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几乎等于宣布全球经济重心将完全为战争所服务,
牺牲原有民用项目与社会秩序换取生存的可能。
会议室一阵静默。但无人反对。
过渡小高潮:特战小队计划启动
在确定环银河阻击带即刻启动之后,
陆峰提出了另一个关键计划——“特战空投计划”。
“前哨是耳目,但我们不能只依赖机器。
我们需要人类最精锐的作战力量,
介入那些可能发现收割者踪迹但又不能贸然出击的区域。”
他一挥手,浮现一列名单,都是从各国最高等级作战单位中精选出的战士,
或者拥有超凡觉醒基因、或者在虚拟脑域战争中展现出特殊思维能力的人类。
这些人,将接受由陆峰亲自培训的空投突袭战术,
他们将不再依赖舰船或传统登陆方式,
而是通过小型量子跳跃舱,
进行定点跳跃、突袭式侦查、近距离接触任务。
其中首批将启动“十人先遣队”。
“我会亲自带队。”陆峰说道。
“不行!”几乎是同时,孙晴、夏菲、纪老几乎异口同声。
陆峰苦笑,却也没有立刻回应,而是看向纪老: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这一步,我必须亲自做。”
“你不信小欠二号?”纪老问。
“不是不信。”陆峰平静道,“而是收割者文明,
一旦展开心理层面的侵蚀或潜意识感染,
小欠二号的数据不一定能识别。
而人类意志的反应,才是对抗它们最重要的武器。”
这句话,让整个会议室陷入长久的安静。
所有人都清楚,这场战争已经不仅仅是能量炮火的对撞,
也不是舰队数量的比拼。而是某种“文明意志”的角逐。
特战小队结构部署:
每队10人,配备全息渗透服、神经干扰盾、量子折跃背包、特化感知药剂。
每名队员拥有一名独立智能伴生系统(ISA),由小欠二号分裂子核构建。
每次出发,作战时长不超过72小时,超过时间需强制返回。
若遇收割者实体,则禁止交火,采取回传影像优先。
全球的战术系统此刻进入疯狂运转。蓝星已经没有退路,只能向前。
…………
星辰如海,银河辽阔。在那无垠黑暗之中,
一场无声的征程悄然开启。
当小欠二号的十万具本体正式启动出发程序的那一刻,
蓝星的轨道基地一号上空,瞬间被银灰色的光点铺满。
那些光点微小如尘,却蕴藏着最前沿的智能科技、
拟态伪装和超距量子通信技术,
是人类文明目前所能动员的最高级别侦察单位。
在地面作战指挥中心的巨大弧形观测屏上,
十万个“光点”正依照既定的部署航线,
从地月系统出发,向银河系外围呈扇形扩散而去,
犹如撒向深空的一片银雨。
每一个小欠二号的分身,编号、路线、功能、资源配备全都严格标定,
每一段行程的稳定与否,都由蓝星最高级别的“银河态势监控网络”实时跟踪。
陆峰亲自站在控制台前,注视着小欠二号分身一批批跳跃出地月引力井,
没入黑暗宇宙的那一刻。他的神情始终凝重,没有一丝松动。
在他身后,夏菲悄悄地走来,手中拿着一张微光显示的报告:
“根据你刚才的设定,
目前这十万个分身的布网最大可以覆盖银河约百分之三的扇面区域。
每个节点之间距离维持在两千光秒左右,是我们能承受的最大密度。”
陆峰低声点头:“已经很不错了,
只要有一个分身捕捉到收割者文明的踪迹,
并且成功返回数据,就足以让我们提前获知对方的进军路线。”
“可我们依然不能排除全部被瞬间摧毁的可能。”
夏菲的声音中带着些微忧虑。
陆峰转头看了她一眼:“所以,
我们也不能把全部赌注压在小欠二号身上。”
话音落下,他转身望向另一端控制区。
那里,第一批“银河阻击带自演化前哨堡垒”,
正在太空建造平台中快速成型。
它们就像是一颗颗快速孵化的“金属种子”,
每一个核心中都植入了异蓝战舰的残骸片段,
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拥有近乎不灭的自愈结构。
与此同时,流浪者文明的遗产也在发挥作用——
他们赠送给陆峰的“结构压缩核心”被成功解析,
现在成为每一个堡垒的动力核心,
可以让前哨自持能量高效运行长达十年。
陆峰面无表情,目光如冰。他知道,
这场阻击不是为了胜利,而是为了争取时间,
是人类和自己博弈命运的一次“缓冲区”。
