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听觉到触觉,大唐骑兵的步伐就如同死神的降临一般,缓慢而坚定地逼近。虽然他们的身影在远处还显得有些模糊,但那沉重的脚步声却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随着大唐骑兵的逐渐靠近,明军士兵们心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的喉咙不自觉地发干,吞咽口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以至于在整个明军大营里,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吞咽声,连成一片。
毫无疑问,此时明军士兵的心理防线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仿佛只需要再轻轻一推,就会彻底瓦解。
路途再遥远,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会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更别说这短短的几公里,以马儿奔跑的速度其实也只要几分钟。
只是如今明军士兵的听觉等感观收到严重抑制,在叠加今晚的天气影响,不自觉的就有了心理暗示,因此觉得时间过的格外的慢,每一秒都是如此的煎熬。
终于,呈三角形进攻队形的骑兵队伍终于暴露在了明军大营火光的照射范围里,此时距离明军大营仅有百米之遥。
若是平常,明军士兵还会有更多的反应时间,可惜今天大风起兮云飞扬,明军大营的诸多火把被吹的明暗不定,流明大大降低,因此,他们才迟迟看到敌人的身形。
不过,大唐代表的是新势力,新势力嘛,没有经受过很多的社会的毒打,还是敢和愿意助人为乐的。
这不,看着明军大营里缺少光亮,大唐就决定做好事客串一把普罗米修斯,也不怕被明军给讹上。
“弓箭手准备!”刘三刀双腿加紧马腹,手持雪白的陌刀,声如洪钟地吼道。他的声音在这片空旷的战场上回荡,仿佛能穿透云层。
在这个通讯基本靠吼的时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将领,不仅要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更要有一副大嗓门。
刘三刀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发出命令,让每个士兵都能清楚地听到他的指示。
听到刘三刀的命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他们熟练地搭起弓箭,根据风向和距离,微调着弓弦的角度,将箭头对准明军大营。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松懈。
“射!”刘三刀再次发出一声暴喝,这声音如同惊雷一般,震撼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士兵们闻声而动,几乎是本能地松开了弓弦,将手中蓄势待发的箭矢如流星般射向明军大营。
这些箭矢可不是普通的箭矢,它们都是经过特殊制作的。箭头上涂有易燃的油脂,一旦射中目标,就会迅速燃烧起来。
此时,这些箭矢上都燃烧着熊熊火焰,如同一群火龙在空中飞舞,带着无尽的威势扑向明军大营。
在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的好事和坏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看待和应对它们。
就拿眼前的风来说,它无疑会对箭矢的精度和打击范围产生负面影响,使得原本精准的射击变得不再可靠,攻击的范围也可能受到限制。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换个角度思考,将这股风与火攻相结合,那么它就会成为一种绝佳的催燃剂。当风助火势时,火势会迅速蔓延,形成一片熊熊烈焰,给敌人带来巨大的威胁。
所以说,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看到其不利的一面,而应该善于发掘其中潜在的积极因素,并巧妙地加以利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找到应对问题的最佳方法,化不利为有利,实现自己的目标。
昔日的赤壁之战,诸葛亮和周瑜就是凭借着自然界的风,才能把曹丞相连成一片的大船烧了个干净。失去了大船的曹丞相自然对蜀、吴无计可施,此战才决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
无边的黑暗中,突然闪烁起数不清的诡异的火光,如同恶魔的眼睛在窥视。
紧接着,一阵密集的“嗖嗖”声划破夜空,带火的箭矢如流星般从四面八方射来,拖着长长的火尾,划过漆黑的天幕,直扑军营。
风,像是这些火矢的忠实伙伴,用力地推着它们,让它们飞得更快、更准。火矢如雨点般纷纷落入军营,瞬间,营帐、柴草、所有可以燃烧的都被点燃,大火迅速蔓延开来。
最先被点燃的是营边的一座小营帐,火舌贪婪地舔舐着营帐的帆布,“噼里啪啦”的声响在风声中格外刺耳。风一吹,火焰猛地蹿起老高,像一条条红色的巨龙,张牙舞爪地向四周蔓延。
紧接着,旁边的营帐也被火星点燃,火势迅速连成一片。浓烟在风中翻滚、弥漫,刺鼻的气味呛得士兵们咳嗽连连。
有的士兵刚从睡梦中惊醒,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浪和浓烟逼得节节后退。而有的士兵甚至到现在还没醒,直到被火烧到身上,才大呼小叫的到处乱窜,把火源又带到了其他地方。
本来就是晚上又是深更半夜,大家都在自己的营房里休息。此时忽然被惊醒,可谓是士兵找不到自己的上司,上司找不到自己手底下的兵,乱成一团。
他们的脸上满是惊恐和慌乱,眼睛瞪得大大的,四处寻找着逃生的出路,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兵营内部的混乱。
不少士兵就这样被践踏至死,死在了寻找生命的路上,不得不说这也是一种讽刺。
在火势最凶猛的地方,几座高大的营帐在大火中摇摇欲坠。火焰顺着营帐的木杆向上攀爬,将整个营帐变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炬。
风一吹,燃烧的营帐轰然倒塌,扬起一片火星和灰烬。火星随着风四处飞溅,落在其他营帐上,又引发了新的火灾。
杨嗣昌一开始自然是没有把粮草放在军营的边上,而是护卫在军营中间,但是此时此刻随着火势的蔓延,也烧到了粮草这里。
营中的粮草堆也被点燃了,熊熊大火将粮草烧成了灰烬。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照亮了士兵们绝望的脸庞。风裹挟着火苗和浓烟,向军营的深处蔓延,所到之处,一片狼藉。
当然也不是没有试图救火的,还是有不少人尝试救火,但是毕竟这里是军营,只是不缺人,又有多少水呢?
士兵们在营中四处奔走,试图扑灭大火。他们有的提着水桶,从附近的水井中取水灭火;有的用手中的武器拍打着火苗,但在这狂风和大火面前,他们的努力显得那么渺小和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