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语的移动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航行,而是在“万梦织网”的支撑下,进行的一种极其精微的规则层面的“滑行”。她将自身的存在感压至最低,意识与星云残骸的脉搏、与背景辐射的微弱波动同步,如同一缕遵循物理定律的自然能量流,沿着“静默力场”中那条被“万梦织网”标记出的、规则扰动最小的路径,悄无声息地向着东线战场边缘靠近。
那艘“收割者”的幽光信使艇,则像一颗严格按照预定轨道运行的彗星,沉默而稳定地在前方引路。双方保持着遥远的、非直接接触的距离,仅通过那脆弱而隐蔽的“环境信道”维持着最低限度的信息同步。
随着距离的拉近,那片曾经作为主战场的区域,其惨烈的“遗容”逐渐展现在星语的感知中。
规则基盘的“清理”是彻底而诡异的。这里没有常见的战舰残骸,没有爆炸留下的能量辐射云,甚至没有大规模规则冲突后通常会产生的、持久不散的时空褶皱。一切都被“抚平”了。
物质被还原成了最均匀的基本粒子云,稀薄地弥漫着,如同宇宙尘埃。能量被彻底“耗散”,均匀地融入到背景辐射之中,再也无法区分其原本狂暴的属性。规则结构更是被强行“矫正”,恢复了某种近乎死寂的、绝对“平整”的状态。
这里安静得可怕。是一种抽离了所有“故事”、所有“历史”、所有“意义”的、纯粹的、物理层面的安静。仿佛这里从未发生过任何事,从未存在过任何文明造物,从未有过任何意志的碰撞。只有那片被基盘力量“格式化”后留下的、令人心悸的“无”。
然而,就在这片绝对的“无”之中,幽光信使艇停了下来,锁定了一个看似与其他区域毫无差别的坐标点。
通过“环境信道”,“收割者”传来了更精确的指引和一段简短的说明:
* **“目标:规则层面‘疤痕’。非物质,非能量,乃信息结构层面的‘缺失’与‘异化’。”**
* **“观测方式:以低强度意识流沿切线接触,避免直接‘凝视’。其具‘污染性’。”**
* **“关联性:此‘疤痕’信息结构特征,与档案中‘虚空低语者’活动残留存在 13.7% 相似性(注:基于极端残缺数据比对)。”**
规则层面的“疤痕”?信息结构的“缺失”与“异化”?还具有“污染性”?
星语心中凛然。她依言没有直接用感知去“看”那个坐标点,而是将一缕极其细微、几乎不蕴含自身意志的意识流,如同探针般,小心翼翼地沿着“收割者”指示的“切线”方向,轻柔地扫过那片区域。
起初,是一片虚无,与周围别无二致。
但就在意识流掠过的瞬间,一种难以言喻的**“凹陷感”** 突兀地出现!并非物理空间的凹陷,而是规则、信息、乃至存在感本身的……**“缺失”**!仿佛宇宙画卷在那里被某种东西“咬”掉了一小块,留下了一个无法被常规感知、却能在更高层面被“触摸”到的**空洞**!
紧接着,一股冰冷、粘稠、带着无尽贪婪与空虚意味的**“回响”**,如同跗骨之蛆,顺着那缕意识流,反向侵蚀而来!
这“回响”并非声音,也非能量,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意识核心的、对“存在”本身的否定与饥渴!它试图同化、吞噬这缕外来的意识流,并将其中的“存在信息”拉扯进那片“空洞”之中!
星语当机立断,瞬间切断了那缕意识流与自身本体的连接,如同壁虎断尾。被切断的意识流如同滴入沙漠的水滴,瞬间被那片“空洞”吞噬,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丝涟漪都未曾泛起。
而她本体,则感受到一阵轻微的、源自意识层面的寒意与恶心。那感觉,就像是不小心触摸到了某种极度腐朽、却又带着诡异活性的东西。
这就是“规则疤痕”?不,更贴切地说,这像是一道……**“虚空噬痕”**!一道被某种超越常规理解的存在“啃噬”后,留下的、至今仍在缓慢“腐烂”和“散发”着其本质气息的伤口!
虽然“收割者”说只有13.7%的相似性,但这股冰冷贪婪、吞噬存在的“味道”,与那段远古信息碎片中描述的“虚空低语者”的“目光”,在气质上惊人地吻合!
这噬痕并非“仲裁官”秩序删除后留下的“平整”,也非自然规则破损的“混乱”,而是一种更加本质的、带着主动恶意的“缺失”。它像是一个信息层面的“黑洞”,不仅吞噬物质能量,更吞噬“存在”的意义与信息结构本身!
“它……在‘消化’?”星语脑海中闪过一个可怕的念头。这道噬痕,并非静止的伤疤,而是一个仍在持续进行着某种极其缓慢“吞噬”过程的……**“消化器官”的残留部分**?就像某种巨兽咬了一口现实,留下的牙印至今还在分泌着“消化液”?
她立刻将这次接触的全部感受和数据,通过“环境信道”分享给了“收割者”,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此‘噬痕’是否具有活性?其‘缺失’范围是否在缓慢扩大?”
“收割者”的回复很快,依旧冷静而客观:
* **“确认描述:‘虚空噬痕’命名更准确。监测数据显示其‘缺失’范围存在极其缓慢的、非线性膨胀,膨胀速率低于当前宇宙时空膨胀速率的千万分之一,但趋势存在。”**
* **“‘污染性’确认。意识直接接触可能导致信息结构受损乃至部分同化。建议规避。”**
* **“初步推断:此噬痕可能为‘低语者’或其关联个体,在极远古时期于此星域活动所留。其持久存在且具微弱活性,暗示‘低语者’力量本质或涉及超越当前认知的时空与信息层级。”**
缓慢,但确实在膨胀!虽然速率极低,在常规时间尺度上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这意味着这道来自远古的伤口,至今仍在“流血”,仍在侵蚀着现实!而“低语者”的力量,能够留下如此持久、如此诡异的痕迹,其恐怖程度,远超想象!
