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五日,星期二。
私塾内,钟鸣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字:
【鬻】
然后笑吟吟地问:“有没有谁能告诉先生,这个字念什么?又是什么意思?”
话音一落,私塾便安安静静的。
这个字,自然是没有哪个孩子见过。
甚至张普跃,乃至冯三保也是头一回见。
钟鸣自然也知道这一点,所以他没有花过多的时间等待,片刻后便主动揭秘道:
“这个字念‘yu’,意思‘卖’!”
“卖!”
孩子们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钟鸣点点头,“这个‘卖’,就是‘卖东西’,‘买卖’的‘卖’,同学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孩子们齐声道。
冯、张二人则是默默点头。
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了这么久,他俩还是不习惯这样齐声回答问题。
钟鸣接着讲道:
“好,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的内容,是一个故事,也是一个以后会经常用到的成语、词语。叫作‘自相矛盾’!”
说完,他转身写下: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
知道了‘鬻’字后,这句话就非常简单了。
孩子们在下面主动答出:“有一个楚人,他卖的有‘盾’和‘矛’......”
但他们脸上还有疑惑,以后他们并不是很清楚这两个物件是什么东西。
莫说见过,孩子们连听都没有听。
钟鸣看出孩子们的疑惑,笑着解释道:“盾呢,就像是一块大大的板子,可以用来防御,别人攻击你时,你拿着盾就能挡住。矛则是长长的,前面有尖锐的头,用来进攻,可以刺向敌人。”
孩子们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新奇的神情。
张普跃一脸了然地点点头。
冯三保则是露出一脸古怪的表情......
矛和盾,他当然比较熟悉,属于两样最低级的武器......混迹江湖多年,就没有听过那个高手用的是矛和盾。
没想到先生还知道矛、盾。
而且,还拿这个来举例。
钟鸣继续在黑板上书写,边写边念:
【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写完后,他转身看向孩子们,问道:“这句话,哪位同学试着翻译一下?”
“......”
话音刚落,教室里安静了一瞬,孩子们纷纷低头思考,嘴里小声默念着这句话。
这句话古文读得多的瞬间就能看懂。
但孩子们则需要缓一会儿。
之后,刘寄奴缓缓举起了手。
钟鸣笑着点头,“寄奴,你来答!”
男孩站起身说道:“先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个楚国人称赞他的盾说:‘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东西能刺穿它。’又称赞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刺穿的。’”
钟鸣面露微笑,点头道:
“翻译得很不错,理解得也很到位。大家看,这个楚人先夸赞自己的盾无比坚固,什么都刺不穿,接着又夸赞自己的矛无比锋利,什么都能刺穿,这就出现问题了,对不对?”
“对啊!”孩子们纷纷点头。
“吹牛哩!”
“怎么会有什么都能刺破的东西?”
张伟更是忍不住说道:“这家伙,那要是用他的矛去刺他的盾,会怎么样呀?”
闻言,钟鸣笑着反问道:“张伟问得很好!那大家不妨细细想一想,这会出现什么结果呢?”
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
“用自己的矛去刺自己的盾!”
“要是矛能刺穿盾,那就说明他的盾不坚固,之前说的话就是假的。”
“可要是矛刺不穿盾,那就说明他的矛不锋利,同样之前夸矛的话也是假的。”
钟鸣把最后一段话写下: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钟鸣写完后,看向孩子们说:
“这里呢,有人就问这个楚人了,‘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然后啊,这个楚人就回答不上来了。”
王林想了想,大声说道:
“先生,因为他前面把盾和矛都夸得太厉害啦,这两个说法不可能同时成立嘛.......要是矛能刺破盾,那盾就不坚;要是刺不破,矛就不利,所以他没法回答。”
这个意识已然在同学们脑中成型。
‘矛盾’这个原本不存在的词,正逐渐成为一个形象的代表。
钟鸣引导道:
“听完这个故事,大家有什么想法吗?”
“先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能前后抵触,不然就像这个楚人一样,会被人问住,下不来台。”
“先生,要是我是楚人,我就说刚才是我吹牛了,其实我的矛和盾没有那么厉害。”
“如果是我,就会说我的矛和盾是在不同情况下发挥作用的,盾是用来防普通攻击,矛是用来对付特定敌人的,这样就不会自相矛盾了。”
听着孩子们的话,钟鸣脸上满是笑容。
真是不错哩!
比起前世同龄的孩子,他们书读得更少,却思考的更多。
钟鸣并不认为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孩子们更聪明,而是后者更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正反馈。
越学越强,谁能没兴趣?
如果只是一味地学习,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才能得到实际的收获,这却怪不得大部分人会心生懈怠。
路漫漫其修远兮......
上下而求索者几何?
孩子们的讨论声逐渐小声,最后安静。
钟鸣在这时总结道:
“矛盾,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是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无论说话还是做事,尽量保持前后一致,不能相互抵触,不然就会陷入像楚人这样尴尬的境地。”
说完这些,他又笑着问道:
“如果我们说‘这两个人发生矛盾了’,那么这代表了什么呢?”+
孩子们思考了一会儿,有人答道:
“我觉得两个人发生矛盾......就是他们之间发生了冲突,就像矛和盾碰到一起,很难处理。”
钟鸣笑着点头:
“说得对,那要是你们遇到了矛盾该怎么办?”
此问一出,孩子们沉默了起来。
不久后,一人低声说道:
“那得看谁对谁错......”
钟鸣正要说话,却听到另一个孩子说:
“其实吧,对错不重要......还是得看谁更有实力。弱的怎么都没有道理,强的说什么都说对的......根本就没有矛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