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督察司的设立,如同一块投入官场静潭的巨石,其引发的波澜远超寻常诏令。尽管朱标在朝堂之上以“助行王命,澄清吏治”为由,堵住了明面的反对之声,但暗地里的抵触与不安,却在帝国的官僚体系中悄然蔓延。许多习惯了“天高皇帝远”、在地方上经营已久的官员,对这柄悬于头顶、直通东宫的“利剑”充满了警惕与厌恶。
首批由朱标亲自遴选任命的十余名督察专员,多为科举新制下选拔出的年轻官员,他们饱读诗书,更通晓实务,心怀理想,尚未被官场沉疴完全侵蚀,对太子殿下推行的新政抱有极大的热情。在接受了短暂的职前训诫后,便被分成数队,手持东宫令牌与督察司文书,如同出鞘的匕首,悄无声息地奔赴数个新政推行的重点行省。
其中一队,由一位名叫方岳的年轻御史带队,目的地是素有“鱼米之乡”之称、但也是赋税重地、利益关系盘根错节的浙江行省。他们的主要任务,是核查《优抚新制》中关于伤残退伍将士抚恤金的落实情况,以及新税制试点在地方的执行效果。
方岳年不过三十,面容清癯,目光锐利,是洪武十年科举“实务策问”的佼佼者,以敢于任事、明察秋毫着称。他深知此行责任重大,更是太子殿下对新政督察司的第一次实战检验,不容有失。
一行人微服进入浙江地界,并未惊动地方官府,而是依照朱标指示的“明暗结合”之法。明面上,他们持文书拜访省府、府衙,调阅档案名册,询问相关官吏;暗地里,则换上便装,深入市井、军营、村落,寻访那些本该领取抚恤的老兵及其家眷,核实钱粮是否足额、及时发放。
起初,一切看似井然有序。浙江布政使司及下属府县官员接待殷勤,提供的账册清晰明了,记录显示抚恤金均已按期足额下发。言辞恳切,态度恭顺。
然而,当方岳带着几名精干属下,根据兵部提供的旧档,找到杭州府城外一处偏僻村庄里的一位名叫赵铁柱的老兵时,真相的冰山才开始露出一角。
赵铁柱曾在常遇春麾下作战,失去一臂,年近花甲,生活困顿。当方岳表明身份(未亮明督察司,只说是兵部复核人员),问及抚恤金时,老汉浑浊的眼中先是茫然,随即是压抑的愤怒与无奈。
“抚恤金?”赵铁柱用仅存的手捶打着残腿,声音沙哑,“官爷,您就别拿小的开玩笑了!早些年,是发过几次,后来……后来就说朝廷艰难,让咱们体谅,就……就没了下文!去年倒是来了个衙役,说是按新规矩补发,可到手……到手还不到账上写的一半!问他们,就说是什么‘火耗’、‘脚钱’……咱也不懂,有总比没有强,只能认了……”
方岳心中一震,与属下对视一眼,皆看到彼此眼中的凝重。他们又连续走访了附近数位情况类似的老兵,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不是被长期拖欠,就是被以各种名目克扣,真正拿到足额抚恤的,十不存一!这与官方账册上那漂亮的数据,形成了残酷而讽刺的对比。
与此同时,暗访税制试点的另一组人也带回消息。新税制旨在“摊丁入亩”,简化税则,减轻平民负担。但在某些县,官府却阳奉阴违,不仅依旧巧立名目收取各种杂费,甚至利用新税制条文中的模糊之处,强行将一些原本无需纳税的贫瘠山地、池塘也纳入征税范围,导致民怨暗生。
问题远比预想的严重!这不仅仅是执行不力,更是系统性的欺上瞒下,贪墨成风!
方岳当机立断,不再隐匿行踪。他亮明新政督察司身份,直接进驻杭州府衙,要求调阅近三年所有与抚恤金、赋税征收相关的原始凭证、银粮出入库记录,以及相关胥吏的考绩档案。
这一下,如同捅了马蜂窝。
杭州知府潘汝璋,一个在浙江官场经营了近二十年的老官僚,起初还想以“账目繁杂,需时日整理”搪塞,被方岳以“东宫急务,延误者究”严词驳回后,态度虽依旧恭敬,眼神却冷了下来。接下来的“配合”便充满了各种软钉子:关键账册“暂时找不到”,负责具体经手的小吏“恰好告假”,提供的资料支离破碎,漏洞百出。
官驿周围,也开始出现一些不明身份的眼线。甚至有人试图用金银贿赂督察司的随行人员,被严词拒绝后,威胁恐吓的匿名信件也随之而来。
“方大人,这浙江的水,深得很啊。”一位随行的年轻专员面带忧色。
方岳面沉如水,看着窗外杭州城的繁华景象,这繁华之下,不知掩盖着多少污秽与不公。他想起离京前太子殿下的嘱托:“尔等此行,非为挑刺,乃为治病。然病入膏肓,非猛药不能去疴。但有所查,无论涉及何人,一追到底,天塌下来,有孤顶着!”
“殿下信任我等,授以利剑,岂能因水深而退缩?”方岳转过身,目光坚定,“他们越是遮掩,越是说明心里有鬼!传令,将所有已查实的证据,连同地方官府阻挠核查之情状,详细记录,以密奏形式,六百里加急,直送东宫!同时,持我令牌,去按察使司,调一队可靠兵丁,保护证人,查封相关账房!”
就在方岳在浙江掀起风浪的同时,朱标在南京东宫,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其他几个行省督察专员送回的第一批密报。情况大同小异,新政在地方的推行,遭遇了巨大的阻力,阳奉阴违、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者,大有人在。
看着那一份份触目惊心的报告,朱标脸上并无太多意外之色。他深知改革之艰难,在于触动利益。他平静地对侍立一旁的秉笔太监吩咐:“将所有密报归档。传令给方岳及其他督察专员,查!给孤一查到底!无论涉及到哪一层级的官员,证据确凿者,即刻锁拿,遇有抵抗,准其调用当地卫所兵权,先斩后奏!”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凛冽的寒意。他知道,这是一场无法避免的硬仗。新政督察司这把刚刚铸就的利剑,必须饮血开锋,才能树立起足够的威严,真正成为悬在贪官污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帝国的肌体,正在经历一场由他主导的、深入骨髓的刮骨疗毒。而远在浙江的方岳,即将成为这场风暴的第一个中心。南京与杭州之间,一场关乎新政成败、吏治清浊的较量,已然无声地拉开了序幕。这场较量结果,将直接决定朱标所规划的帝国未来,能否冲破重重阻碍,真正照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