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哥李宪国,这是二哥李传国。
“这是我姐夫郭立新。”
李建国给双方做了一个介绍,郭立新立刻伸出手,分别和两个人握了握。
“欢迎,大哥和二哥快坐。”
两人分别坐下,话题自然而然转到投资上面去了。
“吃过午饭,我领你们去赵家慧的猪场,把她叫过来也行,看两个哥哥的意思。”
李宪国看了两个弟弟一眼:“还是去看看吧,说实话,我也想去看看她的那个猪场。”
李宪国有自己的想法,猪场和肉联加工厂比起来,肯定规模要小的多,但小处见大,从猪场就能看出赵家慧的管理才能和责任心。
这两样直接关系到工厂的存活。
那么大一笔钱投进去,肯定要对一个管理者有个深刻的认识。
“能不能跟我说一说那个赵家慧的具体情况!”
郭立新看向母亲:“妈,要不你来说说?”
毕竟,在郭立新的世界里,有几年几乎是空白的,要说赵家慧的事情,还是杨秀芝最有发言权。
“那孩子,就有个不服输的劲……”
杨秀芝一边说,李宪国一边不住的点头。
能吃苦、敢闯、不服输。
最主要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有敏锐的洞察力。
听杨秀芝说完,对赵家慧,李宪国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几个人的谈话告一段落,丁香的饭也好了。
知道农村没什么菜,李建国来的时候,自己带了不少。
饭菜上桌,郭立新拿酒的时候,心里非常忐忑,家里的酒就是普通的小烧,招待这两位客人,未免有点太寒酸。
没想到,李家兄弟不但没嫌弃,还连连夸赞酒好喝呢。
毕竟吃过饭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几个人都没多喝,二两的杯子,每人一杯。
吃过饭,郭立新亲自陪着李家三兄弟,去了赵家慧的家。
赵家慧这几天没少跑银行,得到的答复,依然和以前一样,最多三十万。
加上存款,她还是只能解决五十万。
事情又回到了起点。
赵家慧没了信心,心情正沮丧呢。
看见郭立新领着三个人进了自家的院子。
看见李建国,赵家慧的眼睛一亮。
咋把他给忘了?
郭立新的这个小舅子还是有点实力的。
赵家慧急忙推开房门,迎了出去。
“建国来了,快里面请,这两位是……”
赵家慧急于想知道,另外的两个人是谁。
她隐隐感觉,这两个人好像和她的集资入股有关系。
进了屋,李建国给赵家慧介绍了两个哥哥。
而且没拐弯抹角,直接说了两个哥哥的来意。
赵家慧非常高兴,给李氏三兄弟讲了自己出去考察的结果。
和一些具体的数据。
“我真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项目,如果两个哥哥有兴趣,可以好好考虑考虑。”
李传国一般时候,都不说话,都是李宪国在说。
对这个大哥,很是尊重。
李宪国对投资的事情没表态,提议要去猪场参观一下。
赵家慧欣然应允。
从猪场出来,李宪国的脸上,明显带着满意的笑容。
“一共需要多少资金?”
赵家慧回答:“保守估计,最少二百五十万,我自筹五十万,缺口该有二百万。”
李宪国不住点头:“二百万的资金不是问题,不瞒你说,我们还有别的事情做,对这个行业有兴趣,但了解不多,我们只是出钱,不参与管理。”
“你看这样行不行,由你全权负责管理,你占股百分之二十,我们八十。”
“你的管理费就按盈利的百分之十给你,你觉得怎么样?”
李宪国一脸笑容的看着她。
赵家慧既然想集资干,对股份分成这些,肯定会有所了解。
一般的情况下,都是资金股六十,人力股四十。
像李宪国这种分配,对自己肯定是不利的。
不过现在的情况,李家三兄弟就是赵家慧溺水后抓住的那根救命稻草。
她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资金这么大的事,三言两语就解决了。
李宪国觉得有点意外,本来他报的数,给了赵家慧讨价还价的机会。
没想到她这么爽快就答应了。
虽然商人重利,李宪国还是把话说到了前头。
“当然,企业真正挣钱的时候,肯定是要给你发奖金的!”
赵家慧笑着摆手:“那都是小事,厂址选在哪里,大哥心里有眉目吧?”
李家占股多,当然有决策权。
李宪国笑着说:“我看你们村的位置就可以。”
这件事,三兄弟自然是考虑过的。
市里的地皮和人工跟丰收村比起来,高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而且环保和三废处理,也要比市里容易。
交通也方便,只要把村里通公路的道路修好,运输完全没有问题。
由于受赵家慧的影响,附近的几个村屯养猪的也不少,只是没形成规模。
赵家慧已经有近十年的养猪经验,可以提供技术和饲料方面的支持。
货源应该是可以保证的。
如果以后发展起来,肯定要有自己的产业链。
李建国在县里,人脉还可以,手续方面的事,就交给他办理了。
从筹备到试产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
再加上气候影响,估计得到九三年年底。
别看李宪国看起来一副不紧不慢的样子,做起事来雷厉风行。
赵家慧不得不佩服。
厂址赵家慧早就看好了,在丰收村的西北角,老学校的位置。
当初盖新学校的时候,老学校拍卖给了四家农户。
地方宽敞,还靠边。
收购应该没有难题。
赵家慧领着李家三兄弟,去了老学校的地址。
当初学校周围的大杨树,已经被砍伐的差不多了。
几个人在围墙外面,转了一圈,又看了一下东边的几户人家。
李宪国的意思,把半条街全部拿下来。
以后工厂扩大规模的时候,还需要地皮。
到时候再收购,就不知道啥价格了。
农村的房子,现在的作用,还只停留在居住的层面。
李宪国让赵家慧、郭立新和李建国先回去。
而他则带着李传国,敲开了那几家的房门。
半个小时以后,兄弟两个回到了赵家慧家里。
半条街十户人家,李宪国用了五万块就搞定了。
之所以把赵家慧三个支开,是避免村民知道用处,狮子大开口。
“等把这十户人家的合同签完以后,就可以正式动手筹备了。”
赵家慧激动的脸色通红,本来都不抱希望的事,竟然意外的成功了。
看来无论做什么,还真不能轻言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