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岗的警卫已换新人,梅文华出示证件后才得以进入。
办公室依旧如故,未被他人占用。
稍坐片刻,周建军便来招呼他去会议室。
同事们见到梅文华,纷纷热情问候:
小文华,好久不见!一回来就受表彰,恭喜啊!
这次是不是又要拿一等功了?
肯定是一等功,他都拿过好几个了!
梅文华笑着回应:我真不清楚,今天刚回来上班。”
在第二排就座后,周围人互相道贺,唯独梅文华对表彰内容一无所知,只能真诚地向他人祝贺。
表彰大会正式开始。
领导先肯定大家的工作,随后宣布获奖名单:
三等功20余人,二等功5人(包括周建军),而一等功仅梅文华一人。
在掌声中,梅文华上台领奖。
领导为他佩戴奖章:梅文华同志,恭喜你!我果然没看错人。”
都是领导栽培的结果。”梅文华向领导和同事们鞠躬致谢。
这是你应得的,提前完成任务远超预期。”领导欣慰地拍拍他的肩膀。
会后,梅文华直奔财务室领取奖金。
周建军无奈道:你这家伙,明明不缺钱,每次都这么着急领奖金。”
“唉!老周,你了解我的,以前穷日子过怕了!”
梅文华叹着气说,“我这人就是爱钱,这毛病怕是改不掉喽!”
“这不是废话?谁不爱钱?”
周建军冲他翻了个白眼。
财务室的同事们听见这话,全都笑得直不起腰。
一年没见,梅文华还是这么实在。
领完奖金,梅文华跟着周建军回办公室听工作安排。
这时周建军才告诉他另一个好消息——
他升官了!
“会上决定破格提拔你当执行科科长,连跳两级,高兴不?”
“高兴是高兴,工资涨了嘛。
不过当了科长可就不好偷懒了。”
梅文华一脸淡定。
周建军:“……”
这什么人啊!手痒想揍他!
其实梅文华心里美着呢,只是刚拿了一等功,再听说升职加薪,感觉也就那样。
这都是他应得的。
为了任务下乡蹲了一年多,吃了多少苦?再说他都拿了好几个一等功了,早该升了。
“现在你是科长了,别跟以前似的吊儿郎当,带着科室的人好好干。”
“知道啦!向您学 行了吧?”
“不错!孺子可教!有不懂的随时问我,现在带你去认认人。”
周建军对他的态度很满意。
执行科总共十个人:一个科长、一个副科长。
副科长陈立民32岁,刚提拔上来,能力很强。
可看见比自己还年轻的科长,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他以为自己算年轻有为,没想到科长更厉害!
剩下八个科员,梅文华暂时没记住名字,混个脸熟。
反正都是年轻人,以后慢慢处呗!
跟科室的人寒暄完,梅文华又跟着周建军回来了。
他的东西还没搬,得收拾。
而且升职文件还没正式下发,虽然听说会上全票通过了——调查部谁不知道梅文华的能耐?要不是以前年纪小,凭那些一等功早该升了。
“老周,我真舍不得搬,就想跟你搭伙。”
梅文华一边收拾一边嘟囔。
跟老周同办公室多自在,摸鱼都没人管。
以后和陈立民一个屋,可就没这好事了!
“赶紧收拾!托你的福,我也要搬了。”
周建军得意道。
“哟!你也升了?恭喜啊!”
“你连跳两级,我好歹得升一级吧?不然怎么当你领导?”
周建军说得理直气壮。
不过这几年他能升这么快,确实沾了梅文华的光——跟着这小子可没少白捡功劳。
借着梅文华发现宝藏的功劳,他顺利晋升为调查部领导班子成员。
刚整理完个人物品,陈立民便领着执行科的同事前来帮忙搬运。
众人分工协作,很快便将梅文华的物品全部转移完毕。
周建军同样需要更换办公室,但因新办公室尚未准备妥当,还需等待几日才能搬迁。
安顿好办公室后,梅文华与科室同事共进午餐,借此机会增进感情。
令他意外的是,科室成员对他的年轻资历毫无异议,反而个个热情高涨。
梅文华暗自思忖:没有刺头挑事,该如何树立威信?新官上任的三把火还要不要烧?
其实最初得知梅文华担任执行科长时,部分新调入调查部的同事确实心存不服。
但当他们打听到梅文华在部门的种种事迹后,所有质疑烟消云散,甚至有人主动帮忙搬运物品。
下午暂无公务,初次担任科长的梅文华将工作安排交由陈立民负责,自己则打算先熟悉几天业务再正式接手。
当晚的调查部庆功宴上,梅文华被周建军叫去陪同领导们饮酒。
他毫不怯场,轮番向各位领导敬酒。
大领导见状调侃周建军:老周啊,你以前可把梅文华藏得太深了,这酒量分明比你强多了。”
周建军笑着解释:报告领导,我也是今天才见识到这小子的真实酒量!
