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令下,煤炭产业园浩浩荡荡的筹建起来。
原本那里就是一个临时货运码头,现在直接改成专门的煤炭产业园码头路!
上万吨的无烟煤堆积在这里。
按照江辰的核算,一吨无烟煤在添加其他材料后可以制作出一千块蜂窝煤出来。
古代的小家庭,可没有前世那种三菜一汤那么复杂。
简单的便饭,一个小户人家单纯做饭烧个热水什么的,三块煤球就足够。
一吨无烟煤,足够这种家庭用上一年!
这可比烧柴方便多了。
尤其是城里的百姓。
还有焦炭的制作,也是极其重要的。
温度越高,工业生产的效率也就越高。
都是极其重要的事情。
江辰这边忙碌不停,煤炭产业园立刻筹建。
从新京那边把于谦手下的一个管事找来负责产业园的事情。
打煤球的设备江辰一口气给他们准备了一百套。
按照一天十万块蜂窝煤的产量安排的。
其他的装卸工,搅拌工,负责晾晒的工人加在一起,怎么着也要上千人!
不是新京那边干两年就没货的,煤炭产业的发展是持续的!
现在是这么多,以后说不得更多!
发展的也会更快,更大!
持久性的!
消息一出,周围无数百姓蜂拥而来。
煤球的生产也是风风火火,一点不耽搁。
京城那边,煤炉也早就按照江辰的标准开始加工。
一座座铁匠铺都忙碌着这件事。
甚至一些泥瓦匠也另辟途径,用黄泥把煤炉给堆砌了起来。
虽然看着丑了些,但也能用!
不仅京城,其他各地江辰也准备大面积推广。
煤炭一旦完全铺开,对百姓的生活会造成极大的便利!
尤其是北方地区……天太冷!
做饭,取暖,两不误!
短短两天,煤炭产业园规模初成。
于谦带的人,能力一点不差,将整个产业园管理的井井有条!
现在是日产十万块蜂窝煤,这才只是开始。
江辰还给他们预留了两百套打煤球的设备。
一旦全部动用,产能会提升到三十万块,甚至更多!
除此之外,江辰也琢磨着其他的事情。
产业太过集中,也是一个大麻烦。
这里是东部沿海,温度其实还好。
最需要煤炭的,是东北行省和中西北部地区。
那里的产业也相对较差。
东北行省,江辰已经有了布置,一座座煤矿也开了出来。
但中西部,西北部还没有。
一番琢磨后,江辰又有了安排。
用货船调集部分无烟煤送往内地贫瘠地区,开设大乾帝国腹地的煤炭产业园。
顶多就是浪费一个运输成本罢了。
而且产业分散,也可以带动各地的经济发展。
内地的煤炭产业园江辰选择了两个地方。
一个在西部地区,一个在西北地区。
都可以通过货船调运,倒是还方便。
以后,这三座煤炭产业基地负责为大乾帝国各地提供蜂窝煤!
南部区域的话,到时候也会开设一处。
都需要!
接连几日,江辰都在这里忙碌。
一切搞定后,才终于有空到不远处的新京逛一逛。
坐在直升机上,江辰俯视整个新京范围。
越看越是满意!
于谦不愧是自己看中之人,有着岭南城和闽南城的建造经验,于谦现在的建城水平极高了。
建造之初还找江辰商议过很多次。
细节拿捏的很到位。
江辰不插手,朝廷也不插手。
他全权做主,给足了权限。
也不负江辰厚望,历时一两年的时间,新京的雏形出来了。
长宽,都在三十里左右。
皇宫坐落在最中央,面积没有原本的皇宫大,但却更宏伟。
按照设计,这里规划了二十万户百姓的住所,总人口可以达到百万之数。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居民区,工业区,商业街,休闲区应有尽有。
医馆,学堂,分属衙门应有尽有。
整个京城很方正!
街道很宽敞。
纵横交错!
皇宫在中轴线上,朝廷六部,都在皇宫周围。
军营也有安排,一点不落下。
而且,有山有水!
有两条河从京城横跨而过,横跨东西南北。
新京城里有两座小山,面积都不大,被打造出两座大型公园区域,可以用来为百姓们提供休闲娱乐。
还有这里房屋的建造,也都是有讲究的。
按照贫富差距,设为五种。
基本上都是两层结构的,采用砖石结构和混凝土混合,再用传统的木质结构辅助。
稳固没得说,住个三五十年都没问题。
最差的户型,是筒子楼户型,类似单身公寓的那种。
但比那个大。
一个大院,左右两个楼梯。
一栋筒子楼,上下两层,每层十户人家,总共二十套房子。
每户套内面积四十方左右,被隔成两个房间,一个小客厅。
厕所共用!
虽然小,但相对而言,也比原本京城的贫民窟不知道好上多少。
起码挤挤的话,一家五六口人住住完全没问题。
价格也不贵,最适合普通小老百姓。
这种房子,城里准备十万套,占据了一半。
每个居住区都有大量的这种房子。
之后是稍大点的,六十方的,居住环境也好点的,不过也没有单独的院子,也是大杂院的那种。
但宽敞的多。
这种,也有五万套,适合那种稍微好点的百姓。
再往上的,就是那种小日子还不错的,算是富足的百姓了。
有小院的,上下两层,类似前世小排屋的那种。
大院子的,独栋大别墅的那种。
还有更大的府邸,不仅独栋,还有特大号院子,以及诸多边房的那种。
不同层次的百姓,根据他们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房子居住。
看着可能是没有以前的府邸大,但绝对比以前的更合理一些,布局很不错。
下水道都布置妥当,甚至连厕所都给他们安排好!
大街上,公厕更是不少。
江辰很满意,坐着飞机在新京上方逛了好几圈,越看越是高兴。
此刻新京已经要到收尾阶段,很多房屋都已经建好,需要简单装修,依旧还有数万人在这里忙碌。
几乎是加班加点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