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练结束以后,康熙并没有立即宣布大将军的人选,而是让众皇子回府等候旨意。
雍亲王府内,夜已沉沉,书房内胤禛临窗负手而立,灯火烛影将他的影子拉的老长。
房门被轻轻从外推开,珈宁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牛乳茶放在桌上,并拿起榻上的披风,披在胤禛肩头:
“更深露重,今日四爷怎地还不休息?”
胤禛把珈宁揽进怀里,柔声道:“你怎么过来了?元寿和沅芷都睡了?”
“嗯,都睡了,这不是听说他们阿玛深更半夜不睡觉,特意来看看。”
珈宁回拥住他,满脸俏皮地偎依在胤禛的胸膛上:“您可是一家之主,不管是为了什么事情,这么熬着身子骨可不行。”
“还说爷呢,看看你自己,还没出月子呢,也不知道多穿一些。”
胤禛把披风紧了紧,继续道:“年羹尧的密信约莫今晚能到,我得等着。”
“要事是得等,可账不是这么算的。”
胤禛抬眸,灯火在他眼睛里晃出几分戏谑:“哦?说说,应该怎么算?”
“身体是1,其他是0,没有1,后面再多0也是虚妄,你可以先睡,等消息来了,让下人把您叫醒便是。”
珈宁声音轻缓,却带着坚定:“况且,出征大将军人选,我相信胤禛心中已有决断,既已有了策略,您又在担心什么呢。”
胤禛低笑出声,轻抚了下珈宁的头发:“珈儿以为,爷这一众兄弟之中皇阿玛会属意谁?”
后世清史学家认为具备与十四阿哥骑射实力竞争的其实只有三阿哥胤祉。
因为此时胤禩、胤祥都已被康熙或忌惮或厌恶,而老四骑射功力又不突出。
但胤祉虽然封为亲王,年龄毕竟比较大了,青藏高原那种容易高反的地方,安全起见,肯定还是选年轻的比较合适,所以也就只剩下胤禵。
想到这些,珈宁斟酌着语句:“我记得上次木兰秋围,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表现都很出色,如今十三阿哥腿疾,皇上定然会考虑十四阿哥。”
嗯,如此既突出了会选十四阿哥,又不会让胤禛觉得突兀,甚好( ??? .? ??? )?
珈宁偷偷瞄了眼胤禛,看他面露沉思。
“连你都这么想,看来很多人都会觉得大将军是老十四的了。”
胤禛语调平静,看不出情绪,但珈宁却感受到了他身上那一丝极浅的伤感,不知是为了他自己还是十三阿哥胤祥。
“爷,密信到了!”高福快步进来,把信递给胤禛。
胤禛拆开信扫了几眼,粮道要塞的密探已默默安插完毕,这样,即使老十四答应他的事临时变卦,不让年羹尧负责粮草,他也不至于太被动。
他封上密信,走到烛火前烧掉,看着它化为灰烬。
然后伸出手,覆在珈宁手背上,淡笑道:“走吧,陪爷睡会儿。”
翌日,康熙在乾清宫的东暖阁单独召见了胤禛。
康熙一身皇帝常服,背手看着墙上的西北地形图,听到胤禛的请安声后并没有回头,而是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胤禛,你可知朕今日召你前来所为何事?”
胤禛面色平静,恭声回道:“儿臣不知,请皇阿玛明示。”
康熙缓缓转身,朝胤禛走近了几步,目光如炬:“老四,你实话跟朕讲,你觉得诸皇子之间,昨日的表现,谁可以胜任大将军一职?”
胤禛心中一震,面上却不露声色:“军政大事,儿臣不敢妄议。”
“今日只你我父子二人,朕恕你无罪,直言便是。”
胤禛似思索片刻,沉吟道:“若是只择一人,儿臣以为十四弟可担此重任!”
“哦?”康熙似乎颇感意外“为何?”
“十四弟这两年在兵部,对西北军情了如指掌,昨日分析也颇为巧妙,他年轻气盛,正是需要历练之时。更重要的……”
胤禛顿了顿,看了康熙一眼,继续道:“儿臣觉得他身上那种一往无前的锐气,正是目前西北战事所需要的。”
康熙凝视胤禛片刻,脸上多了一丝探究,沉声道:“你与十四阿哥一母同胞,不怕旁人说你结党营私?”
“举贤不避亲,儿臣光明磊落。”
胤禛一脸坦然:“儿臣举荐十四弟,纯粹是站在朝廷角度考量觉得他更合适,且校场考练也是有目共睹。若是皇阿玛觉得不妥,只要朝廷需要,儿臣也愿意亲自领兵出征,虽马革裹尸,亦在所不辞!”
康熙闻言,脸上极快地掩去一抹赞赏,他微微一笑:“起来吧,听闻你这两年常和僧人品茶探讨佛法,研究佛理。”
胤禛闪过一瞬的诧异,心中不知此时皇上转移话题是何用意:
“回皇阿玛,儿臣《悦心集》选了许多佛道之学,故常与高僧请教探讨。”
康熙开口,声音低缓却意味深长:
“嗯,佛法慈悲,道法自然,儒法尊卑,但治天下应着实处而用之,朕膝下诸子,你最沉稳实干,回去自好好体悟。”
胤禛点头称是,却听外面殿门微启,李德全进来禀报道:“万岁爷,十四阿哥递牌子求见。”
“让他进来。”
“那儿臣先行告退……”
康熙抬手打断了胤禛的话:“无妨,你既做了举荐人,便一起听听。”
十四阿哥一身朝服,进殿便跪礼请安道“皇阿玛,兵部有西北急件。”
“讲。”
胤禵说了兵部收到的最新消息,并详细阐述了一套完整的作战方案,包括进军路线,兵力部署,后勤补给等。
康熙听得频频点头,忽然说道:“刚才老四向朕举荐你为大将军,出征西北,胤禵,你可有信心?”
十四阿哥眼里闪过一丝激动,跪地叩首道:“儿臣若为大将军,必率领我八旗铁骑,荡平贼寇!”
“嗯,朕知道了。你们先退下吧。”
朝会之上,康熙威严坐于高位,声音如钟:“朕决定出兵西北!李德全,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特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代朕出征!总揽西北一切军务,青海、四川、陕甘等兵马,战时皆配合其调度!望其能收复西北,平定叛乱!”
这几乎是将整个帝国西部的军事力量都交给了这位年轻的皇子调度!
十四阿哥胤禵激动地跪地叩首:“儿臣领旨!”
“胤禵,你此次代朕出征,朕赐你用镶黄旗囊,对外可称大将军王。”
轻轻一句话,却如同惊雷,震撼了整个大殿!
大将军王,代朕亲征,这是何等的荣耀和权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