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我军一直在搜集小船,如今已有三四百艘了,可以用这些小船,将一部分士兵通过这个江心岛运到长江南岸,沙羡境内,敌军必不会轻易发现。此事可交由陈就来办。”
“沙羡县令,我亦打听清楚,此人叫张承,其父便是孙权手下重臣张昭,我们可以派人去沙羡,将其劝降,有他相助,或许我军会有办法运更多的粮食过去,或者让他为我军囤积粮食,届时,我军就无须从江北运粮到江南。”
“等等……”张合更加疑惑了:“这沙羡在长江南是没错,可夏口在长江北呀,我军又如何与敌交战?难道还得再渡一次长江,回到长江北?”
“若再渡长江,回到长江北,也未必不行,张将军再看这里,仍是沙羡境内。”郭嘉指着另外一个地方:“当地人称其为赤壁,这里亦有一座江水岛,且敌军不会巡视到这里,我军从容从这里渡过长江,就能进入南郡腹地,甚至还会威胁到江陵。不过……”
“考虑到粮草无法押运,我军从沙羡渡江之后,可想办法引诱敌军登岸,届时就有机会破了敌军,一战破敌后,再借势渡过汉水,进入南郡,易如反掌。”
看到郭嘉讲得头头是道,张合明白,郭嘉想必考虑此事很久了。他突然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对了,你说沙羡县令张承是张昭之子,张昭此人,我似乎有过耳闻,此人是孙权的重臣,这张承又如何会投降我军呢?”
“哈哈哈哈,将军有所不知,这张昭向来不支持孙权与我军交战,而是认为孙权应该投降大王,他曾数次表明其态度。”
“哦,此人是我军细作?”
“那倒不是,此人跟随孙策,后侍孙权,为孙氏效力已有十余载,今数次建议孙权投降,不过看清了大势,为自保而已。不过,此人虽为自保,倒也是忠心之人,孙权不降,他亦不会背叛孙权。他是彭城人,有一侄子,名为张奋,三年前,这张奋曾去了一趟吴郡,想投靠张昭,在孙权手下谋个前程。”
“当时,我军正和曹操交战,后来,我军击败曹操,曹操败亡,北方已定,张昭便认为天下大势必归大王,才会屡屡劝孙权投降,并把张奋打发回彭城。张奋此人,虽年轻了些,但擅长制造器械,如今也在我军中效力。早在一个月前,我便派人去请示大王,将张奋调来安陆,听张将军调令。前几日,他已奉命来到了军中。”
“哦,原来先生早有谋划,害我白担心了。”
“正是,我并非有意隐瞒,只是此事未有定论,不敢太早说出来,今豫章战场已定,张奋已到,正是说降张承的最佳时机。”
“那,那就依了先生之计。”张合当即表态,采纳了郭嘉的建议。
一天之后,张奋就来到了沙羡,见到了堂兄张承。
“族弟,原来是你来到了沙羡,为兄在沙羡担任县令不过一年时间,你怎么知道?莫非你去吴城见过父亲,故而得知?”张承见到张奋,既惊讶又高兴。
“我两年多前离开吴城后,就没再去过江东,大兄有所不知,今我为齐王效力,说起来,与大兄还算是敌人了。”张奋并不介意说出此事,因为他去过吴城,知道张昭的态度。另外,张承是张昭的长子,所以张奋称其为大兄。
“你……那你今天前来……”
“大兄应该知道,齐王大军南下,今正在攻打荆扬二州,在江夏方向,齐王一军正驻军于安陆,与驻夏口的荆州军对峙,今我奉命而来,只为劝大兄归降齐王,助齐王大军渡过长江,进入沙羡。”张奋开门见山,直说来意。
果然,张承并没有太大的反感:“族弟,身为人子,我自当听从父亲的,父亲曾几次劝吴侯归降齐王,但吴侯皆不采纳,若是我降了,岂不背叛了吴侯,背叛了父亲?届时我还如何活于世间?”
“伯父早有归降之意,只是伯父乃忠义之人,不愿弃吴侯,可是吴侯却是不可能投降的,若伯父迟迟不做出决定,恐怕会误了张家呀,大兄可知豫章当前战况?”
“知之不详。”
“一个月前,齐王麾下大将高顺率军击败程普,今齐王大军已渡过长江,围攻柴桑和南昌二城,齐王大军已占尽优势,用不了多久,可能就会攻占豫章。大兄为沙羡县令,一旦豫章被齐王占据,后路被攻占,大兄也只好弃县而逃。”豫章最先的消息还没传过来,张奋所知有限。
“另外,还告诉你一个消息,齐王大军去年底就从汉中南下,攻打益州,今已破益州巴、广汉等郡,不日将兵进成都。用不了多久,益州可能就会落入齐王之手,齐王大军南下,各个战场,战绩辉煌,最多一年时间,便能全据南方之地,一统天下。”
“大兄,我彭城张家要谋出路,当越快越好。若是晚了,会错失良机。伯父为孙氏效力十余年,感情仍在,割舍不得,故迟迟不表态,只怕会耽误了张家。我以为大兄不如先降了,助我军渡过长江,先立了一功,如此也保住张家的地位呀。”
“齐王快要攻占益州和豫章了?程普将军可是一名老将,怎会败得如此之快?”
“老将而已,却未必是勇将,高顺将军征战沙场十余年,乃智勇双全,击败程普不在话下。”
张承对张奋所说的战况,并没有疑心,毕竟两人知根知底。
“族弟,今天下大势,我亦以为在齐王,可是我实是不敢忤逆父亲呀,且我降了以后,父亲也会受此牵连,若吴侯对父亲不利,那该怎么办?”
“伯父感孙氏恩情,不会轻易做出决定,大兄降了,亦是为彭城张兄着想。且这里距离吴郡远得很,再加上豫章不保,就算大兄降了,孙权也未必会及时知道消息,大兄只需低调行事,说不定一年半载,孙权才会知道,届时江东还在不在,都说不定。大兄可派亲信,可提前回吴城,向伯父汇报,伯父亦会有所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