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引子:雷乃发声,始电。阴阳交汇之处,必有新的光彩诞生。
理事文澜的到来,像一阵和煦的春风,吹散了四时书屋门前最后一丝硝烟火药味。他带来的《有限合作与信息共享备忘录》内容颇为克制务实,主要聚焦于三点:建立非正式的信息沟通渠道,在确认星海威胁(特指“清扫者”先锋单元)动向时互相预警;允许协会派遣少量“观察员”(非戒律堂人员)在书屋外围进行学术性记录与研究;协会开放部分非核心的古代星图及异象记录档案,供苏砚一方参考。
条件不算优厚,带着明显的试探与保留,但姿态已然放低,承认了四时书屋作为一股不可忽视力量的存在。
苏砚没有立刻答复,他将卷轴内容通过“心念时序网”共享给所有核心成员,包括栖息于星辉小树中的小满。
“可以接触,但需谨慎。”白露率先传递意念,她深知协会内部派系错综,一纸备忘录的约束力有限。
“那个文澜,气息干净,没有恶意。”小满的感知更为敏锐直接。
青霖老者只是微微颔首,不置可否,仿佛这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苏砚沉吟片刻,看向等待回复的文澜,开口道:“备忘录的原则,我们可以接受。但细节需商榷:观察员人数不得超过三人,不得携带任何形式的压制性或探测性法器,活动范围限于书屋外围百米。信息共享需对等,我方也会提供部分关于‘心念时序网’基础原理及星海波动的非核心观测数据。”
他不卑不亢,既展现了合作意愿,也划定了清晰的底线。
文澜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显然对苏砚的冷静与条理感到意外。“合情合理。细节可由我方观察员抵达后,与白露前……与白露女士具体商定。”他巧妙地避开了白露的敏感身份。
初步的共识就此达成。一种脆弱而微妙的平衡,在春分这阴阳持平的日子里,初步建立。
文澜离去后,书屋并未恢复完全的平静。协会态度的转变,以及那份备忘录的存在,本身就像一块投入“心念时序网”的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网络中的年轻感应者们,心态发生了微妙分化。一部分人感到振奋,认为这是新秩序被承认的第一步;另一部分则依旧警惕,担忧这是协会的缓兵之计或渗透手段;更有少数几个原本就与协会家族有牵连的,心思变得活络起来。
这种分化带来的“杂音”,在网络中形成了细微的“湍流”。
苏砚立刻感受到了这种变化。他并未强行压制,而是引导着网络的共鸣,将这种种不同的情绪、思虑,如同疏导溪流般,引入更广阔的“认知”层面进行沉淀与融合。他自身空乏的状态,反而使他更像一面澄澈的镜子,能更清晰地映照出网络内部的每一丝波动。
就在他专注于梳理网络内部“生态”时,青霖老者忽然轻“咦”一声,翠竹杖指向庭院东南角那片由阿文等人照料的“温差苗圃”。
只见苗圃中,一株原本只是试验品的、名为“晷影草”的灵植,其叶片上的脉络在正午阳光下,竟自发地闪烁起微弱的光芒,那光芒的明暗变化,隐隐与天空中某颗不可见的星辰产生了极其遥远的、超越物理距离的共鸣!更奇异的是,这种共鸣并非单向,晷影草自身散发出的、一种极其独特的“时间标记”信息,也正沿着那共鸣的轨迹,反向传递向深邃的星空!
“这是……星植共鸣?”白露博闻强记,想起某种几乎被视为传说的记载,“某些特殊的灵植,能与特定星辰建立联系,反映其运行轨迹,甚至……成为沟通的桥梁!”
几乎同时,小满的意念带着急促响起:“哥!那道不一样的‘视线’……波动增强了!它……它好像在对晷影草发出的信号进行……‘解码’?!”
苏砚心中一震,瞬间来到苗圃边。他俯身,将手轻轻放在那株发光的晷影草上,屏息凝神,将自身意识沉入那微弱的星辰共鸣之中。
刹那间,他“听”到了!
并非语言,而是一段段破碎的、充满数学美感的几何韵律,夹杂着对各种自然常数毫微变化的惊叹式标注,以及一种纯粹理性的、对“有序演化”的欣赏情绪。这感觉,与“清扫者”那种冰冷的、充满毁灭欲的“采样”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在观察一个充满惊喜的实验现象!
而且,通过晷影草这天然的“天线”和“心念时序网”的放大,苏砚能模糊地感觉到,这股“观察”意念的源头,并非一个单一的意志,而更像是一个……松散的、由无数类似意念构成的“学术共同体”?
“是‘观测者’……或者说,是观测者文明中的……另一派?”苏砚睁开眼睛,带着难以置信的神情看向青霖。
青霖老者抚须微笑,眼中闪烁着了然的光芒:“宇宙广袤,岂会只有一种声音?‘清扫者’视变异为毒瘤,必欲除之而后快。但亦有存在,视其为珍贵的‘样本’,是理解宇宙规则多样性的钥匙。看来,你们这里的热闹,已经吸引了不少‘观众’。”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祸兮福之所倚。有时候,被更多人‘关注’,虽然危险,却也多了一份……制衡的可能。关键在于,如何利用这纷繁的‘视线’。”
就在这时,那株晷影草的光芒缓缓收敛,星辰共鸣减弱,那道充满研究欲望的“视线”也如同潮水般退去,仿佛只是完成了一次例行的数据记录。
但苏砚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四时书屋,这片新序之地,不仅在抵抗着“清扫者”的威胁,应对着协会的博弈,更在无意间,成为了星空之下,不同宇宙观念交锋的一个微小却不容忽视的……“焦点”。
春分交辉,光暗并存。
地面的幼苗与遥远的星辰,第一次建立了超越敌意的联系。
而在这纷繁交错的“视线”网络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道路,似乎又多了一丝微弱却真实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