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找了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餐厅,贝斯紧急将公司所有的管理层叫了过来,向大家介绍了公司的新股东。
虽然现在法律手续还没办,投资款也还没到账。
这些人都快高兴疯了,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得。
贝斯这个老板,平时为人不苟言笑,甚至还有点抠门,主要还是因为公司刚刚实现盈利,发展更需要的资金。
员工还是颇为拥护他的。
李世铭让卡佳安排投资公司的律师和财务,周一飞过来办理手续。
直到正式签约之后,李世铭才跟贝斯说出自己还投资了三家互联网公司,雅狐、craig和observer。
现在这个时代,许多人可能还没意识到互联网的核心便是流量为王。
这四家看似不相关的公司,如果可以在李世铭的牵线搭桥下,达成战略合作,互相引流,一定可以做成多方共赢的局面。
李世铭将自己的思路一股脑向贝斯灌输,响鼓不用重锤,贝斯肯定知道后续该怎么做。
返回三藩市之前,李世铭在去机场的路上接到陆君武的电话。
陆君武略显兴奋的声音传来:“铭少,渤泥国同意兰芳国派人前往渤泥见面商谈了,你看,派谁做代表合适?”
李世铭想了想道:“渤泥国肯定不会让副首相(渤泥国王兼任首相)出面谈这件事,出于对等原则,也出于安全考虑,你和罗定宇都不合适。
军方我建议派老廖去,统制府那边副统制陈山河德高望重很合适,另外让罗业成也一起去吧。
这是我第一时间的想到的人选,你们可以自行商量调整。”
陆君武道:“咱们想到一块去了,不过我们可能不太专业啊,毕竟对方是一国政府。”
李世铭笑道:“不专业就对了,太专业反而惹人怀疑。”
陆君武恍然大悟:“说得也是!”
李世铭又问道:“定的什么时间?”
陆君武答道:“三天之后。”
李世铭道:“我提醒你一下,这次接触,其实并没有那么乐观,我们手里的筹码说到底并不多。
渤泥皇室很可能只是给钟氏一个面子。
你们先谈着,走出这一步总算是件好事。
我和燕京联络一下,看燕京能不能出手帮一把。”
陆君武连忙问道:“燕京出手的机会大吗?”
李世铭苦笑一声道:“呵,这个还真说不好,涉及到整体外交策略这个层面。
我只是提出这种可能性,具体要看燕京方面的研判。”
陆君武低声道:“我懂了,那我们还是按原定策略行事。”
李世铭道:“你们好好准备吧,机场快到了,我一会上飞机了!”
陆君武:“好的,那我先挂了。”
全程近6个小时的航程,李世铭都在脑中思考兰芳国的问题。
这是李世铭来到这个时代以来,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有时候扪心自问,自己当初的决定是不是太过于疯狂。
海外建国这条路,在这个时代,难度真的是地狱级。
鹰国人到现在都没有正式下场。
第一可能是在其他地方太忙
自己的每一步走得都是步步惊心。
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断然没有半途而废的理由。
现在能做的都做了,后面会是个什么结果,真的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
再过半个月,就到了史丹佛秋季学季开课的日子。
按照史丹佛的规则,李世铭这个学季,只要凑够学分,提交论文通过答辩,就可以拿到硕士学位证书。
李世铭准备就在今年彻底结束他的留学生涯。
趁着开学前还有一段时间,李世铭返回港岛准备参加港岛新机场项目的附属工程青马大桥的通车仪式。
早在去年年末,另一座机场干线重要桥梁汀水大桥便已建成,时隔大半年,青马大桥建成,代表机场干线全线通车。
新机场最重要的附属工程宣告完工。
新机场项目号称港岛90年代最大规模的基建项目,一直备受瞩目。
这个项目一直是叶岚在亲自统筹管理。
实话实说,也只有叶岚声望和能力才能驾驭住如此恐怖的“吸金黑洞”。
到机场新干线建成通车为止,龙港机场集团已经累计投入资金超过200亿刀乐。
在这四年间,龙港机场集团的收入却仅仅只有填海的地产项目。
其余全靠几大股东的注资投入。
龙腾科技还好,本身营收和利润率都比较高,还有李世铭的资金储备。
其他几家的情况就没那么乐观,或多或少对其公司原本的经营造成一定的影响。
比如郑氏,不是李世铭强行输了几次血,恐怕发展都要陷入停滞。
回归在即,又一波逃港潮开始兴起,港岛本地的地产市场再一次进入下行周期。
人心这个东西,是最不可控的。
李世铭知道这一切即将发生,但他能做的也就只有让叶晨控制的媒体多做正向的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就是将青马大桥建成,机场新干线通车当成一个盛典大操大办。
这或许又是一次抄底的好机会,但李世铭已经不准备再在港岛折腾。
龙腾系的几个家族已经被机场项目耗干,手里没什么资金,李世铭不太好意思吃独食。
这一波,龙腾系不下手,自然还有其他人会顶上去。
一是其他如四大家族等本地资本和南洋华资信心还比较充足,二是龙国发展这么些年也有所积蓄。
这一波抄底的机会,留给他们。
最重要的一点,李世铭的老婆本留在鹰国股市,可以薅全世界的羊毛,开了挂的他可以稳赚不赔,让资产来个超级加倍。
光是亚马孙的40%股权,只要历史的发展不因为他的出现严重偏离轨道。
即使后面的几轮融资,扩股、增股、分股让他的持股比例持续降低,最后只能持有几个点的股份,那也绝对是个天文数字。
即使亚马孙的发展轨迹出现偏差,他也只需要发现苗头不对的时候即使抽身,提桶跑路。
毕竟对于后来市值万亿的世界第一电商巨头来说,李世铭现在的投资,跟提个塑料桶过去也没太大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