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桓遂道:“源义朝此人不可靠,若将重任托付于他,恐怕你们会追悔莫及。”他转向后白河,继续说道:“据悉,近期大和国中,已故的崇德天皇化身为天狗和怨灵,你的家人已出现怪病,虽暂无大碍,但恐不久将有变故。此乃崇德怨灵作祟,务必小心应对,以免届时悔之晚矣。”
赵桓话音未落,后白河和平清盛脸色已显不悦,因他直接否定了源义朝的可靠性。源义朝不仅是平清盛的忠实盟友,也是后白河天皇的坚定追随者,三人如同铁三角般紧密。赵桓的质疑无异于当众打脸,令二人颇为尴尬。
所以后白河干笑了两声,说道:“看来赵公子还是有自知之明的,知道自己的话不中听。不过你是一片好意,所以我也不会怪罪你。
但我不确定你是否真正了解源义朝。他不仅是一位忠臣,而且人品极佳,值得信赖。我采纳了平清盛的建议,在他前往朝圣期间,由源义朝代他执掌朝政。
即便我的决定与赵公子的意见有所不同,也并非我对你的意见置若罔闻。相反,我认真评估了你的意见,只是我们思考的角度和观点不同,因而得出不同的结论。
至少目前,我认为我的观点是正确的,因此不采纳你的意见,赵公子不会介意吧?”
赵桓耸了耸肩,回应道:“怎么会呢?我之前就说过,忠言逆耳,不过是你们让我说的,所以我就直言不讳了。不过没关系,你们若后悔时,可以再回想我这句话。”
平清盛和后白河相互对视,两人脸上均显露出不悦,但都未再继续这个话题。不看僧面看佛面,尽管他们对这位赵公子一无所知,但带他来的幸子却是惹不起的人物,因此也不敢过分得罪赵桓,只能岔开话题聊些别的。
随后,平清盛起身告辞,赵桓却将他叫住,说道:“将军虽远离平安京,但仍应留些心思在此,不要全然投入朝圣。否则我担心你归来时,已是物是人非,那时恐怕会后悔。”
平清盛皱了皱眉,看了一眼幸子,心中暗想这位幸子伯爵的弟弟果然年轻气盛,敢言无忌。
但毕竟人家是大宋提督的弟弟,且关系似乎非同一般,自己确实招惹不起。于是,平清盛虽有不快,仍强忍住,反而脸上浮出一丝笑容,对赵桓说道:“多谢赵公子提醒,我会留意的。”
之后,平清盛便告辞离去,回到住处,见家人正忙于收拾行囊,因他将举家前往朝圣。他们全家都信奉佛教,富士山有大和最着名的寺庙,且被视为神山,绕山几圈据说能摆脱轮回,全家人自然不愿错过。
然而,平清盛的妹妹平之花子却心有不甘,她年仅十六岁,对佛教并不如兄长和其他家人那般虔诚,不愿前往富士山,也不愿闷在寺庙听僧侣讲禅说法。
她更愿留在繁华的平安京,觉得这比去富士山朝圣好得多。虽已想出几种留下的办法,却都被平清盛严词拒绝,要求她必须同行。花子心中极不情愿,却又拗不过哥哥。
正当她撅着嘴磨蹭着收拾行李时,听到哥哥提及在大宋为官的幸子归来。
花子对幸子早有耳闻,在整个大和国的贵族圈中,无人不知这位从普通村姑一跃成为大宋爵爷、部门提督,甚至与皇帝关系密切的红人。
花子眼珠一转,立刻心生一计,决定去找幸子,看看能否借机留下,她实在不愿去富士山。
于是,她找到哥哥平清盛,说道:“大哥,我想去拜会一下幸子大人,她可是我们大和女子的骄傲。”
咱们这一去恐怕得一两个月才能回来,届时也不知她是否还在大和,所以趁现在她还在,见个面吧,说不定以后还能借此搭上这条线呢。”
花子的最后一句话让平清盛动心了。作为政治上成熟的人物,他深知人脉的重要性,尤其是与大宋的关系。既然妹妹有这个想法,那倒不妨一试,拉近与幸子的关系,进而攀上大宋皇帝,自己在整个大和都能横着走了。
于是,他温和地点头说道:“去吧,不过要早点回来,多带些贵重礼物,别显得太小家子气了。”
花子高兴地答应了,让人准备了一份厚礼,然后前往皇家驿站拜会幸子。然而,幸子却不在驿站,而是与赵桓一同到京城逛街去了,礼部官员陪同。
幸子逛街时一路感慨,对赵桓说道:“多年前我曾来过平安京,那时真是特别的繁华。可现在与以前相比,真是大大不如,许多房屋破败不堪,简陋至极,不知情的人还以为这里是哪个穷乡僻壤的村子呢。”
赵桓笑道:“多年前平安京被我大宋血洗,一把火烧成了白地,现在的平安京就是在那基础上重建的。因此,几乎所有的房屋都是重建的,包括皇宫,所以不可能快速恢复到以往的模样。照现在大和这样发展下去,只怕会越来越破败,甚至走向毁灭。”
其实,赵桓并不喜欢这块土地。反正现在放眼世界,有的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大片领土,就让这里成为荒岛好了,只有蛇虫鼠蚁、刺猬才会感兴趣的地方。
幸子离开大和已久,对大和的局势不算太了解,尤其是近期爆发的一系列事件,她还不清楚,于是询问赵桓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赵桓便将不久前爆发的党内争乱,以及鸟羽法皇去世后,大和皇族之间展开的激烈皇权斗争讲述了一遍。
幸子听后,不由叹了口气,说道:“权力就这么让人痴迷吗?为了权力,竟能手足相残,父子相残,亲情竟比不上权力的诱惑。”
就在这时,不远处有人高声喊道:“前面的可是大宋伯爵幸子大人?我是平清盛的妹妹花子,我能跟你说话吗?”
幸子和赵桓都愣了一下,扭头望去,只见被侍卫拦在身后的几个人中,一个少女正朝她招手。
原来,花子在驿站得知幸子他们出去逛街,便一路找了来。她与幸子素未谋面,但陪在幸子身边的大和礼部官员,她却是认识的。
能够有大和国的礼部官员陪同,那必然是大宋来的幸子无疑,否则谁有这样的脸面?于是她便上前相见,结果却被侍卫拦住,情急之下便高声呼喊起来。
幸子挥了挥手,让侍卫放她过来。很快,花子兴冲冲地来到幸子面前,再次做了自我介绍,确认了的确就是她要找的大宋伯爵幸子后,高兴坏了。
她竟然自来熟地握住了幸子的手,摇晃着说道:“我很小就听过你的名字,对你特别崇拜,一直想着有一天能拜见你,在我心目中,你就跟我的亲姐姐一样。”
幸子其实性格较为腼腆,但作为提督和伯爵多年,官场上各种场面都已应付自如。于是,她微笑着说道:“能认识你很高兴,这位是我的弟弟,他姓赵,你叫他赵公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