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学子们,知识便是你们手中的杠杆。知识越丰富,你们的杠杆便越长,所能撬动的重量也就越大。愿你们以自己的知识为杠杆,撑起大明的经济大厦,让大明继续展翅高飞,让大明的光辉如同烈日当空,照耀整个大地。
好了,我讲完了。
各位努力,祝贺各位早日毕业”
“大明万岁,大明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好古的这一口号,犹如一阵春风,吹过了每一个人的心田。不仅那些学子们,就连旁听的大明重臣们,也都被这口号所感染,不由自主地跟着大声呼喊起来。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下面众人的反应,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豪情壮志。他的面庞因为激动而变得通红,仿佛全身的血液都在沸腾,就像是被打了一针强心剂一般。
即使后来离开了这间教室,崇祯皇帝的心情依然久久不能平静。他暗自思忖着:“这张好古,当真是一位大大的忠臣啊!日后定要对他委以重任,让他为我大明效力。”
而此时的张好古,站在讲台上,看着沙漏里的沙子逐渐见底,心中也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他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让王徵带着学生们一起动手组装一架自鸣钟。这样一来,不仅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还能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时间的奥秘。
下课铃声响起,学子们的讨论声却并未停歇。他们显然还沉浸在张好古的口号所带来的激情之中,一个个兴奋异常,相互交流着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张院长说得太对了!我们一定要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错,我们不能辜负张院长的期望,要努力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这些学子们在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要像张好古所说的那样,用自己的知识和才华,为大明的未来添砖加瓦。
张好古继续引领着皇帝和一众大臣前往第二个目的地——护国军军营。
皇帝之所以会答应一同前往,其实只是随口一说,他原本对这支杂牌军并没有太多期望。然而,谁能料到张好古竟然能将其打造成一支强大的军队呢?
这一次,皇帝也想顺便视察一下正在建设中的军营。
众人纷纷登上了小型马车,一路颠簸,终于抵达了军营所在地。
当他们来到军营外时,值班的士兵立刻拦下了马车。众人见状,纷纷下车,站在地上。
张好古见状,不慌不忙地从腰间掏出腰牌,迈步上前与士兵交涉。这道命令正是他亲自下达的,任何人想要进入军营,都必须经过严格的身份查验,即使是他自己也不例外。尽管所有士兵都深知张好古是这支军队的最高长官,但规定就是规定,必须严格执行。
下了马车的崇祯帝饶有兴致地打量着军营的大门。这扇大门看上去就像一座坚固的堡垒,给人一种威严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而站在崇祯帝身旁的骆养性,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护卫,却从这扇大门中看出了一些端倪。他迅速带领着几名手下,紧紧地护卫在崇祯帝身边,并将目光紧盯着大门上方那类似窗口的洞口。
他刚才看到上面有人影晃了一下。
崇祯站在大门前,凝视着上方那五个大字——大明护国军。这五个字的书法风格独特,不知出自哪位高手之手,但却显得苍劲有力,气势磅礴。相比之下,张好古的字就显得逊色多了。
远远望去,那五个字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令人瞩目。
对于张好古的字,崇祯是早就有了定论,远看金光闪闪,近看结构怪异,甚至可以说是奇丑无比。
以至于崇祯帝对张好古的字发表了一番评论:“此字开了书法之先河,自成一体,可谓‘丑书’也。”这是他对张好古书法的真实评价。
就在这时,张好古回到了人群当中。骆养性见状,连忙用手指了指大门上方,张好古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对于骆养性的警惕性,张好古也不禁心生佩服,毕竟他可是锦衣卫的头子,这名声可不是白来的。
实际上,张好古早已暗中向护国军的几位关键头领传达了通知,告知他们皇帝即将莅临视察。他特意叮嘱这些头领务必保守这个秘密,绝不能让消息走漏,仅限他们几人知晓。不仅如此,张好古还未雨绸缪,提前精心部署了一系列严密的防护措施,以确保皇帝的人身安全万无一失。
当皇帝踏入大门的瞬间,黄祥、宋应升等数人率领着整整一个连队的士兵,身着笔挺崭新的军服,如同一支训练有素的钢铁之师,整齐划一地列队而立,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威严气息。
然而,由于士兵们并未事先收到有关皇帝视察的通知,所以他们并不知晓来者何人。但黄祥和宋应升作为头领,自然对这一情况心知肚明。
令人意外的是,当他们看到张好古引领着皇帝缓缓走来时,黄祥和宋应升并未像其他军营中常见的那样,对皇帝行跪拜之礼。相反,他们选择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皇帝的敬意——举手礼。
只见两人动作一致地抬起右手,向着皇帝庄重地敬礼,同时口中高呼:“敬礼 ,护国军欢迎陛下前来检阅!”这一举动既显示出他们对皇帝的尊重,又展现出护国军独特的军风军纪。
崇祯帝看着前面的士兵们。他的目光落在了护国军的队列中,只见这些士兵们个个身姿挺拔,精神抖擞,宛如青松般屹立不倒。
他们的军容整齐,动作规范,每一个敬礼都显得庄重而有力。相比之下,其他营地的士兵们虽然也在行礼,但明显缺乏护国军那种昂扬的士气和坚定的意志。
崇祯帝不禁对护国军的表现感到赞赏,他心想:“这些士兵们真是训练有素啊!他们的精气神如此之高,想必在战场上也定能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他看着这些士兵们,心中涌起一股希望。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国家正面临着内忧外患的重重压力,而这些英勇的士兵们,或许就是国家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