四大战区协同推进:
阻击带的建立被划分为四大战区:
东壁防区:由龙国主导,主打重装堡垒与兵力配置;
银冕防区:由漂亮国为首,主打电子压制与远程感应战力;
冥环防区:由雾国与北欧联盟联合负责,
重点在于深空隐形打击能力;
边界支援带:由大联盟其余国家共同组建,
作为战术后援与信息回传节点。
所有的部署都以陆峰的中心战术构想为蓝本,
同时,特战小队也开始进入封闭训练状态,
进行战前实战模拟。
特战小队初试演练:
距离小欠二号出发已过48小时,
在蓝星同步轨道上的模拟战场中,
第一批“量子突入试验”启动。
这场实战演练由陆峰亲自主持,他一身作战服,
立于核心平台,指挥十名特战成员完成量子跳跃、
异地作战、思维感染模拟与撤离流程。
虚拟战场中,他们模拟与“收割者思维裂片”的接触——
那是一种类心理结构体的侵蚀性意识,
能够渗透人类的潜意识,诱导他们攻击同伴、迷失自我。
“第七号,你被感染了。”陆峰冷静道。
下一秒,一道光束划破战场,
将那名正在发狂攻击同伴的战士彻底蒸发。
“这只是演习,但下一次可能就是现实。”
他沉声道,“这不是战场上的错误,
而是整个人类命运的倾覆。”
在场的战士无一人再敢轻敌。
**
72小时过去,第一波小欠二号分身即将到达预定前沿位置,
阻击带的外围堡垒也已经有3%建成并成功投入运行。
全球战备正逐步从战术设想,转化为真正的执行层面。
但就在此时,小欠二号的一个编号为“SL-”的分身,
忽然中断信号——在它中断前的最后一帧影像中,传回了一张照片:
一艘漆黑如夜的舰体,停驻于银河边缘的虚空之中。
它没有明显的推进器,也没有舰桥或结构划分。
它像是一种生命,更像是一片“沉默的死寂”。
其结构,与当年异蓝残骸部分极度相似。
这张照片被迅速上传至陆峰面前。
他站起身来,脸色前所未有的沉静。
他知道,那张照片的意义是什么。
收割者,到了。
……
光幕骤然一亮,神行基地作战指挥大厅的空气在那一刻仿佛冻结。
传回画面的,是小欠二号在前线布点中某个编号体捕捉到的一帧图像。
无人知晓它是如何拍下来的,
也许那一瞬正是编号体彻底失联之前,最后一次将视野传回蓝星。
所有人看着那张图像,眼神逐渐凝固,脸色逐渐惨白。
那不是一艘舰船。那不是任何文明意义上的造物。
那东西……更像是某种亘古以来的恐怖存在,
是从宇宙黑暗深处爬行而来的怪物。
照片中,那所谓的“舰体”,似乎拥有某种流动着肉质纹理的“壳层”,
却又仿佛以某种生物形态存在着巨大触须,
缓慢地舒展、蠕动,在背景星光的衬托下,
仿佛一张张裂开的巨口。其整体结构既不规则,
也不对称,没有任何动力系统、推进结构、武器接口的痕迹,
却带着一种原始直觉上令人本能恐惧的气息。
它像是克苏鲁神话中描述的旧日支配者,像是深渊孕育的怪物,
也像是星海中残余的宇宙噩梦。那不是科技造物,
而是一种生命,一种将自己身体进化为科技的恐怖异形。
陆峰的声音在寂静中响起:“我们一直称它为‘舰体’,
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实际上,它更像是一头巨兽,
一头文明层次上的掠食者。”
“它已经抵达银河系边缘。”他平静地说出这句话,
但众人的背脊却瞬间发凉。
在那张图像中,舰体身后悬浮着一颗庞大的恒星——经系统分析,
那是一颗质量与体积都远远超过蓝星所在的太阳的巨型恒星。
它的体积是太阳的一百倍,温度超过两万开尔文,但在那个舰体面前,
却仿佛一颗微不足道的玻璃弹珠,
正静静地贴靠在一颗燃烧的篮球边缘。
整个作战指挥大厅的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不仅是恐惧,更是一种对尺度的失控。那种庞大,
无法用人类的语言描述,仿佛超越了理智的极限。
你无法想象那样一头庞然巨物如何在宇宙中游动,
又或者,它根本无需“移动”——它只是存在,
它所处之处,就会变成它的领地。
孙晴站在屏幕前,整个人像是被定住,良久才低声说了一句:
“如果那样的存在,抵达太阳系……我们能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