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佯怒地把珈宁拉到自己身边坐下:“说说,你刚才在想什么呢?”
“想着您如今这么辛苦,这皇帝当得真让人心疼……”
珈宁对上胤禛的目光,真诚道:“胤禛,你做的这些都是利国利民的正事,就算现在被人误会,我也相信,史书上终有一日会给你公正的评价。”
胤禛听到珈宁叫自己的名字,心头一软,把她揽入怀中:“珈儿这话,说得朕忧愁都去了大半,身边有你和十三弟在,就算为君再难,我也有勇气趟过去。”
“那皇上可能告诉我,方才是想对珈宁说什么呢?”
珈宁望着胤禛,眼睛里透出几分疑惑好奇。
“朕登基后,圆明园改换了规制牌匾,设置了护军亲卫,朕让他们也把各院子亭廊拾掇了一番,等孝期满了,咱们每年都搬过去住一段时间。
那边风景怡情,又没有宫里面这些繁琐的规矩。只是近来事忙,进展不知如何,你若是烦闷,可以代朕出宫去瞧瞧。”
珈宁眼神一亮,又听胤禛继续道:
“朕打算下旨把圆明园旁边的园子扩建一下誊给十三弟住,取名交辉园。
你去瞧的时候,可以约着怡亲王福晋一道去看看,那园子虽好,却不知还需添置什么,你与弟妹相熟,借赏景的时候,听听她的意思。”
“好。”
能有出宫的机会,珈宁太开心了,一点都不犹豫的爽快应了。
“不过雨晴姐素来不喜奢华,若是直接问她要何物,怕是会被推拒。皇上放心,珈宁同雨晴姐游园一番,也就瞧得出她真心喜欢什么,还缺什么了。”珈宁俏皮笑道。
胤禛眼里掠过一丝赞许:“还是珈儿懂得朕的心思。”
次日一早,一辆不起眼的青帷马车驶出宫门,直奔怡亲王府。
珈宁只带了贴身侍女青鸾,一身浅蓝色常服,不施粉黛,却更显清丽出尘。
怡亲王门前,雨晴听到下人的招呼已在门口等候了多时。见马车到来,她含笑迎上。
“今日便装出宫,怎敢劳烦雨晴姐亲自相迎。”珈宁下车执起怡亲王福晋的手,语气亲昵。
雨晴身着淡紫色衣裙,气质温婉,笑道:“熹妃娘娘亲临王府,我怎敢不尽地主之谊?”
珈宁轻拍雨晴的手,眨了眨眼:“今日只有你我姐妹,没有娘娘、王妃。走吧,我带姐姐逛园子去?”
雨晴立时会意:“能跟珈宁妹妹同游,不胜荣幸。”
说罢也带着贴身婢女,上了珈宁的马车。
车马在圆明园内停下,沿着近路行了没多远便到了交辉园门口。
走进去但见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小桥流水相映成趣。
“这水是从玉泉山引来的活水。”
珈宁指着眼前的蜿蜒小溪:“皇上前些日子听十三爷说你们之前寻医的时候,他遇到水流便去垂钓。特意让人在交辉园深处挖了个塘,来年就能投放鱼苗了。”
雨晴听了感动:“皇上日理万机,王爷恐怕也是随口一说,没想到圣上竟连这等小事都记在心上。”
“他们兄弟间的棠棣之情,原不在大事小事。”
珈宁微笑打趣道:“就如当年先帝在时,让皇上教导十三爷算学,哪曾想如今怡亲王管着会考府,手下有一群大清顶尖的算学人才。”
怡亲王福晋思想到什么,捂嘴轻笑:
“王爷也说起过小时候的趣事,说皇上看着冷厉,却最是护短。有一次王爷不小心打碎了先帝心爱的砚台,还是皇上替他顶的罪。”
珈宁眼中闪过讶异和八卦:“这事倒是从未曾听皇上提起过。”
雨晴笑道:“我们王爷说,那时他被先帝罚抄《孝经》百遍,是皇上悄悄帮他抄了大半。字迹模仿得惟妙惟肖,连先帝都没查看出来。”
珈宁听了不禁莞尔:“难怪皇上书法那般精妙,原来是早年练就的本事。”
二人相视而笑,气氛越发融洽。
珈宁此番带着任务,闲谈之余便留心观察怡亲王福晋在何处驻足吗,对何物多看了几眼,默默记下。
行至一处院落,雨晴望着院中那株高大的海棠树,眼中泛起怀念之色。
“这海棠品种罕见,”她轻声道,“与王府旧苑那株一模一样。”
雨晴记起她刚嫁给允祥的时候,怡亲王府旧苑曾有一株名贵海棠,在他们一同外出寻医问药期间,那株海棠因病枯死,允祥惋惜许久。
“知道十三爷喜欢,这是皇上特意命人从江南寻来的。”
珈宁柔声道:“让下面人找了两年,才找到这般大小的,移栽过来,竟是活了。”
雨晴怔住,眼中泛起泪光,忙用帕子拭去:“皇上对十三爷……真是用心良苦。”
“那十年……皇上心里始终记挂十三爷。只是当时迫于形势,不得不同十三爷保持距离,也就只能借侄子出生才能探望一面……”
雨晴握住了珈宁的手,点头道:“皇上的难处我们夫妻一直知道,心里一直感念皇上圣恩。”
珈宁也覆上雨晴的手,轻声道:
“这园子,一草一木都是皇上让人画了图纸,按十三爷喜好布置的,就希望你们住的舒心。
又怕添置的物件不一定合你们心意,才先让我带雨晴姐来看看,怎么改造,缺些什么,想要什么,您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十三福晋闻言感动不已:“这园子极好,我们夫妻都不喜奢华,有这一片清雅之地,又紧邻圆明园,方便王爷陪伴圣驾,已经是既满足了。”
珈宁观察园景,指着远处对雨晴笑道:“我倒觉得,那处水榭旁边,可添个琴台。”
“还记得咱们当年一同陪着去木兰秋围,雨晴姐弹的那首曲子,余音绕梁。姐姐善琴,十三爷更是文武兼修,闲时月下抚琴,临水听音,岂不风雅?”
见珈宁说得真诚,雨晴想起塞外那段岁月,眼中也是一亮:“那就多谢珈宁妹妹美意了。”
二人又看了园中几处,珈宁皆提出中肯建议,既不过分奢华,又显体贴入微。
雨晴初时还有些拘谨,后来也放开胸怀,偶尔提出自己的想法。
游罢园子,日已中天。临别前,怡亲王福晋紧握珈宁的手,柔声道:
“今日之情,雨晴铭记在心。请珈宁妹妹转告皇上,王爷与妾身定时刻铭记圣恩,不负皇上厚望。”
珈宁含笑点头,与雨晴道别登车离去。
马车行至京城最繁华的地段,忽闻外面人声鼎沸。叫卖声、议论声不绝于耳。
珈宁好奇地掀帘望去,只见前方一.大群人围在一起,对着一堆大大小小的物件,指指点点,不知在看什么热闹。
“去前面看看到底怎么回事。”珈宁吩咐青鸾道。
青鸾应声下车,片刻后回来,面色古怪地轻声禀报:“主子,是...多罗郡王……十二爷允祹,托着家具器皿,在街边摆摊变卖家当。”
珈宁闻言一怔:“十二爷?”
她忽然想起多年之前,借给他医书孤本,请她去酒楼吃烤鸭的儒雅公子。
允祹?他怎会沦落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