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开猝不及防,身形一个踉跄,险些摔倒在地,好不容易才稳住身形,心中既惊又惧。
赵偃站起身来,瞪大双眼,脖子上青筋暴起,扯着嗓子大声吼道:“我说能当就能当!论出身,我乃王室贵胄;论谋略,我也不输旁人。
我赵偃有何比不上他人?这赵王之位,迟早是我的!”
吼完之后,赵偃似乎觉得还不够解气,他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然后稍稍缓了缓情绪,坐了下来,喘着粗气。
顿了顿,赵偃渐渐从狂躁中回过神来,眼神也有了些许清明。
他看着郭开,眼中闪过一丝算计,说道:“你郭开要是能助我当上赵王,我必不会亏待你。我便让你做赵国的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尽荣华富贵,权势滔天,如何?”
郭开一听这话,原本黯淡的眼睛顿时两眼放光,他的脸上,顿时露出惊喜交加的表情,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前倾了倾。
“扑通”
郭开竟然直接跪在地上,毫不犹豫地叩了一个响头。额头与地面碰撞之处,似都泛起微微红印。
他抬起头,目光直直地看向赵偃,双眼之中,满是浓烈得近乎疯狂的渴望与期待。
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信誓旦旦地说道:“公子放心,小的一定肝脑涂地,必定全力助公子登上赵王之位!”
恰在此时,初一亲自端着新温好的酒走进雅间。
他本就脚步轻盈,再加上屋内的两人,全身心都沉浸在这番激烈且机密的对话里,情绪激昂,竟完全没有察觉到初一踏入的动静。
初一将这一幕尽收眼底,心中不禁暗暗吃惊,意识到这消息的重要性。
当下,他面上不动声色,一边佯装成往日那般,有条不紊地摆放酒壶,手中动作不疾不徐,趁着二人未注意,脚跟轻点,悄然无声地向后退去。
退出雅间后,他没有丝毫耽搁,迅速将消息整理好,通过往来商贾间的秘密渠道,欲这重磅消息迅速传递到秦国。
..........
当密报加急呈至嬴政手中时,彼时,他正在与秦臻在后殿内,商议着水渠之事。
待嬴政看完密报,神色冷峻,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抹复杂的光芒。
随后,他将其递给秦臻,问道:“先生,这赵国之事,可有谋划?赵偃野心勃勃,欲夺王位,秦国当如何应对,方能谋得最大裨益?”
言罢,他微微向后靠了靠,手指轻轻敲击着案几,发出有节奏的声响,似在思忖着赵国局势所带来的诸多变数。
随即,嬴政微微眯起双眼,继续说道:
“先生,回想当初于邯郸之时,你曾提及赵国或有可乘之机。如今看来,契机已然浮现。
赵佾此人,虽资质平平,并无过人之处,但一旦他继承赵王之位,为稳固国本、保境安民,必定会毫不犹豫地重用廉颇与李牧。
有他们二人辅佐,赵国朝堂上下或将齐心,各项政令推行顺畅,国家也会平稳过渡。如此一来,赵国实力得以稳固,这无疑会为秦国东进之路筑起一道壁垒。”
嬴政的话语中,既有对赵国局势的精准剖析,又隐隐透露出对赵国强大后可能阻碍秦国霸业的担忧。
嬴政稍稍停顿片刻,随即缓缓说道:“反观赵偃,其为人性情乖张,好大喜功,心胸狭隘,又被权力欲望彻底冲昏了头脑。
其行事风格,只图满足一己私欲。
若他侥幸登上赵王之位,依其脾性,必然会将郭开这等只知阿谀奉承、整日挖空心思谋取私利的佞臣提拔至高位。
郭开此人,向来善于察言观色,一旦得势,定会在朝堂之上肆意排除异己。并且大肆任用亲信,将朝堂上下搅得乌烟瘴气,朝堂纲纪亦会被其彻底搅乱。
到那时,赵国朝堂必然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一众忠臣良将空有报国之志,却难以施展自身抱负,甚至可能会因触犯郭开等人的利益,被迫害打压。
如此恶性循环,赵国国内局势必将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国力也将在这内耗中日渐衰弱。而这,对我秦国而言,不正是天赐良机!”
秦臻接过密报,细细研读,陷入沉思。
片刻后,他目光深沉,缓缓开口:“不错,赵佾若登王位,赵国朝堂以廉颇、李牧这等名将为梁柱,凭借他们的军事才能与忠诚之心,或可保赵国一时安稳,如此一来,对我秦国东进之路,无疑会形成极大的阻碍。
而赵偃若得势,重用郭开这等奸佞小人,赵国朝堂必将乌烟瘴气,内乱丛生。朝堂之上政令不行,各方势力争斗不休,此乃我秦国之大契机。
如今,赵偃与郭开的野心已然暴露,这是赵国朝堂的一大变数,亦是我秦国可乘之机。”
“先生,当下该如何行事,怎样才能推波助澜让赵偃上位。”嬴政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沉声道。
秦臻缓缓起身,踱步至殿中,略作思忖。
少顷,秦臻开口,声音低沉却透着十足的把握:“依臣之见,如今赵偃既有此勃勃野心,且与郭开狼狈为奸,只需稍作引导,让他们的动作愈发大胆,引起赵国朝堂更多纷争。”
秦臻边说边微微抬起右手,在空中虚点几下,似在谋划着一幅棋局:
“可让初一安排能言善辩、心思缜密之人混入郭开身边。凭借自身的出众能力,逐渐取得郭开的信任,成为其心腹之人。
随后,在关键节点上,寻得恰当的时机进言。
郭开本就惯于阿谀奉承,待此人成为郭开心腹后,顺势引导郭开去蛊惑赵偃做出一些激进之举。如此一来,赵偃与赵佾之间本就微妙的矛盾,必将被彻底激化。”
“至于赵佾。”
说到这,秦臻顿了顿,继续说道:“那赵佾,可以待时机成熟之后,秦国可与赵国展开谈判,提出让赵佾质于秦国的要求。
如此一来,赵佾远离赵国朝堂,自然更方便赵偃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