化模块。但运行速度流畅得惊人。
她尝试着导入了一份FN项目的历史数据。软件几乎是秒速处理完毕,生成了清晰的数据表和关联图谱。
苏晚的心跳微微加速。
这性能,绝对不是什么“九百六十二块四毛”能买到的。沈砚到底在这台机器里塞了什么黑科技?
她甩甩头,不再纠结电脑本身,将注意力集中到数据上。
FN项目……宏达精密电子厂……正鸿资本……那些神秘的标记……
陈秘书的警告、顾琛的紧张、沈砚的深不可测……所有这些碎片在她脑中盘旋。
她需要一个突破口。
正鸿资本。
这个名字反复出现,像一根若隐若现的线头。
她打开浏览器,下意识地先输入了“正鸿资本”的官网地址。网页加载缓慢,设计老旧,新闻动态停留在两年前,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很符合它作为“皮包公司”或者“白手套”的设定。
但她不甘心。沈砚和陈秘书都对它如此敏感,它绝不可能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她尝试用软件内置的数据抓取功能(这玩意儿居然还有这功能!),深度爬取与“正鸿资本”相关的所有公开商业信息、招标公告、股权结构……
数据流在屏幕上飞速滚动。
大部分结果都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无聊。一些小额的投资记录,几份无关痛痒的合作协议……
直到一条不起眼的、发布于三年前的、关于某次行业研讨会后的慈善拍卖通稿,引起了她的注意。
通稿本身很官方,罗列了与会企业和捐款数额。正鸿资本也赫然在列,捐款数额不大不小,毫不显眼。
吸引苏晚的,是通稿配的一张模糊的合影照片。
照片是会后拍的,一群人站在一起,笑容官方。她的目光掠过那些陌生的面孔,忽然,在照片最边缘的位置,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虽然像素不高,侧着脸,穿着也比现在年轻些许,但苏晚几乎可以肯定——
那是陈秘书!
她怎么会出现在正鸿资本参与的活动合影里?!虽然位置边缘,看似无关,但以陈秘书在沈氏集团总裁办的身份,参加这种级别的行业研讨会本身就有些奇怪,还恰好和正鸿资本同框?
苏晚的心跳骤然加快。
她立刻将这张图片单独保存,放大,锐化处理……试图看得更清楚。但图像质量实在太差,除了能辨认出是陈秘书,再也提取不出更多有效信息。
这到底是巧合,还是……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