年轻人就该多给机会表现。”大领导满意地点头,梅文华同志很优秀,今后还是由你分管,记得多压担子。”
请领导放心,我马上给他安排任务!周建军拍胸脯保证。
宴席持续到深夜十一点,梅文华记不清自己喝了多少。
因荣立一等功,前来祝贺的同事络绎不绝,每次都是满杯相敬。
中途他不得不数次离席,暗中饮用灵泉水才坚持到最后。
送周建军回家后,梅文华才返回四合院。
见母亲和妹妹梅兰早已入睡,他便轻手轻脚回到娄晓娥住处,放出大白看守门户,倒头便睡。
此后数日,梅文华专心熟悉执行科业务。
一周后,他已掌握科室主要职责——根据情报部门提供的线索实施抓捕。
这正合他意,不必整日枯坐办公室。
入职第七天,执行科终于迎来首次任务。
梅文华亲自率领六名队员出动,留陈立民带两人值守。
两辆执法车直驱朝阳街道,他借助系统扫描功能精准定位,带队突袭四合院,成功抓获两名目标人物。
不到半分钟。
等梅文华押着人走出四合院,邻居们才如梦初醒。
哎!你们什么人?闯进来二话不说就抓人?
调查部的,这两人是藏在你们院的敌特。”梅文华亮出证件,谁认识他们?一起走一趟。”
不认得!敌特分子我们哪能认识?
就是,他俩虽住这儿,可从不跟人搭话,连姓啥都不知道!
院里众人忙不迭撇清关系。
梅文华心知这些人与敌特无关——若真有牵连,系统地图早显示为红点了,哪还用费这口舌。
感谢配合,发现线索及时举报有奖。”
应该的!对付敌特人人有责!
返程车上,执行科队员啧啧称奇:以前总听人说梅科长厉害,今儿可算见识了,抓敌特跟摘白菜似的!
往常得布控半天,既要防反抗又要防逃跑。
今天倒好,还没等他们回过神, 都扣上了!
这一仗,彻底折服了执行科众人。
年关将至,四九城的敌特愈发猖獗。
年底会议多,各地干部进京,正是敌特重点盯梢对象。
加之情报部门要冲业绩,整个调查部灯火通明,人人忙得脚不沾地。
执行科平均两天就要出击一次,没任务时也得全员巡逻:盯梢可疑人员、搜集情报。
幸亏有梅文华这个人形雷达,总能精准锁定目标,省去了熬夜布控的环节。
别的科室硬撑着加班装样子时,执行科已准时下班——梅文华最烦形式主义。
下乡归来后,梅妈妈变着法做好吃的,他不得不每晚进空间加练,否则制服都要穿不下了。
梅文华可不愿委屈自己的肚子,毕竟家里的食材都是他提供的。
要是他不往外拿,梅妈妈就算想做饭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像那些鹿肉、熊肉之类的稀罕物,梅妈妈根本无处可买。
每到傍晚,梅家飘出的肉香总能让四合院的邻居们直咽口水。
起初还有人背地里抱怨几句。
家境好些的实在忍不住,就去割上半斤肉解馋。
有几户甚至把留着过年的肉票都提前用掉了。
条件差的只能啃着窝窝头,闻着满院的香气干瞪眼。
大人们尚能忍耐,孩子们可受不了这 ,吃不到肉就哇哇大哭。
说来也怪,每逢梅家开荤,院里准能听见此起彼伏的哭声。
也不知是挨了打,还是馋出来的眼泪。
贾张氏一闻到肉香就扯着嗓子数落秦淮茹:你个没良心的,见别人吃肉就不知道想法子?是想饿死我这把老骨头吗?
钱都在您那儿......秦淮茹小声嘟囔。
这可是留着给我大孙子娶媳妇的!贾张氏死死捂着口袋,等乖孙出来,正好用这笔钱办喜事!
秦淮茹只能叹气。
贾张氏眼珠一转:傻柱现在可是食堂大厨,你去找他要啊!那么多肉经他的手,指头缝里漏点就够咱们吃了。”
后厨多少双眼睛盯着呢......
我不管!明天吃不上肉,我就去街上嚷嚷你要饿死婆婆!贾张氏撂下狠话。
小当和槐花也拽着母亲衣角:妈,我们想吃肉......
秦淮茹望着自家人渴望的眼神,暗下决心明天要找傻柱点肉来。
她哪知道,梅家的肉香倒给傻柱创造了机会。
自从下乡回来,梅文华就很少和邻居来往。
院里人也不敢招惹他,尤其是听说他连升两级后,个个都变得和颜悦色。
这情形倒应了那句老话:人要是发达了,身边就全是好人。
梅文华深知四合院里这些邻居的秉性,即便他们见面时笑脸相迎,也绝不代表他们改邪归正。
尤其是上下班时分,总有人掐着点,热络地朝他寒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