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银杏树下的肃王满脸震惊,目光凝滞在半空,低声喃语道:“九霄剑法……”
拓跋堃听不真切,见肃王一脸惊疑之色,忙问:“九……九什么?”
肃王目光灼灼地看向青城,见她一直盯着崖壁上的栈道,只当她要攀上去,他心中一紧,对着麒麟卫喝道:“今日若让她出了山谷,你们提头来见!”
麒麟卫等的就是这句话,他们一跃而起,冲向青城,拔剑就刺。麒麟卫本就武功奇高,如今没有了顾忌,招式愈发狠厉果决,他们配合默契,剑锋错落,密密匝匝,像一张不断拉伸扩张的剑网,向着青城猛地罩去。
她旋身避开迎面刺来的剑刃,足尖轻点屋脊,手中长剑如银龙出海,呼啸着撞向剑阵。青城的手腕轻轻翻转,剑尖跳脱着刺向其中一人的胸口,空中一缕血线飞舞,她借力腾空而起,剑刃化作亮白色的残影,随着惊叫声次第响起,密集的剑阵瞬间崩解。
麒麟卫纷纷滚落在地,再无战力。
肃王凝视着青城,双眼眯起,他伸出手,掌心向上,一旁的秦伍会意,将手中的弩机递了过去。
肃王毫不犹豫地扣动弦牙,弩箭如流星,向着青城急速飞去。
青城才将最后一名麒麟卫的长剑击飞,耳畔就传来箭矢呼啸而来的锐响,她心下一惊,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便觉得右肩被利器划破贯穿,剧痛袭来,她站立不稳,一下子从屋顶翻滚摔下。
青城很快被两个麒麟卫挟制住,拖拽到肃王面前,身后的地上留下一道血红的拖痕。
他缓缓上前,蹲在她面前,一把拔下她肩膀上的弩箭,鲜血喷涌出来,溅在青城的脸颊和肃王的手背上。
肃王将弩箭扔在一旁,甩了甩手:“这箭簇上涂了苓兰花的毒,用不了一炷香的时间,你就会感到伤口疼痛难忍,奇冷无比,继而心慌气促,若是没有解药,你会浑身僵冷而亡。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如实答了,我就把解药给你。”
青城瞥了他一眼:“你想知道什么?”
肃王目色沉沉:“你为何会九霄剑法?”
青城迎着肃王审视的目光回看过去,脸上没有一丝表情:“是伊昭教我的。”
肃王冷笑一声,抬手按在她肩膀的伤口上,稍稍施力,血一下子涌出来。
“本王怎么不知伊昭还教过你九霄剑法?”
青城的额角渗出冷汗,面上露出一抹轻蔑的表情,瞳孔生出凉意:“我与伊昭义结金兰,情同姐妹,你却与她却并不相熟,你不知道的事还有很多,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肃王嘴角抽动,手下愈发用力。
阮甄望着青城身上不断滴落的血迹,心里终究有些不忍,上前一步:“主上,郡主已经受了重伤,这样下去她会晕过去的。”
肃王眼眸一闪,力道渐渐放缓,他满手是血,掐住青城的下颏,细细端详她的脸。不知为何,她的身法和神情让他想起一个人,可眼前的面孔与记忆中的那人完全对不上。
他盯着她的眼睛,忽然间心念一动,抬起另一只手横在她的鼻梁处,遮盖住下半张脸。
这时青城猛然挣脱开他的手,偏过头去,白皙的下颌处印出几个血红的指印。
肃王双眼眯起,轻声道:“阿阮,去取阁楼中的画像来!”
阮甄一怔,随即抱拳称是,快速向阁楼走去。
电光火石间,青城蓦地想起秦贵人曾对她说过,当年在宫中大肆杀戮龙甲军的麒麟卫首领是名女子,而身边的男子称呼她为“阿阮”……
如果阿阮就是阮甄,那她身边的那名男子呢,会是谁?
青城受伤的创口处不断有剧痛袭来,犹如烈火焚烧,她无法再凝神思考,只能阖起双眼,用力咬住下唇。
肃王觉察出青城的异常,伸手扳过她的脸看了看,她的脸颊呈现出不正常的红晕,唇色发青。他撕开她肩膀处的衣衫,只瞥了一眼,便拧起眉头。她的伤口已经发黑,毒素蔓延的速度比他想得要快。
肃王从怀中取出一个青玉小瓶,倒出一粒朱红色的小丸药给青城喂了下去,接着他用右手挤压她的伤口,伤口很快有乌黑的血水渗出,他继续施力,直到手掌下有源源不断的温热传来,青城衣衫上已经殷红一片时,他才缓缓松手。
身后有护卫端来一盆清水,肃王不紧不慢地洗手,又细细清洗指甲边缘处残留的血迹。待清洗干净,护卫递上一方雪白的帕子,他伸手接过,擦干双手,又让人送来一壶酒,接着尽数将酒倾倒在青城的伤口上。
青城眉心紧蹙,身体微微战栗着,额上冷汗涔涔,脸颊上血色褪尽。
这时阮甄捧着画卷走了回来,双手递给肃王。
肃王屈膝蹲下,在青城面前缓缓展开画卷,随着画轴不断翻转,一副女子的画像显露出来。
青城记得这幅画像,上次她潜入阁楼时,曾见裴彻展开过,那时她根本没看清,此时却是一览无余。
不知为何,这画中之人莫名有些眼熟,似在哪里见过,这个念头刚起,青城忽然眉心一跳,她终于明白这突如其来的熟悉感从何而来了,因为那画中之人正是她!确切地说,是她十五岁的时候。而她终于想起这身装扮,那是当年花朝节的时候,母妃为她准备的。
那时她已加入龙甲军,早就隐去真容,平日里皆是一身武装。花朝节时,母妃心血来潮要去赏花,让她陪同前往,为了避免被人认出来,她便戴了面纱。
青城心头一阵狂跳,脑中冒出一连串的疑问,这画像究竟是何人所画,何时所画,为何又落在肃王手中?
心念起,她目光扫过画卷上落款的位置,那里留着一枚朱红钤印,她凝目细看,辨认出是“永隆”二字。
青城一凛,终于明白过来,当年秦贵人在宫中听到对话的一男一女,女子是阮甄,男子就是肃王——肃王名为拓跋叡,永隆是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