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太,韩王府的人,送东西过来了。”
韩王府比林如海,要晚一日离开扬州城,也晚一日进京。
因为带的货物,盐船众多,傍晚才整理好。
贾环昨日离开通州,带着柳湘莲,与八十名护卫,骑马去承德行宫。
朱康进京了,派几个人将皇上赏赐给贾环的礼物,送来荣国府。
贾母让贾琏出去接收,还满脸笑容的吩咐贾琏,要记得给韩王府派来的人个喝茶银子。
这些俗务,贾母不说,贾琏也是会做。
看到贾环随扈出京,又捞到了功劳,还得了皇上的赏赐,别说王夫人,就算邢夫人心中都忍不住眼红。
按照贾母的习惯,皇上赏赐的土地什么的,肯定是归环老三的。
环老三回府,最多是分一份丝绸、茶叶等礼物给长辈。
林如海喝完了一杯茶,就与贾赦、贾政回到外面大厅。
贾府今日摆丰盛的晚餐,接待林如海。
隔壁东府贾珍走路不便,身体也不能饮酒,就让贾蓉过来,秦钟、贾蔷、薛蟠也都在场。
薛蟠得意洋洋的,说起他们昨晚抓了刁逹一伙,还有钱渔等人去顺天府衙门。
从刁逹家找到的放印子钱的账本,也都交给顺天府。
还有贾芸,受贾政的幕僚的指派,去找了倪二,让他帮忙安排人手去寻找那些曾经在宁荣长街受过刁逹欺负的街坊平民们。
这些平民百姓,以前不敢声张,现在有人撑腰,让他们站出来指证刁逹的罪行。
宁荣长街的受害者,一起到顺天府,罗列了刁逵的各种罪状,这次要数罪并罚,绝对不能给他留下任何翻身的机会。
…………
当晚,贾赦、贾政热情的陪林如海饮酒,宾主尽欢。
席间,贾政还不时的提起贾环,试探林如海的看法。
林如海也不吝啬溢美之词,夸赞了贾环在扬州城办差得力的事,深思熟虑,谋定而后动,老谋深算得完全不像一位刚考取状元郎的官场新人。
作为女方父亲,林如海自然不会提婚姻的事,只表达了对贾环的认可,就已经可以了。
剩下的事,或许是等贾环回到京城,贾母、贾政他们商量了,再正式向林家提亲。
…………
当晚,林如海接了黛玉回林府在京城的宅子住。
第一晚,黛玉还有些不习惯,换了小院寝室。
尽管两人已将近十年没见过面,但是一直通过家书保持联系。
经过两天的相处中,起初父女俩还有些陌生,彼此之间的交流也略显拘谨,渐渐地,相同血脉,血浓于水的亲情,打破了生疏感,父女之间的也越来越亲近。
林如海身边还有两位小妾,一位是以前林家给林如海安排在身边的大丫鬟,叫素袖。
另一位是贾敏的陪嫁丫鬟,贾敏病危的最后,让林如海以后收了她,叫婉柳。
两位林如海的妾,对黛玉都很恭敬。
黛玉回来住的第二日早上,林如海召集林府上上下下所有人,当面将林家库房钥匙与总账的账本,全都交给黛玉。
每日管鸡毛蒜皮的小事,黛玉不用费心,管理库房与总账就行了,有什么大一些的事,不能决定的,林忠、婉柳、素袖都是要请示过黛玉。
林府外面管家还是由林忠管理,内院的差事,分别交给婉柳与素袖来管。
父女俩开心得一起相处了几日,林如海开始去都察院上衙,贾母也派人过来关心黛玉住的习不习惯。
第五日,林如海摆宴,下帖请了贾府的人,过来林家用晚饭。
之后,黛玉就应贾母的要求,开始两边住,回林府的时候,还请史湘云、惜春一起过来住了两日。
…………
八月中旬,夕阳西下,承德行宫的园林内,蝉鸣早歇,一池荷塘水面上的荷叶上,浮着几片早落的枫叶。
檐角的铜铃被北边吹来的风,刮得叮咚作响。
大殿内,大雍朝随扈出京的十几位朝廷重臣,在与皇上商议国事。
皇上扶着紫檀御案长桌,一纸边镇密奏丢在上面。
案头的鎏金香炉吐出龙延香,白烟如同蛇一般蜿蜒向上,升到殿顶。
皇上看完,让戴权将最新军情给兵部尚书汪文静,汪文静将军情奏折读给诸位大臣。
“蒙古人出动了,蒙古各部族动员了近二十万大军,骑兵八万多人,辅兵与后备军十二万多,七天前完成集结,分三路向胡辽边境进发。”
“现在,已经到了居庸关外。”
“左路大军七万人,兵压胡国。右路十二万大军是主力,主攻辽国。还有一万人,压在居庸关外,防止我大雍出名驰援辽国。”
历史上,草原各族这些游牧民族,在冬季寒冷,草场不足,牲畜缺少粮食的时候,南下侵略中原,大多选择秋冬季节扣关入侵。
养了一年的膘,草原的马匹更健壮了,体力充沛,适合长途奔袭。
而且,秋冬季越往内陆,河流结冰,减少自然屏障,中原地理关隘防守减弱。
在秋冬季节,中原农耕社会刚刚收了粮食,各地县城,城镇粮食充足,这时候草原各族趁机掠夺,可收获更大收益。
皇上问道:“诸位爱卿,你们认为蒙古人对胡辽两国之争,最终谁能获胜?”
首辅唐慎微分析,依照骑兵战斗力,应该是蒙古人更加强大。
胡辽两国骑兵数量与军力加起来,在实力上,看似不输蒙古人,能与蒙古军分庭抗礼。
胡辽毕竟是两国,做不到毫无保留的信任,一旦战争进入关键时刻,都怕对方先跑,留下自己独自面对蒙古人。
毕竟分属两国,都害怕自己的军队骑兵牺牲大,难免思前顾后。
朝中大臣最后还是看好蒙古人。
蒙古人与胡辽两国的争端,是留给大雍朝最后的发展时间,等草原各族的战斗打完,出现最后草原的霸主,也就是大雍朝与之决战的时候了。
接到蒙古人集结大军的消息,皇上也开始命令队伍准备开拔,要回京城。
随扈队伍,并不准备从原路回京城,而是靠向西北走,准备绕一个小湾回京。
在大雍随扈大军要开拔的时候,贾环也终于来到承德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