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关于《粉红色的火烈鸟》的激烈争论
我:(瘫在沙发上刷手机,瞥见朋友走进来,随口打招呼)哟,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朋友:(一脸兴奋,径直坐到我对面,手机往茶几上一放)可算逮到你了!我跟你说,我最近挖到一部神作,必须安利给你——《粉红色的火烈鸟》!
我:(挑眉,注意力从手机移开)《粉红色的火烈鸟》?这名字听着有点耳熟,是部治愈系电影?鸟类纪录片?
朋友:(眼睛放光,手舞足蹈)哈哈,你可别被名字骗了!这哪是什么治愈片,它可是邪典电影的开山鼻祖!充满了疯狂、荒诞和对主流审美的挑衅,剧情刺激得能把你天灵盖掀翻!
我:(皱起眉头,语气带着疑惑和抗拒)邪典电影?听起来就不是什么正经片子。这种刻意追求刺激和怪异的东西,能有什么价值?不就是靠低俗内容博眼球吗?
朋友:(着急地摆摆手)你先别急着下结论!这部电影可不是单纯为了低俗而低俗,它用夸张荒诞的手法,打破了传统电影的条条框框,是对社会虚伪、道德束缚的一次大胆嘲讽!就说电影里那个胖女人巴布斯,她被称为“世界上最污秽的人”,但那些表面光鲜的变态夫妇,却干着拐卖妇女、贩卖婴儿的勾当。这鲜明的对比,不就是在讽刺现实中那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吗?
我:(冷笑一声,双臂抱在胸前)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但用低俗恶心的画面来表达所谓的讽刺,这根本就是本末倒置!观众看电影是为了获得美的享受、情感的共鸣,不是为了看一堆挑战人感官极限的画面!这种电影拍出来,除了污染观众的眼睛,还有什么意义?
朋友:(涨红了脸,提高音量)你这想法太片面了!艺术本来就不应该被定义,《粉红色的火烈鸟》就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才能让观众更深刻地反思社会问题!它在当时可是引起了巨大的轰动,打破了人们对电影的固有认知,推动了电影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我:(嗤之以鼻)轰动?我看是哗众取宠!电影艺术的发展靠的是优秀的剧本、精湛的演技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不是靠这种低俗的手段!而且,现在社会上有那么多青少年,这种电影要是被他们看到,很容易产生不良影响,引导他们走上歪路!
朋友:(激动地站起来)你这是在给电影贴标签!邪典电影就一定是坏的吗?《粉红色的火烈鸟》的导演约翰·沃特斯,他就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鼓励人们摆脱世俗的眼光,大胆表达自我。电影里的角色虽然荒诞,但他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对抗这个虚伪的世界,这种反抗精神难道不值得肯定吗?
我:(也站起身,语气愤怒)反抗精神?我只看到了毫无底线的放纵!电影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就应该承担起社会责任,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而不是用扭曲、恶心的画面去刺激观众,还美其名曰“艺术”“反抗”!
朋友:(气得直跺脚)你根本不懂艺术!《粉红色的火烈鸟》在邪典电影领域的地位举足轻重,它影响了后来无数的导演和作品!很多人都从它的荒诞中找到了灵感,开创了新的电影风格!你不能因为自己接受不了,就否定它的价值!
我:(嘲讽地看着朋友)影响大就代表它好吗?毒品对社会的影响也大,难道毒品就有价值了?我承认每个人的审美和喜好不同,但这种挑战公序良俗的电影,我坚决不能认同!
朋友:(深吸一口气,试图平静下来)咱俩别吵了,冷静点。你没看过这部电影,自然无法理解它的魅力。我承认它的表现形式可能比较极端,但它的内核是有深度的。就像有人喜欢阳春白雪的高雅艺术,也有人欣赏下里巴人的通俗文化,邪典电影也是电影艺术的一种,它的存在自有其道理。
我:(依然固执地摇头)我不管它是什么艺术形式,只要它传递的是不良信息,用低俗的内容吸引眼球,我就不认可。电影应该是照亮人心的灯塔,而不是引人堕落的深渊!
朋友:(无奈地叹气)算了,咱俩谁也说服不了谁。但我还是希望你能放下偏见,亲自去看看这部电影,到时候再发表看法。说不定你看完后,会改变想法呢?
我:(坚定地摇头)不用了,我没兴趣。我相信我的直觉,这种电影不适合我,也不应该被广泛传播。
朋友:(失望地看着我)好吧,那等你什么时候愿意尝试新东西了,再和我聊吧。(拿起手机,转身离开)