星语感到一阵寒意。遗骸星域,这片被视为文明坟墓、规则废墟之地,其深处不仅沉睡着规则基盘这样的“管理员”,竟然还隐藏着“虚空低语者”这种远古天灾留下的、至今仍在“蠕动”的伤疤!
规则基盘的苏醒,是否也与这道(或这类)噬痕的存在有关?它的“需‘静’”,是否也是为了抑制这类噬痕的活性,或者避免吸引来更多类似的“注视”?
“收割者”继续传来信息:
* **“此发现,提升‘低语者’威胁评估等级。其活动痕迹并非仅限于远古档案。”**
* **“‘织梦者’继承者,你之‘永恒梦境’,其独立规则体系,或对‘噬痕’类信息污染具备一定‘抗性’(基于刚才接触数据初步判断,需进一步验证)。”**
* **“提议:基于当前共同威胁认知(规则基盘限制、虚空低语者潜在威胁),建议将临时非攻击状态,延长并升级为‘有限情报共享及技术互鉴框架’。”**
星语静静地“听”着。对方的意图很明显了。它们看到了“虚空低语者”并非只存在于历史中,其威胁是现实且持久的。而她的“永恒梦境”,似乎展现出某种应对这种威胁的潜在价值。因此,它们希望将之前脆弱、短暂的停火,转变为一种更稳定、更具建设性(尽管可能依旧充满算计)的“合作框架”。
她没有立刻回答。目光再次投向那片看似空无一物、实则隐藏着恐怖噬痕的虚空。
这道噬痕,像一个无声的警示牌,矗立在寂静的星域中。它告诉她,宇宙的黑暗,远比她所见过的更加深邃。规则的冲突、文明的兴衰,或许都只是表象。在那表象之下,可能涌动着更加古老、更加不可名状的恐怖潮流。
“仲裁官”想要秩序,“收割者”想要收藏(或自救?),规则基盘想要“静默”……而这“虚空低语者”,它们想要什么?仅仅是“吞噬”吗?还是有更深层、更可怕的目的?
与“收割者”进行有限度的合作,利用它们的技术和分析能力,共同探究“低语者”和规则基盘的秘密,无疑是当前局面下最理性,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独自探索,风险太高,效率太低。
但合作,也意味着更大的风险。情报共享可能暴露自身更多秘密,技术互鉴可能让对方更了解“永恒梦境”的底细。这无异于与阴影共舞,必须步步为营。
她沉思良久,直到那艘幽光信使艇开始缓缓调头,准备返航。
终于,她通过“环境信道”,送出了自己的回应:
* **“同意建立‘有限情报共享及技术互鉴框架’。框架细则需协商,首要原则:互不侵犯核心安全区,信息交换对等,行动自主。”**
* **“当前优先合作方向:一、持续监测‘虚空噬痕’状态及规则基盘反应;二、共同分析‘低语者’相关信息,追溯其活动模式;三、在‘静默’框架下,探索安全的信息交互与技术验证方法。”**
* **“关于‘永恒梦境’抗性研究,可在确保绝对安全与控制前提下,进行极有限度、受严格监管的数据交换与测试。”**
她划下了底线,明确了范围。合作可以,但主导权不能完全交出,核心秘密必须保留。
“收割者”的回应简洁而迅速:
* **“框架原则接受。细则将通过‘环境信道’后续协商。合作方向确认。数据交换流程将另行提案。”**
协议,在无声中达成。基于对更大黑暗的共同警惕,两个原本可能生死相向的存在,在这片被强制静默的星域内,建立起了一种极其脆弱、却可能影响深远的同盟关系。
幽光信使艇悄无声息地融入了时空背景,消失不见。
星语最后“看”了一眼那道隐藏的“虚空噬痕”,将其坐标和特性深深铭记。然后,她的身影也如同融入水中的墨迹,悄然消散,沿着来路返回自己的隐匿点。
归途中,她的心情比来时更加沉重。
规则基盘的枷锁,“收割者”的算计,如今又加上了“虚空低语者”那如同背景辐射般无处不在的远古阴影。
前方的道路,似乎布满了更多的荆棘与陷阱。
但她也并非完全没有收获。与“收割者”的有限合作,打开了一扇获取外部信息和技术的新窗口。对“寂静共振”的初步探索,指明了一条可能在基盘规则内行动的方向。而对“虚空噬痕”的亲身体验,则让她对即将面对的敌人,有了更直观、更惊悚的认识。
回到星云残骸的隐匿点,她立刻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一方面,通过“环境信道”与“收割者”就合作细则进行繁琐而谨慎的博弈;另一方面,则加速对“寂静共振”的研究,并开始尝试利用“永恒梦境”的规则特性,构建一种能够防御类似“虚空噬痕”信息污染的“意识防火墙”。
她知道,暂时的宁静不会持续太久。规则基盘不会永远“半醒”,“收割者”的耐心也有限度,而“虚空低语者”的阴影,或许早已笼罩了更广阔的天空。
她必须在这暴风雨来临前,积蓄足够的力量,织就足够坚韧的网,才能在未来的惊涛骇浪中,找到那一线……
**失衡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