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寿的满月宴席这日,雍亲王府张灯结彩,宾客盈门,朝中一些大臣和众位在京皇子都来道贺。
主厅内,胤禛抱着元寿接受众人祝贺,那拉氏则带着受邀女眷们在另一厅相聚。
李卫默默在前厅,距离胤禛身侧不远处,面带谦恭微笑,配合他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对来访的各路官员巧妙周旋。
宴至中途,酒过三巡,元寿被奶嬷嬷抱至后堂。
各席间宾客正相谈甚欢,十阿哥胤?突然举杯起身,声音如钟:
“四哥府上今日双喜临门,既贵子满月,又被皇阿玛早朝嘉奖,真是可喜可贺哇。”
胤禛举杯回敬淡淡一笑:“十弟过誉了,为大清做事乃你我本分,皇阿玛夸赞,我等唯有竭心尽力,鞠躬尽瘁以报君恩而已。”
九阿哥胤塘摆了摆手:“四哥,你过谦了,谁不知道你两次赴江南巡河道、筹工款、清漕运,当年一路南下可是撤换不少老臣,启用了多为新秀。这般雷厉风行,着实让人敬佩啊!”
这话有暗指雍亲王排除异己,安插亲信之嫌,席间几位重臣、老臣闻言面色微变。
电光火石之间,李卫心念一转,忽然起身为九阿哥、十阿哥斟酒,笑道:
“九爷明鉴,官员任免皆由吏部报呈圣上批示,与雍亲王何干?况且河堤筑成、漕运通畅实乃户部、工部统筹得当,特别是张鹏翮、赖士、张廷璐等大人,功不可没。”
被点名的张廷璐虽然是张廷玉的弟弟,但和八阿哥胤禩私交甚好,闻言不禁一愣,随即面露得意之色。
“李大人过奖,为朝廷办事,此乃老夫份内之事。”
胤塘没料到李卫来这一手,一时语塞,本想借机说老四专权,结果却被李卫转成了众多部门官员配合努力的结果。
而且李卫说得这几个人,张鹏翮是被老爷子亲自多次提名表扬的干臣,又持中立态度,赖士是他的人,张廷璐算八哥的人……
老四淡定坐在主桌,都没发话呢,李卫这一通表扬下来,反而已让席间自己这边的人开始沾沾自喜了。
想到此,胤塘冷哼一声:“四哥手下真是人才辈出啊,这位李大人不知如今在何处任职啊?”
李卫行了一礼,恭敬回答:“回九爷话,下官现任江宁知县,刚奉皇命按惯例回京述职。”
一直没有说话的八阿哥胤禩,微微一笑,儒雅温和地声音响起,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
“李大人如此之才,才做个小小县令确实可惜了。”
十四阿哥前来敬酒,闻言不知是否故意,有些不嫌事大地笑问了一句:“八哥这是有意推荐提拔李大人?”
胤禩饮了十四阿哥敬来的酒,却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微笑道:“今日主角是四哥家的小阿哥,当多敬四哥才是。”
十四阿哥哈哈一笑:“那必然不能忘了四哥。”
他往前两步走到胤禛面前:“四哥,恭喜又得一子,小侄儿这么好看可爱,弟弟敬你一杯。”
胤禛回敬饮下,平静道:“多谢十四弟。”
胤禩看十四阿哥要回席,不动声色地向邻桌的阿灵阿使了个眼色。
阿灵阿随即站起,对着李卫道:“李大人,本官敬你一杯,听闻李大人原本只是四爷府上的小厮,目不识丁,如今却成了朝廷命官。可见境遇之奇,可喜可贺啊!”
这话即羞辱了李卫的出身,又暗讽李卫萌成事全靠雍王府的运作,直指雍亲王有徇私,任用亲信之嫌,话说的不可谓不恶毒。
席间顿时静默无声,所有人都看向李卫,看他如何应对这人身攻击。
李卫不慌不忙,大方举杯饮下了酒,随即酒杯朝下示意饮尽,正色道:
“阿灵阿大人说得不错,下官确实幸运,小时候老家发大水决了堤,一家人逃荒,就剩下我自己,要饭到黄河滩头偶遇了四爷。
雍亲王心善,看我年龄小,就把我捡了回来,若非王爷收留教导,李卫早已饿死冻死。”
他挺直脊背,目光坦然:“四爷菩萨心肠,不仅救我一命,还教我读书识字,做人明理,让我有机会能为朝廷效力!王爷的恩德,下官无论何时都没齿难忘。”
李卫转向全场宾客,声音清朗:“在场的诸位大人,不是八旗子弟、祖上荫功,就是科举正途出身,学富五车,李卫自是不敢相比。
但四爷常教导李卫,为官之道,首在忠君体国,次在造福百姓、爱民如子。李卫虽才疏学浅,然时刻不敢望主子教诲。
在县任职三年,夙夜匪懈,使粮税增值三成,水匪得治、山贼肃清。
此次回京,还得皇上夸赞勉励了几句。若四爷想要徇私,岂会将我外放地方,而不是留在身边?”
这番话虽承认出身低微,但不卑不亢,强调了能力和政绩,又摘除了雍亲王徇私安插的嫌疑。
瞬间引起了很多中立派、实干派和寒门的共鸣,现场好些官员不禁点头赞许。
诚亲王胤祉见状,起身做起了和事佬,望向众人笑道:
“好了好了,今日是四弟家小阿哥的满月家宴,大家何必谈这些朝廷琐事。来,我等共饮一杯,贺小世子满月之喜!”
众人举杯应和,气氛稍缓。胤禩和胤塘彼此交换了一个眼神,也不动声色饮下杯中之酒。
“皇上赐礼到——”
话音落下,李德全手持黄卷,率一队太监走了进来,众人起身跪迎。
“皇上口谕:
雍亲王喜得麟儿,朕心甚悦。特赐长命锁一枚,玉饰十对,赐名弘历,载登玉牒,愿小阿哥茁壮成长,平安康健。”
胤禛接过赏赐,领旨谢恩。
李德全又对胤禛笑道:“皇上说雍亲王近来追缴户部欠款辛苦了,若朝廷都如王爷般专心做事,用心办差,国家必能兴盛。”
胤祉和胤祺闻言率先带头举杯:“皇上圣明,我等共饮此杯,为雍亲王贺,为大清贺!”
众人举杯应和,宴席气氛终于达到顶峰。
胤禛回敬众人饮尽杯中之酒,余光扫过李卫,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许和欣慰。
宴罢送客之时,八阿哥胤禩似笑非笑地看向李卫,用只有两个人能听到的声音,低语道:
“李大人好苗子,可惜投错了门庭,四哥冷面,一个孤臣王爷,能给你多大前程?”
说完,颇有深意地看着李卫,等待他的答复。
李卫剽到远处几个老头,笑眯眯给胤禩打了个千,对着他身边的小厮忽地高声道:“廉贝勒酒醉,你们还不快把八爷扶上马车!”
声音高得足够旁边王琰、张廷玉等太子派、保皇派大臣听到。
胤禩脸色骤变,他素来的儒雅知礼形象,今夜却被当众喊“醉归”,真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了!
而在府内不远处回廊站立的胤禛,背手目睹这一切后,嘴角不禁上扬了一个弧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